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位科学家获奖,“科学探索奖”将改变什么?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0-11-16

来源:中国海水淡化与水再利用学会

11月14日,第二届“科学探索奖颁奖典礼”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50位青年科学家获奖。该奖项由马化腾联合饶毅、杨振宁、施一公、潘建伟等科学家共同发起,目的旨在鼓励年轻学者从事基础研究。从这次获奖名单看,涉及的都是基础研究和前沿领域,包括数学物理学、生命科学、天文和地学、化学新材料、信息电子等。例如获奖者中,来自香港中文大学的何旭华教授,对数学领域中“志村簇”相关的代数及数论研究,有关范畴后来发展成为几何学,以高维去确定数学结构中的参数。这样的基础性研究,看起来很枯燥,普通人连专业名词都没听说,但却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科学水平。国内注重实用主义传统需改变近年来,中国在大飞机、导航系统等领域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C919试飞成功,北斗全面开通运行。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领域都是工程性质的,是各种子系统技术的集合,对于更加基础的领域,仍存在不足。如高端光刻机,必须用德国蔡司的镜头或反光碗,这种反光碗非常难做,相当于把德国国土这么大的面积,平整到正负一毫米。腾讯公司高级副总裁、首席人才官奚丹国内对这样的基础性探索,一直有被实用主义束缚的倾向,相较于在实用领域下的功夫,过去的中国人在探索现象和问题的本质上所花费的心血确实少。几千年前,中国人就拿着竹管用嘴吹牛痘预防天花。直到1796年,英国乡村医生看到挤奶工不得天花,发现他们感染牛身上一种轻微天花,于是把牛乳头上的结痂(牛痘)给孩子接种,推动了疫苗和免疫。现在英语中疫苗一词(Vaccine)就是拉丁语中的牛。如今的外部压力,让大家明白了,移动支付再先进,没有手机终端,芯片和操作系统作为支撑,竞争起来,实力依然不够。必须更加关注基础研究,对问题必须刨根问底。科学家应成为年轻人偶像选择的另一指引年轻人是一个国家重要的后备力量。如何吸引他们从事基础研究,是必须重视的问题。前面提到,基础科研是一个枯燥的过程,如今的饭圈文化,综艺娱乐更受关注。要改变这点,就需要给年轻人偶像之外的选择指引。上个月,在上海举行的第三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上,钟南山提到,世界上有数不清的年轻人会将此次参会的科学家视为偶像,他也是其中一员。成为偶像的目的是更好的消除年轻人对偶像的盲从,通过偶像学到他们对问题的看法,更多地问为什么。钟南山在第三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上致辞(图片来源:澎湃新闻)科学偶像的激励,可能成就下一位科学领域的大家。10月6日,诺贝尔物理学奖颁发,英国物理学家罗杰•彭罗斯因为证明黑洞存在,成为该领域三位获奖者之一。奖项颁布后,著名华人人工智能学者李飞飞发推特祝贺,彭罗斯是她儿时的偶像,因为彭罗斯她才有今天的成就。彭罗斯,这位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在1989年出版了《皇帝的新脑:关于计算机、大脑和物理定律》一书。这本书讲的是,人类意识、计算机算法、量子力学之间的种种关系。学生时代的李飞飞看到了这本书,被彭罗斯的观点深深吸引,最终被引导着走向了人工智能研究之路。偶像的力量间接的成就了一名学者。科学探索奖正在尝试解决现实问题中国需要更多的基础科研,准确的说是需要更多的年轻人投身该领域,树立科学偶像是要做的,同时现实的问题也要解决。基础研究短期内没有回报,科学探索奖的发起人潘建伟院士说过:遇到好多年轻人,确实比较辛苦,特别是成家之后,像博士毕业后,35到45岁之间,上有老,下有小,而这个时间是他们最有创造力的时候。要改变这样的情况,很重要的一点是建立客观的评价体系,给予年轻人更多的经济支持。国内已有的评价系统,往往更关注学者发表了多少篇SCI文章,但能发表这些文章的专家,早就是其研究领域的佼佼者,给他们颁奖,往往是奖励他们以往的成就。这样的评价体系,显然对正在努力中的年轻学者不友好。另外,科研平台的经费多,但人才的薪酬又无法突破,想留下年轻人很难。2018年11月,一则中国“天眼(FAST)”十万年薪难招人的报道刷屏。花费几十亿元建设的“天眼”射电望远镜,竟然没有配套的人员管理、薪资发放机制。国家前天文台前台长也曾表示:高校、科学院其实不缺钱,但它缺人员的费用。中国“天眼(FAST)”(图片来源:新华网)腾讯联合多位科学领域前沿学者,发起科学探索奖,恰恰是在这方面进行尝试和努力,长期支持一大批优秀的青年科学家潜心科研,自由探索。50位青年科学家每人将在未来5年内获得总计300万人民币的奖金,并且可以自由支配奖金的使用。2020年“科学探索奖”总共收到1200多位青年学者的申报材料,而在奖项的提名、推荐、评审过程中,超过800位“两院院士参与其中”。为了保证客观公正,在已有的师生、亲属、项目、商业合作等回避关系基础上,今年进一步将同单位、提名、推荐也纳入了回避关系。结束语2017年,国家颁布《科学部关于进一步鼓励和规范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的指导意见》,支持社会力量设立科技奖。一直以来,国家在科研投入方面都很重视,但是我们看到缺乏民间的,尤其是企业界参与的。很多项目属于实验室,没有接地气,现在希望有更多的企业能一起投身基础科研。从全球来看,很多大的公益基金都有支持基础研究。像美国的洛克菲勒基金,1904年设立,捐款资助了很多大学和科研机构,从今天经济学第一的芝加哥大学、到诺奖密度最高的洛克菲勒大学,洛克菲勒基金对科学的推动是起了相当作用的。如今,国家前所未有地重视科学和技术,这需要政府、社会力量一起推动。虽然“科学探索奖”暂时没有发挥像洛克菲勒基金这样大的作用,但这是中国的企业与个人努力的起点,未来还会有更远的征程。来源:观察着网助推科技强国,我们在行动!




来源:hdxh666 中国海水淡化与水再利用学会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5NDQxODYyNg==&mid=2649372008&idx=1&sn=785292b54ad64a8ae2c02214e2f1bf45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中国海洋学会 北京市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