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假性动脉瘤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0-11-17

主动脉假性动脉瘤一种少见的主动脉疾病。主动脉假性动脉瘤是指由于主动脉壁被撕裂,或穿破血液自此破口流出而被主动脉邻近的组织包裹而形成血肿的一种疾病,多半发病急,有剧烈的胸痛。

病因及常见疾病主动脉假性动脉瘤非常少见,导致假性动脉瘤的原因很多,包括外伤、手术、感染、退行性、遗传性、免疫性疾病等原因。假性动脉瘤是指主动脉破裂后,血液经破口进入周围组织在血管周围形成血肿,继而由纤维组织包裹形成瘤腔,其瘤壁非完整的主动脉壁,可含主动脉的外膜或仅为结缔组织,因此假性动脉瘤壁缺少肌层及弹力层,易破裂。心血管手术后发生假性动脉瘤有时可无临床症状,一旦破裂后果不堪设想,常致死亡。

创伤性胸主动脉假性动脉瘤最常见致伤原因为车祸引起的减速伤,其他的还包括高处坠落伤、重物砸伤、锐器伤等。最常见的发生部位是主动脉弓与降主动脉交界的主动脉峡部,约占54.0%~91.4%。由于主动脉峡部附近的动脉导管韧带、左主支气管、第1肋间动脉及降主动脉前筋膜限制了胸降主动脉起始部的活动,使得动脉韧带以远的降主动脉比较固定,而主动脉弓、升主动脉和心脏活动度相对较大,人体遭遇突然减速时主动脉弓部惯性前移产生的剪切力导致主动脉峡部撕裂1,若动脉裂口较小,出血受周围纵隔组织的局限、包裹则容易形成假性动脉瘤。

鉴别诊断假性动脉瘤的患者常出现胸痛、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有时动脉瘤压迫周围结构,例如压迫喉返神经可引起声音嘶哑症状;动脉瘤破裂入周围组织,例如破入支气管引起咯血,破入食管引起呕血的症状。

假性动脉瘤为多种原因导致血管壁缓慢撕裂,多见于外伤、动脉硬化和感染,在血管周围形成局限性血肿,其瘤壁仅由纤维结缔组织构成,而不具有正常的动脉壁结构,瘤内血流通过破裂口与母血管相通,中央部分在高压血流冲击下逐渐腔化,发展成破口小,瘤腔大的囊性肿块。

腹主动脉假性动脉瘤的影像学诊断:腹主动脉假性动脉瘤有其特殊的好发部位,尤其是腹主动脉上段及肾动脉开口附近。CTA通常表现为动脉旁混杂密度肿块,增扫后肿块不均匀强化,强化团与动脉有颈相连。典型MRI表现为囊性结构,T1WI与T2WI上表现为呈混杂信号而以高信号为主的肿块,其间可见流空征象。DSA造影表现则多样:边缘光整的圆形、椭圆形影;部分分叶,边缘不规整,也可因瘤腔内附壁血栓致其密度不均;有些表现为巨大的球形肿块。

有研究表明MRI是假性动脉瘤影像学诊断方法之一,鉴于国内已经运转的MRI设备超过千台,该结果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检查假性动脉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诊断主要依据影像学检查,关键是假性动脉瘤的定位和显示主动脉壁破裂口,超声、CT、MRI、DSA的应用,均能较客观的反映假性动脉瘤的位置、形状及比邻关系,明显提高本病的发现率和诊断正确率。动脉壁破裂口彩超显示率为66.67%2。

典型的主动脉假性动脉瘤诊断多不难,对于疑难者应与动脉瘤或夹层动脉瘤鉴别。动脉瘤多沿动脉纵向分布,呈梭形扩张,无破裂口。而夹层动脉瘤,可见内膜片内移,但无动脉旁肿块。后者多有主动脉旁肿块和破裂口,易诊断。

治疗原则主动脉假性动脉瘤一般不能自愈,可自行破裂,一旦破裂后果严重,因此,明确诊断后应手术治疗。

覆膜支架置入腔内修复术:腔内修复术治疗腹主动脉真性动脉瘤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的发生率低等优点,现如今已成为腹主动脉真性动脉瘤首选治疗方法。采用覆膜支架治疗腹主动脉假性动脉瘤与治疗真性动脉瘤原理相同,都是通过跨病变部位放置覆膜支架,固定于远近端正常动脉壁,将瘤体与正常血流隔开,促进动脉瘤内血栓形成,从而达到防止动脉瘤增大和破裂的目的。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宋翔 - 副主任医师 -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肿瘤

科技工作者之家

科技工作者之家APP是专注科技人才,知识分享与人才交流的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