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壁上动脉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0-11-17

腹壁上动脉系胸廓内动脉的分支之一。此动脉向下进入腹直肌鞘内,在腹直肌后方分支至该肌,并在脐部与腹壁下动脉(发自骼外动脉)吻合。腹壁下动脉主要营养腹直肌。此肌损伤或手术时应注意处理此动脉。

解剖结构:1、胸廓内动脉:

胸廓内动脉是胸前壁内面的一对动脉干。起于锁骨下动脉的下壁,向下入胸腔,距胸骨外缘约1cmm处贴胸壁内面垂直下降;穿膈肌胸肋角续为腹壁上动脉,在腹直肌后鞘与腹直肌间下降,至脐附近与腹壁下动脉相吻合。此外,还发出肌膈动脉、心包膈动脉等。胸廓内动脉布于肋间肌前部、膈肌、腹直肌、乳房、心包及部分胸、腹膜。

胸廓内动脉又称乳房内动脉。与椎动脉的起始相对,由锁骨下动脉第一段的下壁发出,沿前斜角肌内缘向下内行,经锁骨内侧半后方与胸膜顶的前方进入胸腔,继在胸前壁的内面、距胸骨侧缘之外约1.25厘米下行,穿膈进入腹前壁的腹直肌鞘内,移行为腹壁上动脉,并与腹壁下动脉相吻合。胸廓内动脉沿途发出肋间支、穿支、心包膈动脉和肌膈动脉等分支,主要分布于胸前壁、乳房心包、隔、胸膜和腹前壁以及腹膜等结构。[2]

2、腹直肌:

腹直肌位于腹前壁正中线两侧,被包埋于腹直肌鞘内,为上宽下窄的带状多腹肌,左右腹直肌内侧以腹白线相隔,自上而下被3~4个横行的腱划(致密结缔组织索)分隔,腱划与腹直肌鞘前壁紧密愈合,起防止该肌收缩时移位的作用。此肌上端起自第5~7肋软骨前面和胸骨剑突,止于耻骨上缘(耻骨结节与耻骨联合之间)。

下固定时,两侧肌肉收缩使脊柱前屈,一侧收缩,使脊柱侧屈。上固定时,两侧收缩使骨盆后倾。此外,该肌还有维持腹压,协助呼吸、排便、分娩等作用。

仰卧举腿、仰卧起坐、直角支撑等练习可发展该肌力量。

腹直肌受肋间神经(T6~T10)支配。

与腹壁上动脉相关的疾病:腹壁肿瘤:

腹壁肿瘤系腹前壁软组织肿瘤,可分良性及恶性两种。腹壁良性肿瘤约占腹壁各类肿瘤的60%,占腹壁原发性肿瘤的80%。以发病率高低为序依次为脂肪瘤、真皮内痣、血管瘤、上皮样乳头状瘤、纤维瘤、神经纤维瘤、角化过度、淋巴管瘤、皮样囊肿、痣及硬纤维瘤等。处理原则同身体其他部位同类肿瘤。腹壁单发性神经纤维瘤可予常规切除。多发性神经纤维瘤病因肿瘤数目较多,大小不一且分布极广,一般仅切除有疼痛或有其他症状的肿瘤。某些部位的痣(如腰部),因经常受慢性刺激应予切除,以防恶变。硬纤维瘤为无包膜浸润性纤维瘤,发生于腹壁筋膜层或筋膜肌层,很少转移,女性较多见,尤多见于妊娠或近期分娩后妇女。最好发部位为腹直肌腱膜,查体时如嘱病人使腹直肌收缩,肿瘤可更为明显,以此点可与腹腔内或腹膜后肿瘤相鉴别。腹壁硬纤维瘤临床表现→般似良性,并无转移,但常浸润腹壁,并可多发;因此手术切除必须广泛和彻底,以免复发,需要时腹壁缺损可予整形修复。放疗仅用于不能手术的病人。

腹壁恶性肿瘤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①原发性腹壁恶性肿瘤:包括肉瘤和癌。肉瘤多见于前腹壁,始于腹壁深层,体积不大时不易被发现。可经血液播散而不向淋巴结转移。常见的有神经原性肉瘤、梭性细胞肉瘤、滑膜肉瘤、横纹肌肉瘤等。肉瘤一般对放疗不敏感,需要手术广泛切除。腹壁原发癌有上皮样癌,基底细胞癌及腺癌,应手术切除;②继发性腹壁恶性肿瘤:可来自卵巢、胃、子宫、支气管、肾、乳房及乙状结肠的原发癌。好发部位为脐,常为散在的多发性皮肤结节,且可转移至腋、腹股沟或股淋巴结。在手术时也可将癌细胞误植于切口内而长成继发癌。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杨滨 - 副主任医师 - 山西省心血管病医院 心内

科技工作者之家

科技工作者之家APP是专注科技人才,知识分享与人才交流的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