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社青年说⑭ | 涂龙科:境界、信仰、为学、为师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0-11-13

来源: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转自:上海社科院团委公众号“青春智囊团”编者按:“尚社青年说”系列推文摘自《尚社青年奋斗新时代》,该书系上海社会科学院团员青年征文集,生动展现了我院青年奋发有为的新时代精神风貌。在当前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尚社青年立足岗位、攻坚克难,正在书写新的精彩。作者简介涂龙科,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法学博士,博士生导师。2020年9月起任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在专业期刊发表论文7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4部,参与撰写学术著作、教材近10部,主编论文集3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后期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5项。入选中国法学会研究会青年人才、上海市青年法学法律人才库首批入选专家。获上海市五四青年奖章、中国法学会第四届“董必武青年法学成果奖”、上海市第三届法学优秀成果奖、第一届中国网络法学优秀成果奖。社会兼职有:最高人民检察院网络犯罪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中国案例法学研究会理事、上海市法学会理事、上海市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理事、上海市闵行区依法治区智库专家、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专家调解员。境界、信仰、为学、为师我于2003年入读上海社科院研究生部,2006年毕业留法学所工作至今。16年来,从学习到工作、由学生至老师,幸得名师口传身授、益友守望相助、同仁携手共进,于我而言增长了知识,提高了认识、提升了人生层次。其中最重要的思想心得可以归纳为“境界、信仰、为学、为师”8个字。首先,以更广阔的境界为人。近年来,关于人生境界的认识愈发触动我的思考。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其区别在哪里?在于人生境界的不同。于漪老师说:有的人只有一条性命,优秀的人有性命和生命两条命,卓越的人则有性命、生命和使命3条命。其区别在哪里?在于人生境界的不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志生前不为小家、不谋私利,将毕生收入中剩余的每一分钱都捐献出来;死后不发讣告、不办葬礼,将自己的骨灰分3份分别埋葬在生前战斗和工作过的地方,所作所为、感天动地、可昭日月。她是共产党人的优秀代表,是脱离低级趣味的人、是真正大写的人。其行为根源在哪里?在于人生境界的不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现代社会,各种诱惑非常多,社会为每个人的人生提供了多元的可能性,如何选择人生道路,摆在每个人面前。到底是终日蝇营狗苟、锱铢必较,还是超越自我、超越小我,是不同人生境界的感悟,也是不同人生道路的选择。人生是有限的,应当不局限于小我,而要真正把自己融入伟大事业的追求中,把个人、个人事业和国家、民族的事业结合起来,才能真正体现人生价值。其次,以更真实的立场为信。2018年党校学习期间,在与革命先烈后代访谈交流式教学现场,我和其他很多同学一样,几度情难自已、热泪盈眶。参观井冈山根据地、瑞金苏维埃中央政府等革命旧址,感慨万千、引人深思。为什么共产党人从“一大”仅有13个代表,发展到现在9000多万党员?为什么众多革命先烈能够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锲而不舍、抛家弃子、舍身奋战,直至革命取得胜利、新中国得以建立?其中,坚定的信仰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社会发展到今天,生活工作条件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都羞于再提“信仰”二字,谈论信仰似乎都要成为异类。如果谈信仰,在部分人心中“金钱拜物教”是其终极思想皈依。实际上,信仰之于个人和社会都是极端重要的。信仰之于个人,是个人精神的核心,决定了个人的人生层次和人生境界;信仰之于社会,是社会思想的关键,引领社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层次。任何缺乏信仰或者迷失信仰的个人和社会在所处的阶段上是低层次的,在发展的历程上是不可持续的。因此,应当在夯实社会思想共识的基础上,重建社会的基本信仰。作为个人,应当能辨识、剥离繁杂斑驳的表象,回归事物本身的简朴与真实,遵从内心,树立与呵护信仰,为信仰而战、为梦想前行。 再次,以更坚定的勇气为学。当前,理论界和社会上思想多元、观点多样。这本身不是太大的问题。现在的问题是,几乎在任何一个理论或者实践问题上,都会形成针锋相对、截然对立的不同观点。更有甚者,不管青红皂白、不分是非曲直,动辄抱怨、满腹酸水。整个社会在某种程度上缺乏必要的共同的认识基础和思想根基。在这种环境下,哲学社会科学更应当、也可以发挥重要的思想引领和价值引导作用。我们作为社会科学工作者,不能满足于简单的、重复的、口号式的学习,应当把革命精神、学习收获和自己的工作内容、岗位职责结合起来,以更坚定的理论勇气、理论追求去直面中国问题,作出更好的理论解答与学术贡献。因此,有必要面对发展着的中国实践,构建、完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关键在“中国特色”。中国特色是指哲学社会应当立足于中国本土、中国国情和中国实践,而不能完全照抄照搬国外的学说、观点,要从事中国化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同时,中国特色并不等于夜郎自大、故步自封,对于人类先进的思想、方法,还是要积极接受、善于学习,要理性对待国外的思想学说。最后,以更敬业的态度为师。作为社科院的科研人员,既要做好法学研究的本职工作,同时也承担着教书育人、培养指导研究生的任务。培养学生除了要教授知识,更重要的是传道解惑,引导教育学生健康成长。应当以更加敬业的态度,运用更加科学的方法,带好学生,教好学生。我个人体会应当注意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尊重学生自己的发展意愿。老师是学生发展成长的帮助者、支持者,不能将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学生,应当根据学生自己的发展意愿和未来规划,因势利导,助其得成所愿;二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学生作为年轻人,对人生和世界的认识具有极大的可塑性。要对老师在学生成长中的地位和作用有更准确、更全面的认识,以更敬业的态度帮助学生成长。三是要结合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学生,提升教育的实效。要避免空洞、教条的说教,要挖掘传统文化的有益精华,通过言传身教,通过切实可行、有说服力的方法和途径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来源:fazhizhiku 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xNTI5MzY5Mg==&mid=2651745101&idx=1&sn=bf29492facf99a3f1d3a08a25988a67f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上海市 上海社会科学院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