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塘系统景观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0-11-17

基塘系统(dike-pond system)是珠江三角洲河赋予更多的景观生态意义。如何将基塘系统溶入网密集区特有的人工复合农业生态系统,其基于区域生态环境建设,通过其生态组分的配置与优水陆相互作用的物质流、能量流和经济流等循环化,充分发挥其生态服务功能,有效提升区域生态过程。1

研究背景与现状基塘系统在珠江三角洲历史悠久,其中以“桑基鱼塘”的记载最为久远。科学界对基塘系统的关注始于20世纪50年代后半期,而对其进行系统的研究则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才展开的。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以及随之而来的农业生产地位下降、环境污染等问题,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基塘面积开始急剧萎缩,在被大量转化为建设用地的同时,景观出现了破碎化、孤岛化等现象,生态环境亦趋于劣化。特别是近年来受现代集约农业下追求高产值的影响,基塘系统生产结构中种植业比例大规模缩减,而淡水养殖业急剧扩张,基塘系统出现了明显的“重塘轻基”现象,基、塘比例失衡, 严重干扰了基塘正常的水陆相互作用。基塘系统的上述变化不但对其农业生产功能产生了显著的影响,还影响到其生态功能的发挥,使其对区域生态环境的调控能力大大降低。

关于基塘系统的研究依然较多的集中于其农业生产系统,且在基塘系统内部物质与能量流动等方面的研究亦有所深入。但值得重视的是,基塘单一的农业生产功能需要向更多的生态和社会功能转变。当前,珠江三角洲土地资源供给的瓶颈问题一直无法取得有效突破,短期内大幅度恢复或增加生态用地数量的目标将难以实现。为提高区域生态安全水平,通过保护好基塘系统这一残存的生态友好型景观类型,充分发挥其生态优化功能就成为必然选择。

现状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不断推进 ,在利益的驱动下 ,位于三角洲、河口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传统基塘系统受到严重冲击 ,成为盲目开发和环境污染的受害者 ;而基塘系统自身由于种养分离、过度集约化养殖和疏于管理 ,也成为重要的污染源和区域环境污染的帮凶。珠江三角洲基塘系统的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萎缩和退化现象十分突出。

基塘系统研究的新视角——湿地景观生态视角1 基塘人工湿地景观类型的确认将基塘系统纳入湿地景观类型是开展基塘景观生态学研究的首要工作。按照1971年拉姆萨尔公约 (湿地公约) 即《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关于湿地范围和类型的确定,水体和水稻田、坑塘 (主要为养殖水塘) 被划分为人工湿地类型。由于基塘是河网密集区水陆相互交织分布的区域,显然可以归属人工湿地类型。学术界对于湿地公约中关于人工湿地类型的这一划分出现了一些质疑,甚至引发出水田和坑塘是否应该划入湿地的争论 (因部分学者认为湿地就其保护的可行性而言主要指天然湿地),但这并不影响科学界对基塘生态功能的研究与探讨。Gopal B在湿地范围内讨论了基塘对于物种迁移的影响,明确了基塘作为人工湿地的生态功能;而Costanza R等在《Nature》上专门就全球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了研究, 其中就提到包括基塘与低洼地在内的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价值。

2 景观生态学理论与方法的融入景观生态学长期致力于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的机制研究, 强调景观空间格局对过程的控制和对功能的影响[40~42], 进而提出景观格局的优化方案和未来生态环境建设的方向。景观生态学理论认为, 景观中存在一些能够促进景观过程发展的景观组分, 如较大面积的林地核心斑块、水域等, 景观生态学将之称为“源地”[43]。这种“源地”景观组分对维持区域景观生态功能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同时表现出一定的连续性和空间拓展性。对于基塘系统而言, 基于其大面积、连续分布的格局特点, 其在所处区域景观结构中的“基底” (相对斑块和廊道而言) 地位将使其成为“源地”的首选。此外, 景观生态学关于斑块、廊道、基底、网络和空间格局的研究思想与基塘景观的空间特征和分布形态不谋而合。基于此, 从景观生态学格局与过程的关系以及格局对功能的影响出发, 开展基塘景观生态研究无疑是一个富有意义的思路与视角。同时, 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空间分析模型和景观指数等方法的迅速发展及其在景观生态学研究中的广泛应用, 使基于空间信息技术的基塘景观数量、结构、异质性与格局变化等多尺度分析成为可能。2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赵阳国 - 副教授 - 中国海洋大学

科技工作者之家

科技工作者之家APP是专注科技人才,知识分享与人才交流的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