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化种群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0-11-17

野化种群是指为了使物种重返原生地,通过再驯化及适应性训练,恢复其在自然条件下的繁殖生存能力,逐步扩大种群,最后达到在自然界中自然繁殖生存的目的的种群。1

主要目的野化目的就是丰富物种多样性,拯救与恢复濒危物种的示范,同时也教育人们更好地保护野生动物。使物种重返原生地,通过再驯化及适应性训练,恢复其在自然条件下的繁殖生存能力,逐步扩大种群,最后达到在自然界中自然繁殖生存的目的。1

产生背景1876年由俄国人普热瓦尔斯基在中国新疆奇台——巴里坤的戈壁上猎捕到野马标本,并由俄国学者鲍利亚科夫定名为普氏野马。1890年德国探险家格里格尔从我国准噶尔盆地捕捉到52匹野马幼驹,经过长途跋涉,运往德国汉堡后仅存活28匹,其中13匹成功地繁殖了后代。当今存活在世界各地的野马均为其10~11代后裔。

1978年在荷兰阿纳木动物园召开的第一次国际野马会议上,与会的各国专家提出让野马重返原生地,通过再驯化及适应性训练,恢复其在自然条件下的繁殖生存能力,逐步扩大种群,最后达到在自然界中自然繁殖生存的目的,因当时散布于苏联、美国、西德、东德、荷兰、波兰、英国、瑞士等国的动物园、私人手中和禁猎区的野马仅400匹左右。由于长期处于与自然隔绝的人为栏圈饲养环境,使野马野生状态下具有的许多优良生物学特性(基因)不断退化或消失,同时繁殖能力退化,遗传性疾病增多,从而导致野马面临着在地球上灭绝的危险。由于中国新疆准噶尔盆地是野马的原生地,而且自然环境得天独厚,地域广阔,且具备放养野马的基本条件,因此,世界野生动物保护组织及各国专家学者提出在中国新疆放养野马的建议。此后经多次国际会议的建议,中国承担了拯救这一濒危物种的使命,原国家林业部先后与美国圣地亚哥动物园、德国海拉不伦动物园签署了有关动物交换协议。

1984年林业部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组织国内多学科的专家、教授对野马回归故乡后,面临的成活、繁殖、系普管理、饲养繁殖等问题进行了多次论证,并组织专家行程几千公里选定了昌吉州吉木萨尔县,距新疆卡拉麦里山自然保护区南界60公里处的现今野马中心场址。中心现有土地9000亩,国家已投入基本建设资金300余万元,修建围栏3000余亩,目前已成为亚洲最大的野马饲养繁殖基地。1

野化技术野马回归故乡及野化就是通过第一阶段的栏养繁殖,增加基本繁殖种群,再通过第二阶段的半散放、散放,最后让野马顺其自然回到大自然中去。此项工作在新疆野马中心经十几年努力已解决了栏养条件下的繁育问题,且已形成一个十分稳定的繁殖种群,每年都能繁殖成活5—10匹野马。该中心目前存栏野马117匹(2001),为繁殖和野化奠定了基础。就此可以认为在野马原生地展开野马野化工作的时机已经成熟。

一、技术路线

组建散放种群,进行半散放。通过适应性训练,逐步提高兽群在自然环境中的生存能力,经半散放条件下形成稳定群体后,放归(散放)野马。

二、方法、步骤

1.组建散放种群在现有的基本兽群中按合理的血缘(系谱)和一定的雌雄比、年龄结构选定散放群体,经半散放求得建成自然组合中种群。该种群规模在散放初期以至少建立2个自然群为宜。每~自然群的数量不易过多,控制在7~9匹为好。

2.散放地通过对野马原生地实地考察,选定出同时具备满足野马食物、水源和隐蔽三大基本条件的散放地。以大致在新疆准噶尔盆地南缘东部和准噶尔盆地北部乌古河以南区域选择较好,因准噶尔盆地中部虽然人烟稀少,但荒漠化程度较高,且水源渐少。

3.适应性训练,在散放地选择具备上述三大基本条件的区域设置围栏(每一散放群围栏一般不小于400公顷),不设棚舍,只进行定时补草,减少庇护,谢绝参观。在半散放期,要促使散放群能在自然状况下采食、活动,逐步减少补饲和监控(对马群内部发生的争斗、排异等现象要任其由之)。半散放期时间不易过长,最好从当年的秋季(9月)到第二年的12月份或当年12月份(半散放的长短可视野马的适应情况而定)。此时放野不会造成野马因缺水而死亡,对因找不到食物返回的野马仍然可供给草料。切忌春季放野,春季易造成马匹跑青而体衰而亡。

三、辅助措施

在野马野化实验过程中,应同时进行必要的科学研究,主要为适应性能力的训练研究和观察,化学通讯机制研究,食性及营养分析,无线电跟踪,疾病防治,生长、发育和生理、生化指标测定,细胞遗传学研究,生态环境(生物和非生物因子)研究等。

为确保野马野化工作的有序实施,应组成“野马野化领导小组”和“野马野化专家组”。野马野化工作应在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由专家协助主管部门组织实施。国家和自治区应根据实际需要安排专项资金和配套设施、基本建设资金。野马野化实验工作具有较强的科学性,故应同时进行国家级科研立项。1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胡芳碧 - 副教授 - 西南大学

科技工作者之家

科技工作者之家APP是专注科技人才,知识分享与人才交流的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