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水稻苗期细菌性褐斑病的论述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0-11-17

这里所说的水稻苗床细菌性褐斑病,就是种植户俗称的“红尖子”“煳巴叶子”。此症状前几年就有少量发生,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近两年发病面积大,范围广,尤其今年春季,黑龙江省水稻种植区均有不同程度发生。

一细菌性褐斑病的定义

细菌性褐斑病菌源是丁香假单孢杆菌,属革兰氏阴性,菌在4℃就可以生长。

二病菌来源

细菌性褐斑病的最初菌源来源于上年红褐色颖壳的种子。种子田的细菌性褐斑病和叶鞘腐败病(真菌、细菌混发)为次年苗期细菌性褐斑病提供了菌源。

三发病条件

低温下水稻呼吸作用减弱,体内碳水化合物积累为病菌提供了营养,低温是诱导病害发生的重要条件之一。水稻在离乳后,由苗期向分蘖期转换时,自身生理代谢也会有一定变化(碳氮代谢转换碳氮比为26:1),体内碳水化合物积累,又为病菌提供营养。水稻抗病性减弱是该病害发生的主要原因。



四苗床细菌性褐斑病发生原因

1、近年来各地育秧盘里的底土厚度比以前薄了,底土加上覆盖土厚度基本是处于1.8公分左右;

2、秧盘里的土少了,保温效果减弱,秧盘温度积累不够,根部处于低温状态。低温导致秧苗根系呼吸强度下降,根表皮细胞物质外渗,吸水吸肥能力下降;

3、秧盘土少了混拌壮秧剂的浓度增高,加上超量使用壮秧剂,在根系处于低温状态下,秧苗根部氨基酸外渗为病菌提供营养,潜伏的细菌在4度左右最为活跃通过露水便趁虚而入侵染叶片。低温状态下,秧苗根部相关酶(谷氨酰胺合成酶、谷氨酸脱氢酶、异柠檬酸脱氢酶)活性诱导发生差异变化,导致碳氮代谢转换失衡,过高的氮素积累在叶片上,呈现黑褐色或黄褐色。

五细菌性褐斑病发病生理条件

水稻处于碳代谢,叶片中有足量的糖分积累,而对于三叶期水稻,有一个苗期向分蘖期的转换,生理上有代谢转换,但表现在老叶氮素要低于新叶的氮素,虽然植株处于碳代谢,但第三叶还是氮代谢,所以,最早容易发生在第一叶,而后向上发展(我们常见的褐叶都是在第一叶和第二叶上)。到了分蘖期,整个植株处于氮代谢旺盛,就失去了发病生理条件。因此,第三叶没有出现褐叶症状。


综上所述,水稻苗床细菌性褐斑病是由生理症状和病理病征混发的病害。

六细菌性褐斑病产生的危害

1、减少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秧苗抗逆性减弱;

2、本田上多发的叶鞘腐败病和苗床的细菌性褐斑病息息相关;

3、侵染褐斑病后,秧苗为了抵御病菌生长缓慢(插秧前秧龄够了株高不够)延长生育进程,千粒重下降,出米率低。

七苗床细菌性褐斑病的预防方法

1、选择无病种子;

2、用杀细菌的药剂(氯溴异氰尿酸50%SP300~500倍液浸种或溴硝醇20%SP300倍液浸种)处理;

3、合理调整苗床播种密度,培育壮苗;

4、在秧苗1.5~2叶期喷施药物防治;

5、适当增加秧盘底土厚度;

6、不超量使用壮秧剂;

7、根据棚外温度变化,适时提前压棚,保持棚内温度积累;

8、拌营养土时加入钙、镁、碳肥。


八苗床细菌性褐斑病的治疗方法

1、20%溴硝醇45克兑水15升+有机硅5毫升;

2、50%氯溴异氰尿酸(按照使用说明稀释倍液,真菌细菌通杀效果很好);

3、叶面喷施含有钙、镁元素的叶面肥有辅助作用;

以上就是我对苗床细菌性褐斑病的理解,请各位老师们提出不同意见,我们一起学习完善,在农业生产中正确指导农户培育壮苗。

作者:张永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