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动态血池显像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0-11-17

肝血池显像是肝血管瘤首选检查专案。灵敏度92%,特异性100%,准确率96%。

正常值(1)肝血流灌注相动脉期:注射药物后,放射性通过心脏、肺部显影后2-4秒腹主动脉开始显影,继续2-4秒双肾及脾显影,而肝区不出现明显放射性;

(2)肝血流灌注相静脉期:双肾显影后约12-18秒,肝区放射性持续增加,并高于肾脏;

(3)肝血池相平衡期:30分钟或更长时间后,显像剂在血液中充分混合,达到平衡状态时可观察到心、脾、肝等血池影像。正常情况下肝区放射性分布均匀,强度一般低于心血池影和脾影。

临床意义异常结果:

(一)肝血流灌注相动脉期:1.全肝普遍增高:肝硬化、门脉高压;2.肝内胶体显像缺损区局部肝动脉血供增强:肝实质肿瘤,肝血管瘤内机化也有此表现。

(二)平衡期:1.过度填充:肝血管瘤;2.不填充:肝囊肿、肝脓肿、肝硬化结节等;3.填充:肝癌、转移性肝癌、良性实质性肿瘤或血管瘤等。

注意事项检查前准备:怀孕妇女及老人,小孩在进行本检查时应该先征询医生意见。 检查时要求: (1) 检查时需要口服或静脉注射放射性核素药物。口服病人一定要遵照医嘱,按时按量服药,不能少服或随便丢弃,病人在检查后,应该多饮开水或口服维生素C,对身体有一定好处。 (2) 分析结果时应注意其他病理生理情况的影响。 不适宜人群:严重心肺功能受损者慎用。

检查过程应用ECT成像进行检查,放射性药物引入人体,经代谢后在脏器内外或病变部位和正常组织之间形成放射性浓度差异,将探测到这些差异,通过计算机处理再成像。

相关疾病肝血管瘤,肝硬化

相关症状肢体忽冷忽热,时红时白,肝转移,血吸虫导致的肝硬化,门体侧支循环,门脉高压,梅毒肝,脉搏脱漏,腹胀,黄疸,腹部肿块

1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刘卓 - 高级工程师 -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放射科 放射科

科技工作者之家

科技工作者之家APP是专注科技人才,知识分享与人才交流的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