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编制、无资金,他靠一人之力运转观象台15年! | 科学人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0-11-17

作者:代桂云

文章来源于科学大院公众号(ID:kexuedayuan)

在青岛老城区一个幽静的小山头上,一个乳白色的球顶屋耸立在红瓦绿树之间。在普通市民和外地游客眼里,那是个充满神秘和浪漫色彩的地方——久负盛名的青岛十景之一“穹台窥象”即指此处。但在孙立南眼里,那是自己的家,三十多年来一直都是。

孙立南是现任青岛观象台台长,每天的固定工作之一就是在那个乳白色的大圆球里,用一架大型折光望远镜观测太阳黑子。这项工作最初由我国现代天文事业的奠基人高平子先生创建,风风雨雨历经八十余载。青岛观象台因此成为我国现代太阳黑子观测的发源地,并为中国积累了最早、延续时间最长的现代太阳黑子观测资料。

青岛观象台(图片来源:孙立南提供)

这个被人们称作大圆球的建筑,是我国1931年自行建造的第一座大型天文观测室,室内那个直指苍穹的巨大仪器便是我国主权下引进的第一架折光望远镜,被誉为青岛观象台的“镇台之宝”。这两样东西落户青岛观象山,标志性着我国天文事业从此告别了“小作坊”式的观测方式,步入世界现代天文观测与研究行列。正是这架望远镜,为孙立南的父亲孙寿甡架起了一座通向天空的桥梁。从他触摸它的那一刻起,这里便注定成为他身体和灵魂的家园。

孙寿甡在天文圆顶内(图片来源:孙立南提供)

为专家当“小工”

1958年,年仅19岁的孙寿甡高中毕业后,经青岛二中班主任推荐进入青岛观象台,从此他的命运便与观象台的命运紧紧连在了一起。那时,新中国成立刚刚9年,而于1898年由德国人创建的青岛观象台,却已走过了半个世纪的风雨沧桑,期间两度日领,几易建制,多年的战乱让它日渐凋蔽。

进台之初,孙寿甡首先看到的是堆在观测室楼下办公室里的一个个印着德文的大木箱子,里面装的全是望远镜和大圆顶的维修配件。这些配件是50年代初我国投巨资从民主德国引进的,因无法拿出德国人要求的6万元安装费,而白白堆放了多年。在青岛观象台的申请下,当年紫金山天文台派了两名工程师帮助安装,经过两个月的刻苦钻研,硬是让这架望远镜重新运转起来。在为专家当“小工”的60多天,孙寿甡全身心投入其中,彻底弄通了望远镜的内部构造和性格脾气,从此与它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此后的几年里,孙寿甡从一个天文学的门外汉,快速成长为一个优秀的天文事业工作者,他已经深深迷恋上那片神秘而浩缈的苍穹。他熟悉每个星座就像熟悉观象山上的每一条山道,他谈论小行星就像谈论自己多年的老朋友。就是在人人自危、朝不保夕的文革期间,他也没有停止过对太阳黑子的观测。

观测太阳黑子(图片来源:孙立南提供)

然而,十年动乱结束不久,1978年,因种种历史和现实原因,青岛观象台却被一纸命令撤销建制,并要求仪器拆除,人员调离。这个变故让孙寿甡如落冰窟。20年的朝夕厮守,他早已把这里当成家园,如何能够轻易舍弃?何况,这里是我国天文事业的源头,一旦拆除,对我国天文史及天文观测的持续性将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他决定坚守,从此走上了一条艰辛的奋争之路,“护台”与“复台”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他的人生使命。

15年“复台”之路

在所有的人离开观象台后,孙寿甡却带着妻子和两个女儿义无反顾地住到了山上。当时,孙立南5岁,妹妹孙立君年仅2岁。那时,观象山上几乎没有人烟,他们是山腰上惟一的一家,两个孩子从此远离了童年玩伴。孙寿甡一边做着自己的新工作——接收卫星云图,一边继续观测天象,同时不停地为观象台恢复建制奔走呼吁。

在每个孩子心目中,都有自己父母特定的形象。在孙立南的记忆里,父亲要么埋在书堆里,要么端坐在望远镜前。那时她还不知道,父亲在书堆里发现了青岛观象台曾经有着怎样辉煌的历史。而这些,是青岛观象台恢复建制最有力的依据和希望。1924年青岛观象台由中国政府接管后,成为我国最早的现代天文观测台站之一,同时也成为我国近代气象、天文、地磁、地震、海洋等学科的发祥地。观象台为我国近代天文事业的奠基和开拓做出了重要贡献:1924年开创我国自己的时间服务系统;1925年创建现代太阳黑子观测和研究;1926年作为我国惟一代表应邀参加第一届万国经度测量,首开我国天文科学国际合作的先河……20世纪初的青岛观象台,与上海徐家汇观象台、香港观象台合称为“远东三大观象台”。然而当时徐家汇观象台控制在法国人手里,香港观象台控制在英国人手里,只有青岛观象台为中国人所有。

蒋丙然、高平子、李珩、宋国模……这些曾在青岛观象台工作过的先辈们,在军阀混战、强邻逼伺的艰苦日子里,创下了多么辉煌的业绩啊!他们带着凛然正气与严谨之风从历史的烟云里走出来,让独守观象台、无名无份的孙寿甡感到了温暖和力量。在一封呼吁信里,他写道:“我可以不要任何待遇、任何职务、任何条件,只要能够进行基本的观测和一些正常的科研活动就行。”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对得住先辈,无愧于后人”。

1985年孙寿甡在西沙群岛观测哈雷彗星(左)及拍摄到的哈雷彗星(右)(图片来源:孙立南提供)

5年的艰辛奔走与泣血呼吁,1983年,青岛观象台终于重获观测资格。两年后,上苍给了孙寿甡一次难得的机会——76年回归一次的哈雷彗星再次光顾地球,他要用这次机会“赌”观象台的“复活”资格。可是,一个人无法完成这么大的观测任务,他动员全家上阵了。妻子是记录员,女儿是报时员。这是孙立南第一次跟父亲正式观测天象,13岁的她还体会不到这次观测对青岛观象台命运的重要性,只记得当时“困得要命”,因为每天要到后半夜才能进行观测工作。近9个月的辛苦观测,这个最初由一家人组成的观测队获得了异乎寻常的成功:孙寿甡一共有210组精密定位数据,被设在美国的国际哈雷彗星联测中心采纳使用。根据该中心公布的数据,1982-1986年该中心采用的全世界100多个天文台提供的观测数据中,青岛观象台排名为世界第五,在中国排名第一。1989年3月,孙寿甡作为主要完成人之一的《哈雷彗星的观测与研究》获得了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翌年又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

1993年与父亲一起参与936任务(图片来源:孙立南提供)

可是“复台”之路依然崎岖,直到1993年,青岛观象台才得以恢复建制。孙寿甡为此整整奔走呼吁了15年,期间,这个无编制、无资金“一个人”的观象台,也运转了15年!他把观象台恢复建制当作自己一生中最为得意的一件事。

没有他就没有观象台的今天

此后,青岛观象台在观测彗木相撞、海尔-波谱彗星、捕获失控卫星等工作中,都有不凡表现。这些工作,孙立南全部参与其中,在父亲的帮助下,她慢慢迈进了天文学的门槛。在青岛观象台庆祝百岁生日的第二年,她放弃了小学老师的职业,正式到观象台上班。2006年3月5日,为我国天文事业呕心沥血奉献了近50年的孙寿甡,离开了与他骨肉相连的观象台和他痴爱的星空。33岁的孙立南接过父亲的重担,担任青岛观象台台长。

2019年孙立南接待学生参观(图片来源:孙立南提供)

“没有父亲就没有观象台的今天!”在青岛观象台观测室旁10余平方米的办公室里,孙立南充满感情地说。这里的一切还留存着父亲的气息,但她认为父亲留下的最宝贵的遗产是对祖国天文事业的热爱与持之以恒的精神。她把继承父亲遗志、献身天文事业当作今后的人生目标。

(该文2006年发表于《人民政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