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论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0-11-17

情境论(contextualism)认为行为由情境强烈控制着。Mischel主张在预示行为时,应该强调能观察的、特定的刺激环境,而不是粗略的内在倾向。

简介尽管特质理论在分析人格的主要因素和构成维度方面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已经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而且在过去20年中,人格行为遗传学的研究也有确凿证据表明遗传在决定人格个体差异方面确实发挥着一定作用,但是由于它很难从对人格的描述转向解释,又缺乏对人格发展的动态研究,因此在20世纪60年代遭到以米歇尔为首的情境论者的批判和挑战。1

理论争论米歇尔(WalterMischel)是社会认知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1968年,他发表的著作《人格及评估》明确了对特质理论的假设,对行为具有跨情境的一致性(cross-situationallyconsistancy)提出质疑,引发了人格研究领域中后来被称为人-情境(person-situationcontroversy)之争的论战。这一争论引发了该领域的范式危机,在其后的20年时间里一直占据人格心理学的重要位置,许多心理学研究者就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到现今仍然没有定论。

尽管没有一个特质理论家会认为一个人在所有情境下会保持行为的一致性,奥尔波特、卡特尔和艾森克也都承认并强调情境因素在调节行为上的重要性,但特质的概念表明,人格尽管存在个体差异,却具有行为上的一致性和稳定性,这种人格的评价方法可以较好地描述人的群组间的整体差异,但对于个体具体生活情境中的行为预测则有所欠缺,没有以动态的眼光来考察人格发展。米歇尔指出,将特质与人格等价的最大缺陷就是将特质概念中的行为成分从其背后的心理加工和动力过程中剥离,人格特质无法从根本上回答“在思想、情感和行为这条变动不居的河流中,有哪些东西保持不变”。

米歇尔对特质论的诘难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特质测验不能很好地预测行为;第二,跨情境的一致性缺乏证据;第三,特质或其他概念只是有关人的知识建构,并不反映人的实际行为。米歇尔的依据是:在绝大多数研究中,个体在两种情境中行为的相关系数并不高;特质论者没有确凿的证据可以直接证明行为的一致性;人们在解释行为时,易犯基本归因错误,夸大了行为特质的作用而忽略情境因素。2

理论缺陷情境论在提出之初,就遭到一些学者的反驳。实际上许多研究表明跨情境行为的相关系数大于米歇尔的结论。一些学者指出,米歇尔的研究方法欠妥,他关注的是被试无法选择的、高度控制的实验情境,与实际生活中的情境相去甚远;自陈报告与行为的特指水平不相对应,等等。至于米歇尔指责的归因错误,研究证明情境归因同样会导致归因错误。

情境论强调情境对个体行为的作用,所有的争论与研究也显示情境的重要性,但若想达到人、情境和行为的平衡,情境论却无法发挥更大的作用。很少有实验证实情境如何重要、情境怎样影响行为、基本的情境类型有哪些,等等。研究者对情境所知不多,对行为的了解则更少,很难抓住影响情境和行为的心理效应的关键变量。2

理论整合特质与情境的争论持续了多年,丰富了人格心理学的理论,争论使更多研究者开始关注个人与情境的交互作用,力图达到特质与情境的整合。情境论作为弥补特质论的矫正物有其积极意义,二者的争论使人与情境互动论作为新的范式而出现,促进了人格研究新领域-情境心理学的勃兴。人-情境互动论是情境心理学的主要内容,情境心理学的人与环境互动论强调个人可以选择情境来表现特质,情境与人是交互作用、互相影响的,情境与特质必须结合起来才能充分揭示行为,个体在某些情境中的行为是由特质决定的。情境心理学的最终目标,就是预测某一情境中个体的行为,也就是实现情境与特质的统一。2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汤寿旎 - 副教授 - 武汉理工大学

科技工作者之家

科技工作者之家APP是专注科技人才,知识分享与人才交流的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