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草剂杀草原理及分类解析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0-11-17

除草剂杀草原理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干扰杂草激素的作用,打破原有的激素平衡,扰乱了杂草的生长和发育,导致杂草扭曲畸形。同时,干扰了杂草的正常生理代谢过程,诱导敏感植物细胞内生命活动暴增,细胞分裂加剧,导致植物生长异常,如茎弯曲、组织肿胀等,严重时使杂草全株枯死;

二是抑制脂肪酸合成,通过抑制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酶)来阻止禾本科植物体内脂肪酸合成,膜系统内含酯成分生成受阻,引起细胞结构的破坏,新生组织首先受害,出现新叶黄化、坏死,对双子叶作物高度安全、高效、低毒、施用期长、后作安全等;

三是干扰核酸代谢和蛋白质的合成,相关酶(包括乙酰乳酸合成酶ALS、谷氨酰胺合成酶等)的合成受阻,细胞不能正常分裂,杂草的生长发育和代谢活动发生变异,生长停滞,杂草畸形,最终死亡;

四是抑制细胞分裂,通过减弱幼苗在土壤中正常生长发育而阻碍植物生长,主要作用于幼芽和幼根两个部位。

五是抑制光合作用,主要是影响色素合成、破坏细胞膜、影响电子传递链等几方面,杂草不能制造新的养分,消耗掉贮存的养分以后便“饥饿”而死。

一、干扰激素类除草剂

(第一类有机选择性除草剂)

1、主要特点:

1)低用量时具有激素作用,能够刺激植物生长,高用量时具有选择性除草作用。如2,4-滴以与生长素相同途径促进植物长度生长,而高剂量则使植物分生组织受抑制,长度生长停止,产生次生膨胀而导致根与茎肿胀,进而使得韧皮部堵塞,木质部坏死。

2)茎叶处理时主要应用于禾本科作物田,土壤处理主要为大粒种子的作物田进行封闭处理。

3)主要防除阔叶杂草。

4)施药时期为禾本科作物3叶期以后6叶期以前,否则药害严重。

5)酯类化合物活性高,但漂移严重,2,4-D丁酯最严重,应注意漂移药害问题。

6)均为传导性除草剂。

7)不能与芳氧(基)苯氧基丙酸类混用,会明显降低芳氧(基)苯氧基丙酸类除草剂的除草效果。

2、种类及主要品种:

苯氧羧酸类:2,4-D丁酯。

苯甲酸类:麦草畏。

喹啉羧酸类:二氯喹磷酸。

吡啶氧羧酸类:氯氟吡氧乙酸。

吡啶羧酸类:氨氯吡啶酸、二氯吡啶酸、氯胺吡啶酸。

芳基吡啶甲酸酯类:氯氟吡啶酯、氟氯吡氧乙酸(作用位点不一样)。

。二、脂肪酸合成抑制剂类

1、主要特点:(乙酰辅酶A羧化酶限速酶)

1)只能做茎叶处理,土壤处理基本无效。

2)主要于阔叶作物田防除禾本科杂草,对阔叶杂草基本无效。

3)不能与苯氧羧酸类除草剂混用,与苯氧羧酸类除草剂混用除草效果明显降低。

4)均为内吸传导性除草剂。

2、种类及主要品种:

环己烯二酮类:烯禾啶(拿捕净)、烯草酮、吡喃草酮等。

芳氧苯氧基丙酸类:精吡氟禾草灵、高效吡氟氯禾灵、精喹禾灵、氰氟草酯、噁唑酰草胺(作用于一年生禾本科杂草)等。

三、核酸、蛋白质合成抑制剂类

1、主要特点:

1)活性高,被称为超高活性除草剂。

2)绝大多品种以防除阔叶杂草为主,也防除禾本科杂草(例如烟嘧磺隆、咪草烟等)。

3)用法灵活,多数品种既可茎叶处理又可土壤处理;

4)个别品种残效期长,易造成后茬作物的残留药害。

2、种类及主要品种:

磺酰脲类:苄嘧磺隆、嗪吡嘧磺隆(水稻移栽田)、氯吡嘧磺隆(作用于一些阔叶杂草,对香附子特效)、丙嗪嘧磺隆(水稻移栽田)、氟吡磺隆(直播和移栽,土壤兼茎叶,作用于一年生和多年生杂草,以稗草防效优异)等。

咪唑啉酮类:咪草烟、甲氧咪草烟等。

磺酰胺类:五氟磺草胺、氯酯磺草胺、唑嘧磺草胺(阔草清)、氟酮磺草胺(水稻移栽田,芽前或芽后早期应用)。

嘧啶水杨酸类:嘧草醚、双草醚、嘧啶肟草醚等。

三唑嘧啶类:苯嘧磺草胺、磺草唑胺。

氨基酸衍生物类(EPSPS):草甘膦。

谷氨酰胺合成酶类:草铵膦。

四、抑制细胞分裂类

1、主要特点:幼芽生长抑制剂,不生次根,根尖肿胀成棒头状,幼芽扭曲折叠或不能出土。

2、种类及主要品种:

二硝基苯胺类:氟乐灵、二甲戊乐灵等(根部抑制剂)。

硫代氨基甲酸酯类:杀草丹、禾大壮等(幼芽抑制剂)(旱田应用混土,水田应用毒土,向分生组织传导)。

酰胺类:甲草胺、乙草胺、丙草胺、苯噻草胺等(幼芽抑制剂)。

五光合作用抑制剂类

1、主要特点:通过与叶绿体特殊位点结合,中断光合作用,使植物慢慢因饥饿而死。主要症状是:叶片黄化、白化、组织坏死等。

2、种类及主要品种:

光合作用的电子传递链

三氮苯类:阿特拉津、西玛津、扑草净等 。

三嗪酮类:环嗪酮、嗪草酮、苯嗪草酮。

苯并噻二唑酮类:苯达松。

酰胺类:敌稗。

苯腈类:辛酰溴苯腈(苗后茎叶处理触杀型选择性除草剂)。

类胡萝卜素合成抑制剂

1、主要特点:通过阻止植物用于光合作用的色素形成(对羟基苯丙酮双氧酶HPPD抑制剂),植物受害的第一反应为白化症,变白至半透明。

2、种类及主要品种:

异噁唑烷酮类:异噁唑草酮(选择性内吸芽前处理剂,土壤兼苗后早期处理)(与噻酮磺隆混用,玉米田杂草防除)。

烟酰胺类:吡氟酰草胺。

三酮类:硝磺草酮、异恶唑酮、双环磺草酮(白化型水稻田苗后除草剂,尤其对萤蔺效果明显)、呋喃磺草酮(水稻移栽田,作用于一年生阔叶和莎草,对禾本科无效)。

吡唑啉酮类:苯唑草酮(巴斯夫公司)。

叶绿素生物合成和细胞膜干扰剂(原卟啉原氧化酶抑制剂PPO)

1、主要特点:苗后触杀型除草剂,主要通过被光激活形成的过氧化物来破坏细胞膜而起作用,其症状使植物组织白化、褐化(坏死)。

2、种类及主要品种:

双吡唑类:双唑草腈(2%颗粒剂)。

二苯醚类:乙氧氟草醚、乙羧氟草醚(氟磺胺草醚的土壤残留问题)。

酞酰亚胺类:氟烯草酸(利收)、丙炔氟草胺(速收)。

四取代苯类:恶草酮、丙炔恶草酮。

三唑啉酮类:三唑酰草胺(对稗草有强的防除作用,持效期长)。

噁唑烷二酮类:环戊噁草酮(一年生稗草和许多阔叶杂草,芽前或芽后,移栽前、移栽时或移栽后施药)。

作者:史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