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0-11-17

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Chandra X-ray Observatory,缩写为CXO),是美国宇航局(NASA)于1999年发射的一颗X射线天文卫星,以美国籍印度物理学家苏布拉马尼扬·钱德拉塞卡命名,为大型轨道天文台计划的第三颗卫星,目的是观测天体的X射线辐射。其特点是兼具极高的空间分辨率和谱分辨率,被认为是X射线天文学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空间望远镜,标志着X射线天文学从测光时代进入了光谱时代。

简介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Chandra X-ray Observatory,缩写为CXO),是美国宇航局(NASA)于1999年发射的一颗X射线天文卫星,以美国籍印度物理学家苏布拉马尼扬·钱德拉塞卡命名,为大型轨道天文台计划的第三颗卫星,目的是观测天体的X射线辐射。其特点是兼具极高的空间分辨率和谱分辨率,被认为是X射线天文学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空间望远镜,标志着X射线天文学从测光时代进入了光谱时代。

设备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总重约4.8吨,主镜为四台套筒式掠射望远镜,每台口径1.2米,焦距10米,接受面积0.04平方米,采用沃尔特型光路。终端设备有:

高新CCD成像频谱仪(ACIS),由10台CCD组成,观测能段为0.2-10 keV。

高分辨率照相机(HRC),主要部件是2台微通道板探测器,观测能段为0.1-10 keV,时间分辨率达到0.016秒。

高能透射光栅摄谱仪(HETGS),观测能段为0.4 - 10 keV,谱分辨率为60-1000。

低能透射光栅摄谱仪(LETGS),观测能段为0.09 - 3 keV,谱分辨率为40-2000,两台摄谱仪都能够与高新CCD成像摄谱仪和高分辨率相机联合工作。1

开发与利用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源于1976年美籍意大利裔天文学家里卡尔多·贾科尼等人的设想。1978年,美国发射了第一颗能成像的X射线天文卫星——爱因斯坦卫星,为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的研制积累了经验。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的研制工作一直在进行。1992年,为了削减预算,不得不对其进行重新设计,主镜数目由12个减为4个,终端设备也减掉2台,轨道改为椭圆形,最远距离达到地月距离的三分之一,这样做目的是避开地球辐射带的影响,但一旦发生故障,将无法用航天飞机对其进行维修。

成果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取得了大量的成果,包括在星暴星系M82中发现了中等质量黑洞的证据。

2010年11月10日,美国宇航局在其官网发布消息称,定于当地时间11月15日12点30分(北京时间11月16日凌晨1点30分)在其华盛顿总部电视演播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就该局“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在太空发现的异常物体进行实时转播解说。

针对这则即将宣布的消息,有媒体大肆宣称美国宇航局的发现“足以震惊全人类”。不过从美宇航局官网的原话来看,只是在原文提及在宇宙空间内发现“exceptional object”,中文翻译过来为“异常物体”,并没谈及这一发现的“震撼性”和“影响力”。

美国国家宇航局(NASA)在其华盛顿总部电视演播室,举行了近40分钟的新闻发布会,称天文学家发现了地球附近“最年轻”的黑洞,这个黑洞形成只有30年,质量是太阳的5倍,由超新星爆炸形成。这意味着它为观测这类婴儿期天体提供了独一无二的机会。

这个形成只有30年的黑洞是距离地球约5000万光年的M100星系中的超新星SN 1979C的余烬。发现它的意义在于,其给科学家提供了一个从“婴儿”阶段起就开始观察黑洞这一物质的机会,更可以协助科学家理解恒星爆炸的过程。

马萨诸塞州剑桥市哈佛·史密森天体物理中心的罗布认为:“这可能是科学家第一次观测到黑洞以普通的方式形成。”1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李嘉骞 - 博士 - 同济大学

科技工作者之家

科技工作者之家APP是专注科技人才,知识分享与人才交流的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