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融合技术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0-11-17

细胞融合技术是用自然的或人为的方法,使种类不同的两种生物细胞直接融合,产生能够同时表达二者有益性状新杂种细胞的技术。自然进行的细胞融合,即卵子和精子受精形成合体,只能发生在同一种生物或亲缘关系很近的生物种之间。然而,细胞融合技术的问世不仅为细胞学、遗传学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手段,而且开创了动物、植物育种和工业生产的新局面。1

简介有性繁殖时发生的精卵结合是正常的细胞融合,即由两个配子融合形成一个新的二倍体。而细胞融合为在自然条件下或用人工方法(生物的、物理的、化学的)使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细胞合并形成一个细胞的过程。其中人工诱导的细胞融合,在六十年代作为一门新兴技术而发展起来。由于它不仅能产生同种细胞融合,也能产生种间细胞的融合,因此细胞融合技术目前被广泛应用于细胞生物学和医学研究的各个领域。基因型相同的细胞融合成的杂交细胞称为同核体(homokaryon);来自不同基因型的杂交细胞则称为异核体(heterokaryon)。2

融合技术人工细胞融合一般都采用化学和物理因素的诱导技术。如目前化学诱导常用促融合剂聚乙二醇(PEG);物理诱导采用电融合。为了改善和提高细胞融合的有效性,植物和微生物细胞的融合必须先除去细胞壁,使其成为原生质体。因此,对于植物和微生物来讲,细胞融合常被称为原生质体融合。细胞融合技术是在20世纪60年代建立和发展起来的。1960年,首先发现两种不同类型的细胞,在混合培养过程中,会自发融合形成融合细胞。同时发现,紫外光灭活的仙台病毒可以诱发艾氏腹水瘤细胞相互融合。1965年,采用灭活的仙台病毒诱导产生了第一个种间异梭体。一年后,又进一步使用仙台病毒获得了能够增殖的杂种细胞。此后,人工诱导体细胞融合方法作为一种新的生物工程技术已广泛地用于种内、种间、属间、科间乃至动、植物的杂种细胞的构建。该法无论在生物学的基础理论研究方面,或工、农、医等应用方面,均具有广阔的前景。1

历史发展19世纪30年代,科学家们相继在肺结核,天花,水痘,麻疹等疾病患者的病理组织中观察到多核细胞。

19世纪70年代,科学家们在蛙的血细胞中也看到了多核细胞的现象,但是当时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没有给予足够重视。

1962年,日本科学家发现日本血凝型病毒能引起艾氏腹水瘤细胞融合的现象。

1965年,英国科学家进一步证实了灭活的病毒在适当的条件下也可以诱发动物细胞融合。

后来科学家又成功诱导了不同种动物的体细胞融合,并且能将杂种细胞培养成活。细胞融合技术不断改进,现在已广泛应用于细胞学,遗传学,免疫学,病毒学等多种学科的研究工作中。

意义价值细胞融合不仅可用于基础研究,而且还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在植物育种方面已经成功的有萝卜+甘蓝、粉蓝烟草+郎氏烟草、番茄+马铃薯等等。细胞融合另一个重要应用就是制备单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可以用作诊断试剂,治疗疾病和运载药物,具有准确,高效,简易,快速等优点。

⒈理论上说任何细胞,都有可能通过体细胞杂交而成为新的生物资源。这对于种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具有深远的意义。

⒉融合过程不存在有性杂交过程中的种性隔离机制的限制,为远缘物种间的遗传物质交换提供了有效途径。

⒊体细胞杂交产生的杂种细胞含有来自双亲的核外遗传系统,在杂种的分裂和增殖过程中双亲的叶绿体、线粒体DNA亦可发生重组,从而产生新的核外遗传系统。

⒋淋巴细胞杂交瘤和单克隆抗体的制备。2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吴俊文 - 博士 - 厦门大学

科技工作者之家

科技工作者之家APP是专注科技人才,知识分享与人才交流的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