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预告 | 王贻芳:为什么我们需要一个大型对撞机?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0-11-17

3月23日“我是科学家”将举办年度盛典

“ 科学与你,探寻万物的联结 ”

本期演讲嘉宾 王贻芳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

《为什么我们需要一个大型对撞机?》

王贻芳采访视频: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王贻芳办公椅正后方的墙上,挂着一幅字,来自他的忘年交黄永玉先生,上书“触类旁通”。

艺术、历史书……这些话题一闪而过,他更愿意谈论那些“看不见的研究对象”。

“我们研究的是物质的最基本的结构,用通俗的话,就是研究基本粒子,这些最小单元最终构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世界。我们理解了整个物质世界的最基本的规律以后,就使得我们能够知道我们从哪来,会到哪去,我们也会知道宇宙到底是如何演化的,如何从过去到了现在,如何从现在还会到未来。”

(理解了整个物质世界的最基本的规律是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这个世界。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如何捕捉这些看不见的粒子?王贻芳这样介绍:“这些粒子会和我们周围的宏观物质发生相互作用,比如电子,会跟导线发生相互作用,就会产生电流;中微子会跟我们的探测器物质发生相互作用,比如,和质子发生相互作用就会产生正电子和中子。”

了解了这些规律,通过电子显微镜和加速器,研究者就可以捕捉到到这些粒子的影踪。

1988年,我国第一台大科学装置BEPC(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建成。在此基础上,中科院高能物理所开拓了中微子研究领域。2012年,王贻芳率领的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团队发现了一种新的中微子振荡模式,并精确测量了振荡幅度,被美国《科学》杂志评价为“中国本土迄今为止最重要的物理学成果”。

(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室。 图片:曹俊,blog.sciencenet.cn)

不久前,BEPC迎来了30岁生日。在纪念文章《砥砺前行30载,而今迈步从头越》中,王贻芳写道:“ 我国高能物理实验领域以此为起点,从无到有,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进展。 ”

接下来呢?王贻芳正在为之努力的是大型的 环形正负电子对撞机 (CEPC)。

我们真的需要这样一个大科学装置吗?为什么美国人没有做?……不同的质疑声音一直都存在。

但王贻芳院士认为, 这对目前的中国来说是最理想的选择。除了从科学角度论证产出比,还有很多意义在科学之外 。

(王贻芳曾在采访中说过,“中国也应该有这样的大科学装置”。图片来源:纪录片《创新中国》)

“任何一个文明国家或一个发达国家最终要对人类文明、对人类的知识是要有贡献的。从事知识的发现和积累,对人类文明有贡献,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在国际上最终能够得到大家认可,能够得到大家尊重的一个基本要求和条件。”他说,“中国的经济能力摆在这里,中国应该对人类对人类文明作出贡献。”

3月23日,欢迎来中国科技馆,听王贻芳院士聊聊关于正负电子对撞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