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0-11-17

胰腺的内分泌部分,是分散在胰腺中的不规则的细胞群。胰岛至少有三种细胞:A(或a2)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B(或β)细胞分泌胰岛素;近来又发现一种细胞,称为D(或δ或α1)细胞,它在正常情况下分泌生长激素释放抑制激素。D细胞增生或发生肿瘤时,分泌大量胃泌素,称为胃泌素瘤。可引起胃酸分泌过多的消化性溃疡。胰岛这些细胞紧靠在毛细血管上,所分泌的激素,通过毛细血管壁渗入血液内,有调节糖代谢的作用。

一、胰岛的生理解剖:1、胰岛是分布于胰外分泌部腺泡间的内分泌细胞团,遍布于胰的各部,分布不均,以胰尾最多。胰岛大小不等,小的只有几个细胞,大的有数百个细胞。此外也有零散的内分泌细胞位于腺泡和导管附近。人约有胰岛50万个,占胰腺体积的1~2%。胰岛与胰外分泌部同源,由前肠尾端内胚层伸出的背胰芽和腹胰芽发生。两个胰芽中的大部分上皮细胞形成外分泌部;一部分细胞分散在外分泌部内,生成胰岛。近年有人提出,胰岛起源于胚胎早期移入胰原基的神经嵴细胞,但尚有争议。

2、胰岛由薄层网状纤维组成的被膜包被,但被膜并不完全。胰岛的细胞配布成索,细胞索间毛细血管丰富。细胞比腺泡细胞小,呈多边形和圆形,大小不等,胞质染色浅。核圆,位于细胞中央,染色质颗粒较密。用特殊染色法,在人和一些动物可区分出B细胞、A细胞和D细胞。电镜和免疫组织化学的研究还发现PP细胞和D1细胞。除C细胞外,已知其余几种细胞分泌肽激素,一系列学者将它们列入APUD细胞系统,将它们列入胃肠胰内分泌系统。它们的细胞器不发达,主要特点是有分泌颗粒。各种细胞分泌颗粒的形态和构造有其特点。

3、胰岛内有丰富的有孔毛细血管。近年有人发现,进入胰腺的动脉先到胰岛分成毛细血管,再汇成静脉到外分泌部的腺泡间分成毛细血管,组成胰岛-腺泡门脉系统。经胰岛到腺泡的血流含高浓度的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对胰腺的外分泌活动起调节作用。胰岛有胆碱能和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前者可能促使B细胞分泌,后者促进A细胞分泌。

4、胰岛细胞的分泌受血糖水平、胃肠道激素和神经的调节。血糖水平高时刺激B细胞分泌胰岛素,血糖水平低时刺激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肠促胰酶素,胰高血糖素和抑胃多肽促进B细胞分泌。生长激素释放抑制激素抑制B和A细胞分泌。平时,迷走神经促使B和A细胞分泌少量激素,使血糖保持正常的水平;交感神经兴奋时,对B细胞起抑制作用,对A细胞有促进作用,提高血糖含量。

二、胰岛素的主要作用胰岛素主要作用在肝脏、肌肉及脂肪组织,控制着蛋白质、糖、脂肪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和贮存。

(1)对糖代谢的影响。能加速葡萄糖的利用和抑制葡萄糖的生成,即使血糖的去路增加而来源减少,于是血糖降低。

①加速葡萄糖的利用。胰岛素能提高细胞膜对葡萄糖的通透性,促进葡萄糖由细胞外转运到细胞内,为组织利用糖提供有利条件,又能促进葡萄糖激酶(肝内)和己糖激酶(肝外)的活性,促进葡萄糖转变为6磷酸葡萄糖,从而加速葡萄糖的酵解和氧化;并在糖元合成酶作用下促进肝糖元和肌糖元的合成和贮存。

②抑制葡萄糖的生成,能抑制肝糖元分解为葡萄糖,以及抑制甘油、乳酸和氨基酸转变为糖元,减少糖元的异生。

(2)对脂肪代谢的影响。促进脂肪的合成和贮存,抑制脂肪的分解。糖尿病时糖代谢障碍,脂肪大量动员,产生大量游离脂肪酸在肝脏氧化至乙酰辅酶A,然后变为酮体,若酮体产生过多则出现酮血症。胰岛素能抑制脂肪分解,并促进糖的利用,从而抑制酮体产生,纠正酮血症。

(3)对蛋白质代谢的影响。促进蛋白质的合成,阻止蛋白质的分解。

(4)胰岛素可促进钾离子和镁离子穿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可促进脱氧核糖核酸(DNA)、核糖核酸(RNA)及三磷酸腺苷(ATP)的合成。

另外,葡萄糖在红细胞及脑细胞膜的进出,葡萄糖在肾小管的重吸收以及小肠粘膜上皮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都不受胰岛素的影响。胰岛素作用的靶细胞主要有肝细胞、脂肪细胞、肌肉细胞、血细胞、肺脏和肾脏的细胞、睾丸细胞等。

三、胰岛素的相关适应症1、胰岛素类似物1型糖尿病患者,由于自身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在发病时就需要胰岛素治疗,而且需终生胰岛素替代治疗以维持生命和生活。约占糖尿病总人数5%。2型糖尿病患者在生活方式和口服降糖药联合治疗的基础上,如果血糖仍然未达到控制目标,即可开始口服药物和胰岛素的联合治疗。一般经过较大剂量多种口服药物联合治疗后HbA1c仍大于7.0%时,就可以考虑启动胰岛素治疗。新发病并与1型糖尿病鉴别困难的消瘦糖尿病患者。在糖尿病病程中(包括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无明显诱因的体重下降时,应该尽早使用胰岛素治疗。对于血糖较高的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由于口服药物很难使血糖得到满意的控制,而高血糖毒性的迅速缓解可以部分减轻胰岛素抵抗和逆转β细胞功能,故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伴有明显高血糖时可以使用胰岛素强化治疗。还有一些特殊情况下也须应用胰岛素治疗:围手术期;出现严重的急性并发症或应激状态时需临时使用胰岛素度过危险期,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高血糖状态、乳酸酸中毒、感染等;出现严重慢性并发症,如糖尿病足、重症糖尿病肾病等;合并一些严重的疾病,如冠心病、脑血管病、血液病、肝病等;妊娠糖尿病及糖尿病合并妊娠的妇女,妊娠期、分娩前后、哺乳期,如血糖不能单用饮食控制达到要求目标值时,需用胰岛素治疗,禁用口服降糖药。继发性糖尿病和特异性糖尿病人。

2、注射过量的不良反应

如果在治疗中注射胰岛素过量,会导致低血糖,中毒较轻时,主要影响植物神经系统,表现为饥饿、眩晕、苍白、软弱和出汗,也可有震颤、心前区不适,颜面和四肢麻木、头痛。当血糖进一步降低时,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出现发音障碍、复视、肌肉震颤、共济失调,随后神志昏迷和不同程度的惊厥,这种状态即所谓胰岛素休克,如不及时抢救,即可致死。

四、胰岛素注射部位腹部:是应优先选择的部位,因为腹部的皮下脂肪较厚,可减少注射至肌肉层的危险,捏起腹部皮肤最容易,同时又是吸收胰岛素最快的部位。应在肚脐两侧旁开3~4指的距离外注射,越往身体两侧皮下层越薄,越容易扎至肌肉层。这个部位最适合注射短效胰岛素或与中效混合搭配的胰岛素。

另外,大腿外侧、上臂外侧四分之一部分和臀部也是适合注射胰岛素的部位。

大腿外侧:只能由前面或外侧面进行大腿注射,内侧有较多的血管和神经分布,不宜注射。注射大腿时一定要捏起皮肤或使用超细超短型(5毫米)笔用针头。

上臂外侧四分之一部分:此处是最不适合自我注射的部位,因为上臂皮下组织较薄,易注射至肌肉层:自我注射时无法自己捏起皮肤。必须注射上臂时,建议使用超细超短型笔用针头(5毫米)或由医护人员及家人协助注射。

臀部:臀部适合注射中、长效胰岛素(例如睡前注射的中效胰岛素),因为臀部的皮下层较厚,对胰岛素的吸收速度慢,这样更能很好地控制空腹血糖,同时又无需捏起皮肤也无肌肉注射风险。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李元宾 - 主任医师 - 太原市中心医院 内分泌

科技工作者之家

科技工作者之家APP是专注科技人才,知识分享与人才交流的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