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医学中新技术与新装备”国际学术会议—— 分会场学术报告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0-11-16

来源: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

The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Medicine in Novel Technology and Devices” 2020年11月22日(周日)19: 00-20: 00(北京时间)腾讯会议ID: 214 658 939主办单位:中国生物材料学会材料生物力学分会中国力学学会/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生物力学分会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康复工程分会承办单位:北京市生物医学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生物力学与力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Medicine in Novel Technology and Devices(MEDNTD)期刊编辑部赞助单位: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委讲座题目:用于心血管疾病治疗的活性生物材料研究内容简介:心血管疾病(CVD)在全球范围内是影响人类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主要原因。血管移植已被证明是一种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有效方法。然而,单纯由合成聚合物制造的血管移植物在临床上不能满足血管长期通畅率低的要求,因为它们只能提供一种简单的结构或物理替换,而没有生物学功能。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的目标是制造在生理结构和生物功能上都能模拟天然细胞外基质(ECM)的血管移植物。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研究人员已经探索了包括移植物结构优化、表面/界面功能化和血管活性分子的控制释放等不同类型的方法和技术。一氧化氮(NO)是一种由不同种类细胞合成的短暂的自由基。尽管NO具有治疗多种疾病的潜力,但是由于缺乏将NO精准地传递到特定部位的有效方法,基于NO的治疗策略在临床上仍然受到限制。本课题组成功制备了具有酶控释放特性的新型NO供体化合物,有望用于各种缺血性疾病的治疗。我们采用“凹凸”策略,通过对一对半乳糖苷酶/半乳糖基-一氧化氮化合物进行修饰,开发了一种新型的NO输送系统。通过体内近红外成像分析(NIR),清楚地表明了该系统实现了向靶向组织的精确递送。我们还在大鼠后肢缺血和小鼠急性肾损伤(AKI)模型中评估了其治疗潜力。靶向输送的NO可以明显地在组织修复和功能恢复方面提高疗效,并且消除由NO全身释放带来的副作用。嘉宾简介: 赵强,博士,他是中国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天津市生物活性材料部重点实验室主任以及药物化学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首席研究员。2001年,于西北工业大学获得工程学学士学位;2006年,于天津大学获得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2006年-2009年,于香港城市大学做博士后研究工作;2009年-2014年,于中国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任副教授;2014年,任中国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他曾获得2019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1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心血管生物材料与再生医学,包括心血管组织工程和治疗性生物材料与技术。曾获天津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19.2.11)和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016.1.8),累计发表70篇同行评议研究论文(包括NatChem Biol、 Circ Res、 Adv Mater、AdvSci、JAm Soc Nephrol、Biomaterials、J ControlRelease等),著书五章、8项专利授权或进入实质审查阶段等。

来源:CS-BME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3MTM5MjYxNw==&mid=2653330803&idx=5&sn=425cdedc9260ca838c1c7be56c985463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