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盏伊蚊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0-11-17

白盏伊蚊,Aedes alboscutellatus (Theobald,1905),蚊科伊蚊属的一种昆虫。中胸盾片无淡色纵条,小盾片平覆银白长宽鳞: 跗节无白环;幼虫栉齿无大中刺而具侧刺;呼吸管无细剌 。国内分布:云南, 湖北, 广西, 四川, 台湾。国外分布:朝鲜, 日本, 越南, 缅甸, 泰国, 斯里兰卡, 马来西亚, 印度尼西亚, 菲律宾, 南太平洋岛屿, 澳大利亚。

鉴别特征中胸盾片无淡色纵条,小盾片平覆银白长宽鳞: 跗节无白环;幼虫栉齿无大中刺而具侧刺;呼吸管无细剌 。1

形态描述雌蚊红棕色中型蚊虫。 头: 头顶覆盖棕色和白色窄鳞, 棕色鳞在前部形成一中央暗斑和两小侧斑; 头顶和后头有很多棕色竖鳞; 头侧平覆白宽鳞, 前部有一暗斑。 触角梗节褐色. 内面有褐色细鳞和小毛; 鞭分节1 有少数褐鳞。 喙比前股略长, 褐色, 腹面有淡色纵条, 伸近末端 1/4 处。触须为喙的1/5长,褐色。胸: 前胸前背片具淡色窄鳞 , 并有少数宽鳞 ;后背片具少数淡白宽鳞,上部有少数褐色窄鳞。中胸盾片体壁深褐色 , 覆盖深棕和白窄弯鳞, 白鳞在盾前突 、 肩窝、 盾角、 翅上区以及小盾片前区等形成清晰或不淸晰的斑饰; 侧背片有淡白宽鳞; 小盾片平覆银内长宽鳞。 气门后区无鳞,但亚气区有少数淡色毛状鳞。 翅 : 翅鳞深褐色,仅前缘脉基端有一银白斑。 平衡棒结节具褐鳞。足:一般色泽深褐;前股有侧端白斑,后背面有淡色纵条,纵条基宽而向末端逐渐细削;中股和后股有端白斑, 后面或后腹面以及后股的前腹面有淡色纵条。

雄蚊触须比掾长, 末节超过喙末端, 褐色。 腹节背板有白宽基带; 节背板大部淡色。 腹节腹板覆盖银白鳞, 在整个腹背形成一显著的端银白斑。 尾器: 腹背板末缘深凹,侧叶各具 7 根刚毛 ( 仅见一标本); 节腹板的中舌发达, 末端具根刚毛。 抱肢基节长, 背内区有几列短刚毛; 小抱器短小, 具一长和 3 根较短刚毛。抱肢端节柄短窄而末段特别膨大, 端侧有角状窄瓣,另侧中部有指爪, 它前并有一较大和2 较小的副指爪; 背面和腹面前端有一些长刚毛,膨大部分背面还有十余根短刚毛, 肛侧片有一亚端突,近中部有一拇状突。 阳茎 I 型, 肛侧片各具四个钝齿突。 1

国内分布云南, 湖北, 广西, 四川, 台湾。1

国外分布朝鲜, 日本, 越南, 缅甸, 泰国, 斯里兰卡, 马来西亚, 印度尼西亚, 菲律宾, 南太平洋岛屿, 澳大利亚。1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贺会强 - 博士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科技工作者之家

科技工作者之家APP是专注科技人才,知识分享与人才交流的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