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菊头蝠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0-11-17

菲菊头蝠(学名:Rhinolophus pusillus),是菊头蝠科的其中一个成员。体型较马铁菊头蝠小,前臂长不足40mm。联接叶后端尖突。12主要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国内主要见于长江以南2。该物种的占有面积、分布区缩小或栖息地质量衰退,容易受人类活动影响。3

角菊头蝠(R. cornutus)和小菊头蝠(R. blythi)应同为菲菊头蝠(R. pusillus)。45

名称更正角菊头蝠(R. cornutus)和小菊头蝠(R. blythi)是同一物种,菲菊头蝠(R. pusillus)是小菊头蝠(R. blythi)的同物异名,而在最新的文献中学名R. pusillus的中文名为小菊头蝠,其余中文名和学名均未再记载。65

基本特征外形:体型小,前臂长约40mm. 两耳较大。翼膜狭小,第4、5指掌骨约等长。蹄状叶两侧无小附叶,联接叶后突侧面观成尖角。1

毛色:体毛柔软而细密,背毛尖棕褐色,毛基淡黄褐色,腹毛土黄色。

头骨:头骨轮廓与其他菊头蝠相似。头顶各嵴低矮或细弱,听泡小,耳蜗较发达,左右耳蜗间距较近。1

牙齿:齿式:1.1.2.3./2.1.3.3.=32。上颌门齿1对较小. 上前臼齿2枚,均位于齿列中。 下颌第2前臼齿极小,常位于齿列之外。1

生活习性栖息生活类型为岩洞栖息型。8

分布范围菲菊头蝠主要分布热带、亚热带,见于印度、泰国、马来半岛、印度尼西亚的明达威群岛、爪哇岛、小巽他群岛及其附近的岛屿。国内主要见于长江以南,我国北方见于河北、山东、北京,北京地区菲菊头蝠的分布是目前以知该种的分布北限。1

下属亚种目前,菲 菊 头 蝠 被 承 认 的 亚 种 有: blythi K. Andersen,1918; calidus G. M. Allen,1923; gracilis K. Andersen,1905; lakkhanae Yoshiyuki,1990; minutusMiller,1906; pagi Tate and Archbold,1939; parcusAllen,1928; szechwanus K. Andersen,1918。1

菲菊头蝠在我国有4个亚种:

(1)四川亚种R. p. szechwanus,分布于西藏、四川、贵州;1

(2)福建亚种R. p. calidus,分布于福建、广东、贵州、广西;1

(3)海南亚种R. p. parcus,分布于海南;1

(4)清迈亚种R. p. lakkhanae,分布于云南南部。1

保护管理保护级别

已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NT(近危)几近VU(易危)。8

未列入《IUCN红色名录》。8

未列入CITES公约。7

主要威胁

人类活动对蝙蝠栖息地的干扰和破坏,以及化肥农药的使用,是威胁蝙蝠种群数量的主要因素。为了增产和控制农林害虫,农业生产上大量使用化肥农药,造成化学有毒成分在昆虫体内富集,然后进一步富集到蝙蝠体内,导致蝙蝠繁殖力、生存能力受到影响。人类对洞穴的探险、旅游开发等活动,造成蝙蝠栖息地丢失,无家可归。8

保护对策和管理措施

针对以上提到的两点威胁因素,提出以下保护对策:第一,减少洞穴探险活动,在进行洞穴旅游开发时,首先进行评估。第二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虽然第二点难于做到,但是这应该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在全球应引起重视,并且寻找解决办法。8

经济价值大量捕食昆虫,尤其蚊类,是有益兽类。粪便又含丰富的磷钾,因此又能作农业肥料。9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王建林 - 教授 - 兰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