颏棘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0-11-17

下颌体内面近中线处有两对小的骨性突起。上方者称上颏棘,为颏舌肌的起点。下方者称下颏棘,为颏舌骨肌的起点。自颏棘下方斜向后上与外斜线相应的骨嵴称内斜线。

颏棘位于下颌骨内侧面近中线处,一般分为上、下2个,分别为颏舌肌和颏舌骨肌的起点。

解剖结构:1、下颌骨:

下颌骨(mandible)位于面下1/3,由水平的“U”形下颌体部及两个垂直的升支部组成,形成面下1/3的骨支架,是颅面骨中能动的大骨。髁突与颞骨关节窝组成颞下颌关节。

(一)下颌体:

呈“U”形,有内、外两面和上、下两缘。

外面:

在下颌骨的正中上份有一直行骨嵴称下颌联合(正中联合)。初生婴儿下颌骨由左、右两半组成,中间为纤维软骨连接。纤维软骨有继续生成骨组织的功能,出生后第二年形成骨性联合。正中联合近下颌下缘处向前突出,称颏隆凸。其两侧,大约在尖牙下方近下颌下缘处,左右各有一隆起称颏结节。颏隆凸与颏结节共同组成颏部,为人类特有的标志。自颏结节斜向后上与下颌支前缘相连有一骨嵴称外斜线,有下唇方肌及三角肌附着,外斜线之下有颈阔肌附着。颏隆凸的上方有一浅凹陷称切牙窝。其后方覆盖尖牙根的隆起称尖牙隆凸。成年人在外斜线之上,下颌第1、第2前磨牙之间,或第2前磨牙的下方,下颌骨上、下缘之间有颏孔,颏神经血管自此孔通过。在下颌骨生长期间,随着颏部的发育,颏孔开口方向有所改变,成年人颏孔朝向后上方,颏神经阻滞麻醉时应注意此方向,亦应避免将麻醉剂注入颏动静脉内,颏成形术截骨和下颌体骨折内固定需适当分离该神经,以避免手术操作对颏神经的牵拉损伤。极少情况可有两个或多个颏孔。颏孔的位置随年龄的增长而改变,儿童在第1恒磨牙萌出前,颏孔位于下颌第1乳磨牙的下方,距下颌骨下缘较近。老年人或因病牙缺失后,牙槽突萎缩吸收,颏孔逐渐上移甚至接近下颌骨上缘。少数牙槽突严重吸收的患者,颏孔及部分下颌管消失,下牙槽神经及颏神经暴露在黏骨膜下而易受损伤,咀嚼时义齿的压力可产生疼痛。

内面:

内斜线越靠后上其突度越大,止于下颌支前缘稍内处。下颌舌骨肌起自此线,故又称颌舌骨线。此线后端有翼下颌韧带附着。内斜线前上方,颏棘两侧有舌下腺窝,与舌下腺相邻。内斜线下方,中线两侧近下颌骨下缘处,有不明显的陷窝,称二腹肌窝,为二腹肌前腹的起点。其后有下颌下腺窝与下颌下腺相邻。

2、颏下点:为颏部最低点,常作为测量面部距离的标志。

3、颏唇沟:为下唇与颏部之间的横行凹陷。

4、颏孔:位于下颌体外侧面,成人多位于第二前磨牙或第一、二前磨牙之间的下方,下颌体上、下缘中点稍上方,距正中线2~3cm。颏孔为颏神经阻滞麻醉的进针部位。

5、面颅骨:面颅骨包括成对的上颌骨、腭骨、颧骨、下鼻甲骨、泪骨、鼻骨及单个的犁骨、下颌骨和舌骨。

6、颌面部:颌面部的骨性支架由14块骨组成,包括上颌骨、下颌骨、颧骨、鼻骨、泪骨、腭骨、犁骨及下鼻甲。以上各骨互相连接,构成颌面部的基本轮廓,成为软组织的支架。本节重点阐述与口腔护理关系密切的解剖结构。

颏棘与相关的疾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是指睡眠时由于上气道阻塞或塌陷所引起的呼吸暂停和通气不足,伴有打鼾、睡眠结构紊乱、低血氧和白天嗜睡等病征。研究表明,多数中、重度OSAHS患者不仅腭咽平面存在狭窄,舌咽平面也存在阻塞。对于这类患者单行腭垂腭咽成形术疗效甚微,必须联合舌根部手术或颏前移舌骨悬吊术以解除舌咽部的阻塞。颏前移术的关键步骤之一是如何正确截取包含颏舌肌、颏舌骨肌附着——上、下颏棘的骨块,避免发生下颌骨骨折、下前牙损伤和颏舌肌、颏舌骨肌损伤等并发症。对颏棘的形态进行解剖学与普通X线片的对比研究,但普通X线片分辨率较低,影响术前预测的准确性。螺旋CT由于分辨率高和可以进行三维重建,已开始应用于OSAHS患者的气道评估,但尚未见应用于颏前移术中颏棘形态的测量及术前骨块的设计。笔者于2003年5月—2004年1月就颏棘的解剖形态与螺旋CT影像学形态进行对比研究。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赵辰生 - 副主任医师 - 山西省心血管病医院 神内

科技工作者之家

科技工作者之家APP是专注科技人才,知识分享与人才交流的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