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雨滴看海绵城市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0-11-17

云朵中雨滴档案室里面的工作人员正在忙碌着,刚刚回到天上的雨滴及时提交了这次下雨的路程记录,档案室主管饶有兴趣的翻看着这批最新的材料。

其实以前他是没有翻看路程记录的习惯的,因为没意思。落到城市里的雨滴交上来的材料大多千篇一律,无论是落到人行道上、屋顶上、还是马路上雨滴都是顺着路面或者各种排水管滚进下水道,最后进入河流回到天上,至少80%是这样吧。偶尔有落到草地上的,还能通过花花草草再回来,这都算是“有意思”的旅程了,那时候的路程记录没啥好看的。

大概6年前他开始第一次翻看路程记录,那是个7月份,在一个叫北京的地方下了一场雨,持续时间长,而且雨下得特别急。那次附近天上雨滴基本都下去,人间形容那场雨是“特大暴雨”,还死了不少人。后来他特意翻看了那次下雨的路程记录,大部分雨滴的记录都是:下去之后周围都是别的雨滴,数量太多,挤不进下水道,也没有别的地方可以去,我们就在路面上呆着,到处都积了好深的水。

从那次之后,他就养成了时不时的翻翻路程记录的习惯,一开始没什么太多特别的,不过最近几年变化就越来越大了。比如现在手头翻到的这篇,这颗雨滴落到人行横道之后发现,地砖根本托不住,他居然直接渗进了地砖里面,透过地砖进入泥土。现在这样经历的雨滴已经越来越多了,这种能渗水的路面面积在逐年变大,不光是人行横道,还有很多小广场的也都铺上了渗水砖。还有这一篇,这颗雨滴落到了屋顶上,但是并不是平时的水泥屋顶,在屋顶居然有一个小花园,雨滴是通过一颗小草的吸收之后才蒸发回到天上的。现在从云朵往下看过去,这种屋顶花园也是越来越普及,感觉城市多了更多绿色。这篇就更有意思了,这颗雨滴掉到柏油马路上之后就顺着坡度滚到了路边,不过路边并不是常见的排水井,而是一条绿化带,进去之后下面居然别有洞天。这条绿化带分好多层,最上面是覆土层,中间有几层不同材质的滤水层,最下面还有pvc管道。经过中间几层过滤之后,雨滴变得很干净,进入管道后他和很多其他的雨滴一起被收集起来,最后进入了洒水车,冲洗了路面。还有一些雨滴,经过了一样的过滤收集之后被用来浇路边的草坪了。这种经历简直太有意思了。这里还有一篇,这颗雨滴在一个马路旁的湿塘里待了三天,这个湿塘平时就是一片绿地坡道,下雨了就在坡道最低的地方形成湿塘,周围的雨滴都会聚集在这里。

以前下雨,雨滴都是依靠排水管道,现在这种情况开始慢慢改变,越来越多的雨滴在城市里找到了类似自然界的渗透、调蓄、净化、利用、排放的过程。主管发现最近常常看到雨滴们在路程记录中提到海绵城市这个词,看到这些变化,感觉城市真的开始像海绵一样,下雨的时候“吸”水,无雨再慢慢排出。估计像六年前那样的事情以后就不会再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