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感性训练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0-11-17

敏感性训练(sensitivity training)是使我们更多地认识自己及自己对他人影响的一种技术。它跟传统的训练方式十分不同,传统方式强调的是对一套预定概念的学习。

简介敏感性训练师由美国行为科学家布雷德福等人于1946年首先创建的一种训练方法。目的是通过受训者在团体学习环境中相互影响,提高受训者对自己的感情和情绪、自己在组织中扮演的角色、自己同别人的相互影响关系的敏感性,进而改变个人和团体的行为,达到提高工作效率和满足个人需求的目标。敏感性训练通常在类似于实际工作环境的实验室中进行,一般由10人组成受训小组,由一名行为科学家和一名助手主持。受训者来自不同组织,或同一组织中的不同单位,同一工作单位的管理人员和下属。训练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1)旧态度解冻阶段;(2)加强敏感性阶段:受训者在此阶段改变旧态度,建立新的相互关系;(3)新态度巩固阶段。训练时间为一至二周或三至四周不等。经过训练的受训者回到原组织和单位后,提高了的人际关系的敏感性,一般能继续保持,有利于组织目标和个人需求的实现。

主要内容敏感性训练也称“实验室训练”、“团体训练”、“人群关系训练”或“领导训练”。是训练经理人员的一个重要的传统方法。通过这一方法的训练,主要是培养经理人员的自我认识和与人相处的能力。具体包括训练经理人员在人群关系中与人相处时,如何去体会对方的情感,洞察对方的心意,进而能及时采取措施,改善彼此之间的人际关系,从而提高其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使之能在复杂多变的实际工作环境中作出成绩。1

它的主要训练对象是企业中的中上层经理人员。在敏感性训练过程中,要求参加训练的人员,自由地讨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任意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分析个人与人们相处的日常行为和心理特点,并聆听他人对自己言谈举止的批评和其他意见,从而提高自己对各种问题的识别和处理能力。这个训练的具体做法是:由1-2名管理人员与10-15名参加受训练的人员组成一个团体,训练时间为3天至2个星期。训练内容大体包括以下几点:第一,没有正式的讨论议程和领导,参加训练的人员,自由讨论,互相启发,以增进彼此之间的友谊和了解;第二,主持训练的管理人员,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以使受训练者受到启发。但对受训练者来说,主要是通过其他参加者的言语和行动受到启发和教育;第三,训练的重点是增进人际关系,取长补短,相互学习,以养成善于合作的能力;第四,要根据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以巩固学习效果。由于敏感性训练的具体方法多种多样,针对的问题各异,因此效果也有好有差。但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一种训练方法,在管理心理学中仍占有一定的地位。

特点和目标特点敏感性训练的特点是选定一个特征组(经常被称为训练组或t组),其中没有预定的议程和中心。训练人的作用仅仅是在这种非结构化环境中起促进作用。t组鼓励参加者认识他们自己和组中的其它人。

目标敏感性训练是以提高以下几方面的能力作为其目标的:

1.对参加者行为及其在社会关系中的意义的自我意识和洞察;

2.对他人行为的敏感性;

3.对促进或约束群体功能发挥的过程类型及不同群体间的相互作用的认识和理解;

4.对社会、人与人之间及不同群体间情况的判断能力;

5.参加者成功地干涉群体间或群体内的情况,以提高成员的满足感、效率和产出的能力;

6.参加者不断分析其人际交往行为,以获得更有效、更满意的人际关系的能力。2

注意事项开始敏感性训练时,没有领导、没有权力地位。参加者开始谈话之前要处于一种真空状态,这是必须的。通过对话,人们开始深入认识自己和他人。应鼓励参与者在别人看他们时,他们也要看看自己。如果他们想改变,就要试着去做。3

虽然敏感性训练的目的(帮助个人学会怎样更多地与他人相处)不会受到怀疑,但这种方法却受到严厉的批判。很明显,敏感性训练经常要使人处于焦躁的状态以促进学习。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汤寿旎 - 副教授 - 武汉理工大学

科技工作者之家

科技工作者之家APP是专注科技人才,知识分享与人才交流的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