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勋卓著的航天人——王希季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0-11-17

纵观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可以看出陆地是人类首先适应的,继而观察、探测、研究和认识,并开发利用的第一个天然环境。两千多年前,人类开始向她的第二天然环境——海洋进军;上世纪初人类才进入第三天然环境———大气层;到了上世纪50年代,人类才跨进她的第四个,也是最新的一个天然环境———外层空间。人类每进入一个新的环境,都是一件震惊全球的、非常大的历史事件。每一次这种事件的发生,都代表人类的文化、科学和技术有一个台阶式的跃进,同时也说明人类的需求和他们所积累的知识也有一个跨越式的增长——王希季。

王希季,云南省人,1921年出生,卫星和卫星返回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机械工程系。1948年赴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学院研究院留学,获硕士学位。1950年回国,先后在大连工学院、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科技大学任副教授、教授。

王希季是我国早期从事火箭及航天器的研制和组织者之一。我国第一枚液体燃料探空火箭、气象火箭、生物火箭和高空试验火箭的技术负责人;提出了我国第一颗卫星运载火箭“长征一号”的技术方案;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对中国航天,王希季功勋卓著。

一台地球仪、一幅资源卫星地图,王希季的办公室里,除了和航天有关的资料用品,别的几乎什么也没有。《空间科学应用》《世界导弹大全》类的书籍码满一墙书柜;桌上几摞《SPACE NEWS》等中外期刊堆得一尺高。

王希季说:人类之所以要到天上去,要进入空间,总的说来是为了达到三个目的:第一个目的是观测、探测、研究和了解认识空间,从而更深入地认识地球和人类自己,与此同时在空间寻找、发现新的资源,为开发利用空间资源做准备。第二个目的就是开发利用空间资源,造福人类。迄今发射到空间轨道上的4千多个航天器中,大多数是开发利用空间资源和与其有关的航天器。第三个目的是扩大人类的生存空间。

中国的航天要走符合自己国情的路,不能急功近利,不能跟着外国跑,要不图虚名,实际得益。

在王希季44岁那年,“长征一号”运载火箭顺利将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送上天。

54岁那年,中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顺利升空并成功返回地面。

82岁那年,“神舟五号”载人航天器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飞船技术的国家。

本作品为“科普中国-科技前沿大师谈”原创,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