神经回路揭示哺乳动物夜视能力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16-04-08

 

图片来源:《自然》

一直以来,哺乳动物的颜色视觉被认为依赖于视网膜颜色感知视锥细胞的信号差异,但在光线昏暗时如何发生这一过程却不清楚。一项新研究发现,负责小鼠颜色视觉的神经回路或与视网膜中的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相关。

在近日发表于《自然》的一项研究中,美国帕萨迪纳加州理工学院的Markus Meister 和同事描述了在小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中发现的一种新型神经元回路。该类型的细胞对不同波长的光会产生“拮抗”反应,使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共同发挥作用,即便在朦胧的月光下也能检测颜色。

研究人员探究了这种光线下颜色视觉对小鼠带来的潜在生态影响,发现小鼠在这种光线条件下仍然活跃。研究认为,这项新发现的颜色视觉回路可能增强了动物对同类尿痕的夜间检测,这在小鼠社会交往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研究人员强调,该回路中所有的必需部件在人类视网膜上也都有发现。此外,该回路在人眼中的存在有助于解释对颜色的特定感知,比如在黎明和黄昏的低照度水平,倾向于看到蓝色(称为“蓝移”)。

 

 


内容来源: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来源: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原文链接:http://www.paper.edu.cn/community/details/N201604-79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