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脑瘫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0-11-17

妊娠28~37周之间出生,体重低于2500克,身长小于45厘米,在正常时期中止妊娠出生的活产婴儿,称为“早产儿”。研究表明,胎龄在28~30周,出生体重在1000~1500g的早产儿最易出现脑瘫,这可能与低体重出生儿脑部发育不成熟,易出现胎儿缺氧导致脑部损伤、脑部发育障碍相关。近年来,由于围产医学及新生儿重症监护技术的提高,许多极低出生体重、超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得以存活,脑瘫的发生率有所提高,病因结构也发生改变,早产已成为脑瘫发生的首位高危因素。

一、病因及常见疾病:引起脑性瘫痪的原因很多,但找不到原因者可能达1/3以上。有时一些病例也可能存在多种致病因素。

1.产前因素:最常见,包括遗传和染色体疾病、先天性感染、脑发育畸形或发育不良、胎儿脑缺血缺氧致脑室周围白质软化或基底节受损等。

2.围产因素:指发生在分娩开始到生后一周内的脑损伤,包括脑水肿、新生儿休克、脑内出血、败血症或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缺血缺氧性脑病等。围产因素可能是引起早产儿脑瘫的重要原因。

3.新生儿晚期以后的因素:包括从1周至3或4岁间发生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脑血管病、头颅外伤、中毒等各种引起非进行性脑损伤的病因。

4.早产和宫内发育迟缓:虽然不是脑瘫的直接原因,但却是脑瘫重要的高危因素。母亲宫内炎症或绒毛膜炎、羊膜炎,作为一项潜在的危险因素已经越来越引起重视。

二、鉴别诊断:病理改变与病因及发育中的脑对各种致病因素的易损伤性有关。妊娠早期致病因素主要引起神经元增殖和移行异常,可发生无脑回、巨脑回、多小脑回、脑裂畸形及神经元异位等。

在早产儿中最常见的病理改变是脑室周围白质软化和脑室周围出血性梗死。足月儿的病理类型复杂多样,常与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有关。大理石状态则是在基底节和丘脑中出现神经元丢失和神经胶质增生,并伴有髓鞘化增加,从而呈现出大理石样纹理,是核黄疸的典型改变,也见于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三、体格检查:1.如果未到预产期提前出生的幼儿,出现过分安静,主动的运动比较少,出生后哺喂困难,如吸吮无力,吸吮及吞咽不协调,频繁吐沫,哭声弱或多哭,易受惊吓。就要警惕早产儿脑瘫。

2.正常的婴儿哭声是应该是响亮的,如果早产儿哭声比较弱,又有身体发软或者自发运动减少的症状,就有可能是脑瘫引起的肌张力低下。如果身体发硬,就是肌张力亢进的症状,这些在一个月时就可判断。如果持续到4个月以上的话,基本就属于重症的脑损伤了。

3.辨别早产儿脑瘫除了看幼儿平时的细节表现,诊断标准及依据还的靠仪器进行确诊。可以做头部CT描、脑电图检查、头部MRI检查、肌电图检查等,这些都可以确定是否脑瘫。

四、治疗原则:早期干预:指导家长积极参与早期干预对预防或减轻早产儿脑瘫很重要,而这些早期干预的措施按摩、体操和主动运动训练均可在家中进行,对于所有高危儿有健身和促进发育的作用。家长除了定时去医院随诊,如有早期脑瘫可疑迹象需要进行康复训练外,不需要其他医药费用,是一种经济、有效可行的适宜技术。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王晓兰 - 主任医师 - 太原市妇幼保健院 妇科

科技工作者之家

科技工作者之家APP是专注科技人才,知识分享与人才交流的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