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拱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0-11-17

华拱是宋时名称,当时又名杪拱、卷头;清代叫做翘。华拱是宋代斗拱中唯一的纵向的拱。

定义在立柱顶、额枋和檐檩间或构架间,从枋上加的一层层探出成弓形的承重结构叫拱。

华拱是宋代斗拱构件名称,相当于清代斗拱中的翘。

华拱是斗拱(斗拱,又称枓栱、斗科、欂栌、铺作等,是中国建筑特有的一种结构。)中顺建筑进深方向设置的拱。1

造型我们平时所见的华拱大多数是前端卷杀圆润的形象,但也有特殊的,比如山西应县木塔第一层檐下的枓拱,用了方头的华拱。

上世纪三十年代梁思成等营造学社成员考察应县木塔时,莫宗江先生留下一张与枓栱合影的老照片,可见是第一层檐下的方头华栱,如右图所示。

华拱,以人物雕塑为主;造型表现上,均取材于传统故事或传说,体现的是家族的审美意识。人物雕刻主次分明、正反有别,瑞兽和飞禽动态传神。色彩表现上以“赤色”为主,还有贴金箔处理。这一风格特点,较少见到。

华栱的圆形栱头是如何卷杀出来的呢?根据《营造法式》有了如下图所示的示意图。

不仅华栱,其他泥道栱、瓜子栱、慢栱、令栱也是这么加工出来的。

还有一种卷杀更为华丽的,在栱头的分瓣处刻出内弧。

早在北朝时期,内弧式的栱头加工方式就已经存在了,河北邯郸南响堂石窟就保存下来了内弧卷杀的石雕华栱。

华栱是纵向水平伸出的出跳构件,大多数前端卷杀成圆形,个别保留了方头,但也有前端做成其他形状的,如山西忻州九原岗北朝大墓出土的壁画建筑中,画出了纵向伸出的水平栱,其栱头做成了斜面,可称为批竹华栱。

相关名词檐柱檐柱是建筑构件。檐下最外一列柱子。

宋、辽建筑檐柱由当心间向两边逐柱升高,使檐口呈一缓和曲线,曰“生起”,该法未见汉、南北朝,清已不使用。宋、辽建筑檐柱在前后檐向内倾斜一定量,山面亦向内倾斜一定量,山面亦向内为“侧脚”,以使建筑有较好的稳定感。元代建筑尚保留此种做法,明中叶已基本不用。2

替木在宋式建筑中,替木是一种设置在斗拱上以承托枋的构件。

在清式建筑中,这是一种设置在两个构架水平接口底部的加固件。通常为一长行木件,其上两端设置榫头,分为与上部构件上的卯口相接。多在使用半榫相接的构建中使用。3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杨明 - 副教授 - 西南大学

科技工作者之家

科技工作者之家APP是专注科技人才,知识分享与人才交流的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