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树新:手术机器人是医生手术能力的延伸 让患者受益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0-11-17

8月15日至19日,2018世界机器人大会在京举办,其间举办的论坛环节邀请国内外业界专家和企业代表进行主旨报告及高峰对话,展开了一系列学术研究和前沿应用探讨。活动期间,天津大学副校长王树新接受记者采访,分享了手术机器人的发展现状与研究成果。

新华网:目前手术机器人的研究情况如何?

王树新:我认为,目前世界上最成功的手术机器人产品是达芬奇系统,我国开展微创手术机器人的研究并不晚,迄今也取得了很大进展。

从技术角度而言,达芬奇系统第一次把机器人技术大规模应用到临床,其成功的商业模式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使机器人技术与医疗技术实现融合。达芬奇系统的商业模式和技术才有它的今天,当然核心还是技术。我国开展微创手术机器人研究并不晚,天津大学开始于2001年,在2010年已成功研发出“妙手”系统,现在该系统已通过医疗器械产品检测机构的检测,正在进行临床实验。

就机器人技术应用于微创手术而言,达芬奇系统对技术起到了促进应用,也为我们提供了技术发展余地和空间,我们通过技术进步可以做出更好的系统,这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比如说我们在这次机器人大会上所做的报告就是关于未来内科和外科怎么去融合在一起,就是把诊断技术和手术技术融合在一起。

新华网:您认为,国产手术机器人的发展面临怎样的难题?如何突破?

王树新:妙手系统与达芬奇系统相比,关键技术不存在差别,需要做的是让机器人在临床、交互等方面进一步满足医生的需求。

机器人技术的发展是一种理念,实际上是新技术如何服务人类的概念,例如未来信息技术的融入以及提升操作和影像诊断的传输能力等都非常值得期待。妙手系统与达芬奇系统相比,关键技术不存在障碍,涵盖的手术类型也相似,如泌尿外科、普通外科,包括妇科等都是可以实现的,在临床上也做了相应工作。目前的问题在于,很多医生习惯了达芬奇系统,所以在临床应用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拓展和交流。另外,在人机交互上我们需要更多地去努力、满足医生的需求。

新华网:手术机器人在我国的应用可达到怎样的程度?其在一定程度上是否会替代医生的工作?

王树新:手术机器人可以延伸医生的手术能力,并非替代,机器人技术本身不存在瓶颈,但在应用中还是存在一些差距的。

手术机器人的发展并不是要替代医生,而是延伸医生的手术能力。举一个例子,像腹腔镜微创手术,目前医生看到的屏幕是平面的且放大倍数并不大。但是如果用手术机器人这套系统,它可以放大到十倍以上,可以进到腹腔内,在屏幕上就可以看到更立体直观的影像,这对医生的技术提升是很有帮助的。手术机器人技术本身不存在瓶颈,但在应用上还是有差距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技术好但不一定好用,以及医生是否愿意使用,这就需要不断拓展手术工具的类型来适应不同病症;还有临床医院也要与我们共同配合,共同支持国产手术机器人发展,希望能够达到的效果是能够让让老百姓花更少的钱,享受同样的技术。

新华网:未来,手术机器人如何更好地发展?

王树新:机器人的技术和市场共同决定其发展,未来,手术机器人在企业、医院等都将有很多值得期待的方向。

一项机器人技术,无论是企业进行研究,还是机构进行研究,当这些人在一起围绕同一目标去努力的时候,我认为它已经成功了一半,同时还要考虑的是市场环境的构建。

实际上,技术创新并不仅仅取决于技术本身,还取决于市场。举例来说,如果我们的市场是拷贝国外的市场,那它的服务技术一定是国外引进优选出来的技术,很难跃升,因此,我认为,我们的市场也要提出新的理念,这样将来应用到企业或者医院,就都有很多值得期待的方向。回顾上世纪60年代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再看今朝,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已不可同日而语,未来,我们的发展方向是没有错的,就看我们如何做得更好。

本作品为“科普中国-科技前沿大师谈”原创,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

科技工作者之家

科技工作者之家APP是专注科技人才,知识分享与人才交流的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