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沙虎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0-11-17

西域沙虎,有鳞目壁虎科。背呈黄色或灰绿,侧面呈棕色。

形态特征成蜥头体长70~82毫米,尾长48~58毫米,是壁虎科分布在古北界最大的种类。头、眼均大,颊部突出,耳孔明显。全身鳞片因部位不同而异,头背为粒鳞,体背和四肢被蜂巢形鳞,尾上有覆瓦状大鳞。周身黄白色,背上和尾部饰有鲜艳的棕黑色横纹;雄蜥尾基显著膨大,泄殖腔孔后有1对小圆孔。1

生境繁殖生活于海拔高不超过1500米的戈壁石沙地、固定沙丘、半流沙地带和开垦地周围的戈壁滩,栖息地极其干旱,植被覆盖度约5%,仅生长着稀疏的白茨、沙拐棘、麻黄等。挖洞而居,天黑后外出。活动能力不强,爬行时蜥尾下垂,四肢匍匐地面,沿着沙丘或灌丛边缘缓行。扑食鞘翅目昆虫,也吃少量植物碎片。白天视力差,对近旁的甲虫和蚂蚁毫不介意;听觉灵敏,能对声源作出迅速反应。5月交尾,卵生,6~7月间产卵,每次产2枚,卵径(10.5~11)毫米×(16~18)毫米。1

分布范围分布于内蒙古、甘肃、新疆。1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魏大勇 - 副教授 - 西南大学

科技工作者之家

科技工作者之家APP是专注科技人才,知识分享与人才交流的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