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心理学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0-11-17

民族心理学研究特定条件下某一民族心理活动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的社会心理学分支。它以普通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为基础,又以社会学、人类学和民族学的材料为参照,不仅研究特定民族集团影响下人们的社会行为,还研究他们内在的心理特点和规律。具体研究涉及特定民族集团内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以及民族集团与民族集团之间的相互影响与相互制约等。

简介民族心理学研究特定条件下某一民族心理活动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的社会心理学分支。它以普通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为基础,又以社会学、人类学和民族学的材料为参照,不仅研究特定民族集团影响下人们的社会行为,还研究他们内在的心理特点和规律。具体研究涉及特定民族集团内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以及民族集团与民族集团之间的相互影响与相互制约等。

心理特点主要指一个民族作为一个大群体所具有的典型心理特点,也包括该民族的成员个体身上所体现的这些心理特点。这二者的关系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同时,民族心理是一般心理的特殊表现形式,所不同的只是在强度上、维持时间上、以及表现形式上有所差异。直爽豁达、对人热诚等性格特点,在所有民族中都能看到,但在有些民族中却表现得异常普遍和突出。如居住在中国呼伦贝尔草原上的鄂温克牧民,几乎人人具有大度、私有观念淡薄、能歌善舞、热情好客、粗犷勇猛、顽强等性格特点。如此普遍的强烈性格表现,并不是每个民族团体都能具有的。

民族心理特点是特定民族在长期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制约与历史文化的积淀过程中形成的,并通过一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及各种文化产品得以表现,如生活习俗、道德观念、生产行为、交往行为以及艺术、体育活动等。特定民族相同的生存条件对其成员心理的影响,一般通过两种途径实现:

1、通过民族每一成员的个人生活经验。这种经验由整个民族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内的社会经济生活条件所决定。

2、通过交往。这种交往绝大部分是在带有该民族明显特点的一定社会环境中发生的。每一种心理特征都是通过某民族特殊的社会化过程而世代相传,并随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发展与改变。因此,民族心理学注重研究在民。

相关学科对于同样的研究素材,如某人或某民族的"生活史",人类学者可以从中发现结婚、职业选择等因素对社会的影响,心理学者则以此分析被试的性格以及与权威者的关系。世界人类学界非常重视心理学理论与方法在人类学中的应用。心理学也需要通过人类学的研究,不断完善自己的理论和实际应用。

研究简史理论提出1860年德国哲学家M.拉察鲁斯和他的朋友语言学家H.斯坦塔尔共同创办了《民族心理学及语言学杂志》,共发行20期,继续到1889年。在此刊物中他们一面从事原始民族语言、宗教、神话及艺术等方面的研究,一面探寻这些原始民族的心理历程。这可以说是民族心理学的早期研究。他们认为存在着不同的民族心理,其不同主要表现在社会心理对民族成员心理的影响上。但他们的研究方法主要是思辨的,解释也带有神秘性。

理论建立德国心理学家W.冯特决心冲破这种神秘化倾向,建立起科学的民族心理学。他认为,比较简单的精神现象可以以个人为单位进行研究,比较复杂的精神现象因与人类的共同生活密切相关,故须用其他方法从事研究。因此他强调作为“社会人的心理学”或“人类社会的心理学”之民族心理学,须和个体心理学的研究有所区别,研究方法也应有所不同。个体心理学易于使用实验法,民族心理学则应多使用观察法,观察民族的精神产物。他对人类学和历史学的资料进行了系统的心理学解释,在晚年花了近20年时间(1900~1920)写了《民族心理学》10卷巨著。在他的著作中,民族被解释为某种种族共同体。他把民族心理学看作是心理学分支之一,看作是人类心理发生、发展的知识来源。他认为,人的心理既有自然因素,又有社会因素,民族心理则是社会因素的结果,是人的高级心理过程的体现,是人类的“文化成果”。研究种族群体心理应通过研究其神话、风俗和语言,因为这些与种族群体的心理密切相关。他主张,通过对语言的分析去理解每一个社会群体,一个民族的语汇和语法本身就能揭示该民族的心理气质。

20世纪初在美国兴起的心理人类学功能学派创始人之一B.马利诺夫斯基受冯特的影响,认为应从人的心理需要出发看待各民族集团的行为与文化。20年代后,民族心理的研究明显受行为主义理论和研究方法的影响,实验方法开始被用于研究不同种族的心理差异问题。并发现了与个人行为或人格有关的文化因素的影响。这无论在心理学界还是人类学界都表现突出。心理学家T.R.加思1931年出版了第一本《种族心理学》。他将人的心理特点看作是遗传与环境刺激共同作用的产物。他认为,种族不是一成不变的,总是有起有落。从直系血统遗传观点来看,实际上只有一个种族,即人类种族。我们今天所说的这些种族,仅仅是近亲繁殖的结果,或内部近亲繁殖的结果,仅仅是人类代代相传形成的一条条川流不息的涡流。种族心理学的真正问题是确定种族间是否存在着心理差异。在心理方面,种族之间是平等的还是不平等的,只有通过科学测量才能获知。作为一种实验事实,种族在感觉特点方面、智力方面以及颜色爱好和艺术欣赏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差异;但主要原因在于文化、教育以及宗教传说的影响。

30年代R.本尼迪克特和J.韦斯特等人将心理学的知识和人类学的观点相结合。30年代末,由于从德国逃到美国避难的科学家的加入,使美国学术界中的新精神分析学派更加兴盛起来。新精神分析的学者,如K.霍妮、E.弗罗姆、F.亚历山大、E.埃里克森,格式塔学派的学者如M.韦特海默、K.科夫卡、W.克勒等,都在美国定居下来。特别是霍妮和弗罗姆的著作流行非常广泛。精神医学家A.卡丁纳和几位人类学家在一次文化与人格的讨论会上,沿着这个方向提出了一些新的研究途径。他们研究的中心概念是“基本人格结构”。卡丁纳是弗洛伊德派的学者,他相信生命开始的头几年,对个体人格的形成非常重要。儿童养育的技术,如哺乳、排泄训练、性和其他的训练,都深深地影响着儿童。就整体而言,在一个特定的社会中,这些都是相当固定而且标准化的,虽然会有些个别差异。因此,在某个特定社会成长的儿童,会经历相同的童年期经验,很容易以相同的方式加以反应,从而发展出许多共同的人格特质。正如R.林顿所说:“任何一个社会的基本人格类型,是大部分的社会成员共同拥有的人格形貌,那是因为他们享有共同的童年期经验之结果。”这种理论基本上是童年期决定论的形式。

相关学科关系民族心理学所研究的是不同民族个体或群体的心理特点。它所强调的虽然是人在某一特定社会条件下的心理特点,但其基本原则仍然离不开普通心理学。因为无论是对民族心理的共性的探讨,还是对不同民族心理特点差异性的研究,都须从人的认知过程、情绪、情感、意志、品质及个性特征、个性倾向性等方面入手。例如不同民族成员对颜色表现出不同的偏爱,这种现象就是爱好差异性的表现。因此,民族心理学以普通心理学的理论为指导,而普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也会在民族心理学的研究中得到进一步的验证和补充。如民族性格的调查和研究会为普通心理学的个性理论提供事实依据。

对于同样的研究素材,如某人或某民族的“生活史”,人类学者可以从中发现结婚、职业选择等因素对社会的影响,心理学者则以此分析被试的性格以及与权威者的关系。世界人类学界非常重视心理学理论与方法在人类学中的应用。心理学也需要通过人类学的研究,不断完善自己的理论和实际应用。实际上民族心理学就是心理学与人类学相结合而形成的一门独立学科。

现状中国的民族心理学研究始于20世纪初。陈大齐在1919年写文章论述了民族心理学的意义。童润之在1928年发表了《论民族意识》,梁乙真于1942年刊文《从心理学的观点论民族气节》,吴江霖在1947年发表了《社会心理学上的文化观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尤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族学界在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方面,逐渐摆脱了前苏联有关民族心理学研究的影响,将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作为民族心理学的一个层次进行研究,同时构建中国民族心理学的研究方向、原则、内容,逐渐将中国民族心理学纳入心理学的范畴。具体来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民族共同心理素质”这一概念受到了普遍关注。建国以来,民族学界受前苏联民族学研究的影响,把主要目标投向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研究。斯大林在《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一文中指出:“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在这个定义中,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作为民族四个特征之一,受到了异乎平常的关注,许多学者著书立学,对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内涵、外延进行了概括。其中以熊锡元和吴团英对民族共同心理素质进行的概括最具代表性。熊锡元认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是一个民族的社会经济、历史传统、生活方式以及地理环境的特点在该民族精神面貌上的反映。其特征为通过本民族的语言、文学艺术、社会风尚、生活风俗、宗教信仰以及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对乡土的眷恋,表现出自己的爱好、爱好、能力、气质、性格、情操和民族自豪感。”吴团英认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就是民族的共同心理特点,它由民族情感、意志、性格、气质及民族自我意识等诸种要素构成。”在对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特点理解方面,学者们大多认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具有稳定性、持久性和渐变性;但在对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名称方面,分歧很大。民族性格、民族情感、民族精神、民族意识以及民族自我意识均成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代名词。甚至《中国大百科全书-民族卷》在对民族性格、民族意识、民族感情等词条的解释中,均写着参见民族共同心理素质。

第二,民族心理研究方兴未艾。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发展,一些学者逐渐注重到对民族心理的研究受到了斯大林关于民族定义四个特征之一的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限制,于是开始将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纳入心理学分支民族心理学的研究范畴。20世纪90年代以后,一些从不同角度对民族心理作了研究。戴桂斌认为民族心理由民族心理素质和民族心态两个部分组成。秦殿才认为民族心理分为民族的心理素质、价值体系、思维方式三个要素。荣-苏赫认为,民族心理划分为四个层次八个要素:民族群体价值观念及其指导下的民族群体规范,包括价值观念和规范意识以及同时产生的民族情感、民族意志三个因素;民族个性心理特征,即民族气质、民族能力、民族性格;民族思维方式;民族自我意识。戴庆渲认为民族心理结构应该由四个层次八个要素组成:第一层次,民族自识性及同时产生的民族情感、民族意志;第二层次,民族思维方式;第三层次,民族个性心理特征,包括民族性格、民族能力、民族气质三个要素;第四层次,在价值观念指导下包括价值观在内的民族群体规范意识,如民族朴素的社会信念、道德观念、民族审美情趣等。李尚凯认为: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民族心理,它是各民族在一系列共同历史条件影响下形成的共同性格、情感、爱好、习俗、成见、信念、心理状态等等精神素质的总和。民族心理的内部结构是多侧面、多层次的。可将民族心理分为民族心理素质、民族心理状态和民族自我意识三大组成部分。民族心理素质是该民族在人类种系发展过程中所达到的心理水平,是民族心理中较为稳定的部分,包括民族认知特点、民族思维方式、民族气质、民族性格、民族能力等等;民族心理状态是该民族对社会面貌、社会变化的反映程度,是民族心理中较为不稳定的部分,包括民族朴素的社会信念、价值观念、民族情绪和情感、民族爱好和爱好等等;民族自我意识是对本民族所处社会地位、所具身心特点的自我熟悉和评价以及对本民族利益的理解和维护,表现着熟悉自己和对待自己的统一,包括民族认同感、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民族气节、民族中心主义等等。民族心理是民族心理素质、民族心理状态和民族自我意识的统一整体,其中以民族心理素质为基础。韩忠太认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与民族心理是两个本质不同的概念。在内涵和外延方面:民族心理的内涵是一个民族的成员以先天的神经系统为基础,在后天的环境作用、教育影响、文化熏陶下,通过自己的主观努力,逐步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各种心理现象的总和;而民族共同心理素质除了具有民族心理内涵的一般属性外,还具有“共同”和“素质”两个根本属性。从外延看,民族心理可以包含一个民族成员发生的各种心理现象,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外延只能包含一个民族全体成员普遍具有的共同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在学科归属方面: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归属于民族理论学,民族心理则归属于心理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民族心理学的范畴。在研究课题方面: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是民族学研究工的理论问题之一,他们的研究具有宏观性;民族心理研究者则通常以心理现象为单位,具有微观性。在研究方法方面: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作为民族理论研究的一部分,没有专门的研究方法;民族心理的研究方法则是运专心理学方法,如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测验法、实验法、跨文化分析法等。在研究目的方面:民族理论工研究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是为了解释斯大林有关民族定义四特征之一的民族共同心理素质;而民族心理研究者一开始就把自己的研究目的与整个心理学的研究目的联系起来,即研究民族心理的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因此,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和民族心理是分属两个不同学科的概念。从以上对民族心理的理解来看,分歧很大,有些将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归纳为民族心理的一个层面,有的则认为两个概念在含义上大相径庭。另外,们对民族心理包含的内容持不同意见。

第三,个体民族心理研究逐渐兴起。如熊锡元对回族、傣族、汉族的共同心理素质进行研究,“其中在分析回族共同心理素质时,他认为由于回族的其他三个民族特征并不明显,故共同心理素质在其形成过程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并从强烈的民族意识、开拓与进取精神、心理状态和宗教信仰与风俗习惯的交织、保族与卫国——在逆境中求生存等四个方面来分析回族的优秀心理素质,同时也指出回族应该防止和克服民族狭隘性、排它性等有害的心理素质。”荣丽贞则以蒙古人特有的祭神为例,认为祭奠风俗属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故祭奠风俗与民族心理的关系也是民族文化与民族心理的关系。苏世同认为苗族主体心理深受以农耕为基础的苗族文化的影响,表现出许多优良的心理素质,也保留了一些不良的心理素质,这在文化风俗上有所反映。伊力合木-克力木则认为敢于冒险、敢于出家门、不怕吃苦、具有流通观念和坚韧不拔的性格、不轻商等是维吾尔人经商心理的特征,而造成这种特征的历史根源为城市生活方式、地理环境及宗教。还有其他一些学者也对一些民族的心理素质进行了研究。如周兴茂论述了苗族的共同心理素质,那顺呼吁重视对蒙古族心理的研究,闫丽娟、钟福国论述了裕固族心理素质,南文渊则综述了几个世纪以来对回族民族心理的研究概况,石国义论述了水族传统文化心理,崔英锦论证了朝鲜族文化心理特点,马丽华论述了云南通海蒙古族生存发展的心理素质,云公保太探讨了欧拉藏族尚武心理,银军和杨顺清论述侗族民族心理素质,施建业论述了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戴小明则对如何改善民族心理素质进行了对策性研究。以上文章均从民族发展和繁荣的角度探讨某一特定民族心理对民族本身发展的影响,旨在帮助少数民族建立健康的心理特点,消除与民族发展有害的心理特点。但由于受民族学界有关民族共同心理素质讨论的影响,许多对民族心理及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概念理解不同,因此在研究个体民族心理时总是冠以某某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其实,从研究的特定民族心理的内容来看,均属于民族心理特点的范畴。

第四,与民族心理相关的问题也成为一些学者的研究课题。如钟元俊对民族传统文化心理与民族教育的关系进行了论证;郭建荣、郭广瑛探讨了我国民族的心理和传统对科技文化发展的影响;张践认为改造经济心理是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重要环节;郭大烈论述了社会化的商品经济与民族心理的社会化的关系;秦殿才认为民族地区要改革开放,必须对民族心理结构方面的不良因素进行调整;荣-苏赫则认为民族关系和阶级关系的相互作用,经过民族和阶级交织在一起的微观环境中介,经过民族心理构成因素和阶级心理构成因素叠加渗透在一起的个人心理素质和自我观念的中介,必然形成阶级心理对民族心理的决定性制约和民族心理对阶级心理的反作用,必然表现在既属于民族又属于阶级的主体行为中;李景春讨论了民族心理素质与国民素质教育的关系;李尚武则比较了中西两大民族精神心理结构的异同点;卜鼎焕论述了民族心理素质与现代化的关系。另外,还有学者对“拓展中华民族精神的中介环节,提高民族的心理素质,适应现代化的需要”进行了探讨。以上文章虽然重点不同,但讨论的均是与民族心理有关的问题,其最终目标还是希望通过学术探讨,改善不良的民族心理素质对社会发展的不利影响。

心理学界也从改革开放以来开始注重到不同民族的心理发展变化规律,但从20世纪80-90年代发表的有关论文来看,以研究个体民族心理和个体民族成员的心理为主。如汉族和裕固族儿童心理发展比较研究、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克木人和基诺族德育心理调查、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拉祜族和哈尼族的青少年品德形成的调查研究、北方少数民族罪犯心理初探等等。李尚凯将其总结为六类:各民族儿童认知发展的比较研究,各民族个性和品德形成发展的比较研究,民族社会心理行为的比较研究,民族心理卫生和精神病研究,民族心理基本理论研究,跨国的不同民族心理的比较研究。由于李尚凯对20世纪以来的民族心理学研究已经进行了具体的概述,本文不再重复。

存在问题第一,在学科定位方面,民族心理学的定位不正确,即民族心理学应该属于哪个学科没有解决。多少年来,心理学研究者总认为民族心理学虽然是以民族为研究对象,但它在心理学方面的内容便决定了它属于心理学科范畴;民族学研究者则一直认为民族心理学虽然偏重心理学研究内容,但其研究对象又是以民族为基础,因此民族心理学应该属于民族学研究范畴。其实,这两种看法均存在缺陷。理由是,从心理学方面来说,心理学是一门独特的学科,但心理学的基础是个体心理学或普通心理学,在此基础上产生的许多心理学分支均属交叉性的学科,如政治心理学、伦理心理学、治理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均涉及到政治学、伦理学、治理学、社会学的内容。民族心理学虽然偏重对民族心理的研究,但它是以民族作为研究对象,因此民族心理学应该是一门集民族学和心理学为一身的交叉性的学科。再从民族学角度来说,民族学虽然是以民族作为研究对象,但它研究内容涉及民族历史、文化、政治、经济、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方面,它本身就是一门综合性、交叉性的学科。假如民族学研究民族心理,必须具备心理学和民族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因此,在民族学基础上产生的民族心理学无疑属于综合性和交叉性的学科,即民族心理学与民族学和心理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它同时又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它的任务就是研究民族心理发展的轨迹,总结民族心理发展规律。民族心理研究是民族心理学的根本使命。

第二,在概念方面,关于“民族心理”和“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熟悉分歧很大。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有关民族心理和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辩论来看,有关民族心理和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概念多达数十种。这些概念均有一定的说服力,但无论从外延和内涵来看,均缺乏普遍意义上的规定性和概括性。首先在“民族心理”概念研究方面,有的学者将民族心理概括为四个层次和八个要素。这样虽然能够全面表达对民族心理这一概念的理解,但内涵过于膨胀,外延势必缩小,而且作为概念,在文字表述方面缺乏精炼性。有的学者则将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包含在民族心理之中,但对民族心理的本质理解方面缺乏概括性和普遍性。笔者认为,民族心理属于民族心理学的研究范畴,因此必须采用普通心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和遵循普通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普通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它包括两个互相联系的方面,即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其中心理过程是一个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它包括熟悉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等三种过程。人们通过感觉、知觉、记忆、注重、想像和思维实现对客观事物的熟悉过程;并在熟悉客观事物的同时,会对客观事物表示自己的态度,如满足、喜欢、爱慕、厌恶、憎恨、妒忌、惧怕、愤怒、悲伤等,这就是情感过程。由于人们在进行心理活动时经常会碰到环境的影响,而人不肯屈服于环境,就要立志,拟定计划和步骤,坚持不懈地执行,这就是意志过程。个性心理特征又称个性差异,它表现在能力、气质和性格等方面。能力包括人的智能、知识和技能等;气质则是高级神经活动在人的行动上的表现,是人的相当稳定的个性特点之一,如直爽、活泼、沉静、浮躁等;性格是人对别人和事物的态度和方式上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如刚直不阿与弄虚作假等。也就是说,人们的心理现象就是能力、气质、性格之间的差异性和熟悉、情感、意志之间统一性的结合。民族心理学作为普通心理学的分支,是研究民族心理现象的科学,它也包括民族心理过程和民族个性心理特征两个互相联系的方面。民族心理过程则是指特定民族熟悉、情感和意志过程,民族个性心理特征则是指特定民族能力、气质和性格上的差异。由于民族是由不同年龄、性别、经历的人结合起来的共同体,因此民族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上存在着差异。民族心理就是特定的民族熟悉、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和能力、气质、性格等个性心理特征的结合体。其次在“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概念研究方面,有的将其与民族心理概念等同使用,有的则认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就是民族自我意识或民族意识,还有一些认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就是指民族情感、民族精神、民族性格等等。笔者认为,在民族共同心理素质这一概念中,素质特指民族心理素质,即与民族心理有关的素质,而素质这一词汇在心理学上则指人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先天的特点,由此可见,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则是指特定民族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先天的共同特点。所谓神经系统,是由中枢神经系统、外周神经系统和自动神经系统组成。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两部分,脑有头盖骨保护,避免外界的损害;脊髓是脑的延长,深藏在脊髓骨的管内。神经由中枢系统分支遍布全身,对行为具有整体统一的效能。感觉神经趋向脊髓,而运动神经则远离脊髓,两者构成外周神经系统。外周神经系统则包括周身、躯干、内脏等器官的神经系统。自动神经系统则专管营养生长过程,如胃的消化、血的循环、肺的呼吸之类,它的机能自动进行,不受意志的指使,故称自动神经系统,又称植物性神经系统。以上所说的神经系统,则是心理产生的条件,一般来说,神经系统越简单,则心理活动越简单;神经系统越复杂,心理活动则越复杂。另外,除了这些神经系统以外,感觉器官也是心理产生的条件,如身体外部的眼、耳、鼻、舌、皮肤,身体内部的动觉、静觉、触摸觉及机体觉。有了以上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心理现象也能够表现出来。因此可以说,民族心理素质实际上是指民族心理产生的生理条件,即民族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先天的特点;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则是指特定民族共同拥有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先天的特点。由此可见,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是民族心理产生的物质性条件,两者不能同等看待。

第三,在内容方面,民族学界重视民族心理的宏观研究,心理学界则重视民族心理的微观研究。多年来民族学研究者一直投身于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研究,许多学者开始将其纳入民族心理的研究范畴内,并且构建中国民族心理研究的理论框架,但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仍是许多研究者热衷探讨的问题,即使在研究个体民族心理时,也要贯以“某某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名称。关于此点,本文第一部分已有具体论述,这里不再重复。但由此可见,斯大林关于民族四特征之一的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在民族学界仍有巨大的影响。心理学研究者在民族心理研究方面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绝大多数成果仍属于个体民族心理或个体民族成员的心理领域,如民族儿童心理特征研究、民族心理卫生和精神病研究、跨国的不同民族心理的比较研究。有关民族心理基本理论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可以说,民族学界在民族心理研究方面,主要重视对民族心理理论的研究,而对一些个体民族心理的研究,也遵循民族心理理论的指导;心理学界在民族心理研究方面,主要重视对个体民族心理现象和个体民族成员心理现象的探讨。这种状况的存在,虽然表明我国民族心理研究在宏观和微观方面均取得一定成就,同时也说明民族学和心理学在民族心理研究内容方面存在着差异。假如双方不及时沟通,差异会逐渐扩大,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得不到有机地结合,民族心理学的发展将受到极大的限制。

第四,在研究方法方面,民族学界和心理学界各行其是,互不借鉴。我国民族学经过一个世纪以来的发展,是经过专门练习的民族学工亲自进入民族地区。一些研究个体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学者也并非全部遵循民族学的实地调查法,因此熊锡元先生倡导的使用实地调查法进行民族心理研究是非常必要的。最后撰写科研告。

发展前景民族心理学是一门新兴的、多学科的、交叉性的学科,尽管在定位、概念、内容及方法方面存在一些不足,但随着各民族物质文化生活的日益提高,各民族的心理研究将受到普遍关注,民族心理学研究前景光明。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民族学和心理学在民族心理研究方面进行交流与合作已势在必行。**属于民族心理研究范畴的内容很多,我们所接受的民族理论和民族问题无一不与民族心理有关。例如,在处理两个民族关系问题时,如果不了解这两个特定民族的心理现象和心理特点,从而对他们的行为做出预测,就无法制定出解决民族关系问题的对策。笔者在甘宁青地区研究民族关系问题时经常看到民族干部不了解少数民族群众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而采取了不合时宜的方法,致使民族成员之间的纠纷上升为民族关系问题。

在制定民族政策时,如果不考虑各个民族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个性心理特征,即使这些政策能够帮助各个民族发展经济和文化,他们也不会接受。在西北许多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尽管从长远角度来看,符合各民族人民的利益,但由于各民族人民长期以来形成的多子多福的心理特征,使他们无法在短时间内接受这一政策,因此执行难度较大。另外,诸如民族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宗教信仰等均与民族的心理活动有关。因此民族学界要深入地进行民族研究,必须与心理学界建立广泛和长期的联系。从心理学界来说,尽管心理学在理论和方法上日趋成熟,但民族心理学作为它的一个分支,还是一个新鲜事物。民族学界长期以来积累的各种实地调查材料和理论研究成果,均可以成为心理学工作者进行民族心理研究的素材,因此民族学和心理学携手研究民族心理问题势在必行。如果合作得当,中国民族心理学研究将结出累累硕果。

**第二,个体民族心理研究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是民族心理研究的主流。**我国正在实施的西部大开发在某种程度上是西部民族地区的大开发。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入进行,国家、地方政府、社会团体和开发商希望对西部各个民族有个全面的了解。西部各个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积淀下来的心理特征,必定在民族区域自治法和自治条例实施过程中以及在民族经济和文化发展过程中产生影响,这些影响,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其中,民族心理的积极影响将促进西部大开发各项战略决策的实行和促进西部民族地区的发展,如维吾尔族和回族善于经商的心理特点则有助于这两个民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消极影响则会阻碍西部大开发的顺利进行和民族地区发展,如一些民族闭关自守的心理特点则不利于该民族的发展和进步。许多从事民族心理研究的学者,已经注意到这一点,并深入西部民族地区,调查西部各个民族的心理特征,在此基础上,写出了个体民族心理的研究论文,并积极倡导各个民族发扬优秀的民族心理特征,抛弃与民族经济文化发展不相适应的心理特征,使西部各个民族早目走上兴旺发达之路。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进一步实施,个体民族心理研究会进一步深入发展。因为西部大开发的各项政策和法规的实施需要西部各个民族的配合,各个民族要配合国家的战略决策,首先要在心理方面充分地认识和理解西部大开发对西部各个民族带来的好处,然后才能在行为上支持和拥护国家的决策。

第三,民族心理学的理论体系将不断完善。任何理论都不是空中楼阁,而是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之上,民族心理学的理论体系也是一样,它必须来源于实践,又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在这方面,我国的民族学界和心理学界的资深前辈们已经为我们做出了榜样。如前所述,他们在大量的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探索中国民族心理发展规律,对一些民族心理理论问题进行了探讨。今后,随着西部大开发以来兴起的对西部各个民族心理方面的研究,民族学和心理学工作者将会在大量的个体民族心理研究和个体民族成员心理研究方面积累可观的素材和成果,可以总结出西部个体民族心理发展规律,在此基础上,概括出西部民族心理发展规律。中国的西部又是中国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由此可以升华到对整个中华民族心理发展规律的探讨。在这样的良性循环研究过程中,中国民族心理学的理论体系将不断得到完善和充实。

第四,民族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将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任何一门社会科学,在研究方法上绝不可能仅仅使用一种方法,尤其在现代信息社会时代。民族心理学作为一门多学科、交叉性的学科,它的研究方法不可能仅仅局限于实地调查法方面,因为每个民族心理的发展均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并且在特定的时代受时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影响。因此,今后的民族心理学研究方法将是历时性和共时性研究方法的结合。在历时性研究方面,“首先逐个分离出重要的心理现象,然后按照普通心理学分析个体意识的通常模式去追溯这些心理现象的发展过程,从而从历史的角度反映一个民族对其他民族、整个世界的态度、见解及感情等”;在共时性研究方面,对民族心理学所关注的各主要发展阶段进行研究,而这些阶段各自所涉及的现象构成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体。另外,我们还可以采用比较法,不仅比较我国56个民族的心理特征,而且也比较我国民族与全世界其他民族的心理特征,吸取其他民族的优点,发挥自己的优势,从而使中华民族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不同民族乃至全世界民族心理发生、发展和演变的规律。

原则民族心理研究的方法,必须遵循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这个总的原则指导下,民族心理研究应考虑以下几个基本原则1:

(一)客观性原则。客观性原则意味着研究工作必须按照民族心理现象及其活动的本来面目,作实事求是的分析和推论。要揭示民族心理的规律而不是描述表面现象;要作出科学的解释而不是主观的臆断。

(二)系统性原则。任何事物、任何问题都不是孤立的。民族心理现象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它与周围的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民族内的群体与个体心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在研究中不能把民族心理孤立地进行研究,这样是不可能对民族心理的诸多心理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的。此外,还应该考虑的是,只有把民族心理置于民族的“社会存在”的基础上加以研究,才能找出民族心理产生的根本原因。

(三)发展性原则。民族心理现象不是静止的和固定不变的,而是一直处在发展变化的活动之中的。对于千变万化的民族心理现象必须用发展的观点去研究,才可能获得正确的结论。

(四)实践性原则。科学的心理观认为,人的心理是在实践中发生、发展的。离开实践,不可能有人的心理。此外,实践能检验研究成果是否正确,结论是否有普遍意义。此外,在实践性原则的指导下,民族心理的研究不能仅仅停留在解释民族心理现象的上面,而应该把研究成果和归结的理论用于民族发展的实践中去。只有这样,民族心理学才能日益茁壮成长并具有强的生命力。

研究方法在研究方法方面,民族学界和心理学界各行其是,互不借鉴。我国民族学经过一个世纪以来的发展,已经建立了自己的方法论体系和具体的研究方法,这就是实地调查法,它是民族学研究最基本和最主要的方法。所谓实地调查,是经过专门训练的民族学工作者亲自进入民族地区,通过直接观察、具体访问、居住体验等方式获取第一手研究资料的过程。它包括许多具体的调查方法,如观察与参与观察、个别访问、调查会、问卷法、谱系调查法、自传调查法、定点跟踪调查法、文物文献搜集法等等。除此之外,跨文化比较研究法、历史文献研究法、跨学科综合研究法、数理统计方法也成为民族学研究的方法。

研究问题但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民族学进行的心理研究问题来看,由于民族共同心理素质这一概念一直束缚着研究者们的头脑,因此有关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研究一直停留在理论探讨阶段。一些研究个体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学者也并非全部遵循民族学的实地调查法(亲自到民族地区体验和考察),即使有一些研究个体民族心理的研究者为本民族成员,但要研究本民族心理发展中的共同规律,不深入到本民族中间去,也很难得出客观和公正的结论,因为民族个体的心理现象千差万别。一般的学者在研究个体民族心理时,总是依靠文字资料,因此熊锡元先生倡导的使用实地调查法进行民族心理研究。是非常必要的。心理学的民族心理研究方法和其他心理学研究方法相同,即从选题开始,经过文献综述,形成假设;选择研究类型,对变量进行分类;选择被试,制订研究方案;收集和整理资料,得出结论;最后撰写科研报告。

研究过程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一般采用非实验法,而非实验法又有五种具体方法,它们分别是调查法、测验法、实地考查法、历史研究法、地域比较法。心理学者使用这些比较规范的研究方法,在个体民族成员心理和个体民族心理的研究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且对一些不良的民族心理进行了对策研究。但由于心理学在民族心理理论方面内容很分散,很难从这些分散的研究成果中总结某一民族或整个中华民族的心理发展规律。另外,民族学和心理学在具体研究方法上有许多雷同之处,但由于双方很少交流和合作,致使许多重复的研究项目出现,改变这种状况已迫在眉睫。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汤寿旎 - 副教授 - 武汉理工大学

科技工作者之家

科技工作者之家APP是专注科技人才,知识分享与人才交流的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