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叶椴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0-11-17

大叶椴(Tilia platyphyllos Stop.)为椴树科椴树属落叶乔木,产于我国东北和欧洲,它是优良的蜜源树种、药用树种、用材树种和景观树种。1

简介大叶椴(Tilia platyphyllosStop.)为椴树科椴树属落叶乔木,树冠整齐,枝叶茂密,遮荫效果良好。其花黄色而芳香。在北京故宫御花园中有栽培,称九莲菩提树,是非常好的园林树种产于我国东北和欧洲,它是优良的蜜源树种、药用树种、用材树种和景观树种。然而目前生产上应用甚少,追其原因主要是种子处理困难,发芽率极低。大叶椴喜凉爽湿润的气候;大叶椴有园林绿化的作用,夏季太阳直射易焦边;采用播种繁殖的方式进行繁殖。1

形态特征落叶乔木,高12米;嫩枝无毛,顶芽有稀疏长毛。叶阔卵状圆形,长12—17厘米,宽8—13厘米,先端短锐尖,基部不等侧心形或近圆形,上面无毛,下面脉腋内有毛丛,其余无毛,侧脉6—8对,边缘有锐利锯齿,齿尖长1毫米;叶柄长4—9厘米,圆柱形,无毛。聚伞花序长7—12厘米,有花2—5朵,无毛,下部有3.5—4.5厘米与苞片合生;花柄长4—7毫米;苞片狭窄长圆形,长7—9厘米,宽2—2.5厘米,几无柄,先端圆钝,上面发亮,无毛,或沿中脉有毛,下面被星状柔毛;萼片5片,长卵形,长6毫米,宽3毫米,有疏毛;花瓣长圆形,长7—8毫来;退化雄蕊5枚,比花瓣稍短;雄蕊长4—6毫米;子房有毛,花柱与雄蕊等长。果实椭圆状卵形,长1—1.2厘米,宽7—9毫米,被毛,有5条突起的棱。花期7—8月。

生长习性大叶椴果实坚硬,成熟种子具有复合内源性休眠特征,属深休眠种子,这主要是因为大叶椴具有坚硬的果皮、不透水的种皮和种皮内的氧气和酚结合成酚类化合物,使种皮大大限制了抑制剂的滤出,也减少了氧气进入胚,从而使胚处于休眠状态,在自然条件下打破休眠需要2a以上。因此,研究大叶椴贮藏时期打破休眠的条件,分析贮藏条件对播种后的出苗率影响、对加快大叶椴的繁殖和广泛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1

繁殖方法大叶椴采用播种繁殖的方式进行繁殖。

(1)大叶椴种子在果实成熟之后采摘,经干燥水分保持在10%~12%,在密闭条件下一3℃贮藏比一10℃贮藏效果更好;在同等贮藏条件下从果实里提取种子比果实贮藏效果更好,且种子要比果实小很多,贮藏不占太大空间,并更容易计划播种前处理的时间。

(2)椴树结实大小年现象明显,有时连续3—4a产量都很低,而丰年在叶落后高质量的种子比较容易收集。因此,丰年采集种子后可为欠年播种作准备。秋天第1次霜冻后,树叶落了但果实仍挂在树上一段时间,可采用摇晃树枝并在树底下铺翅料布采集果实。霜冻也使果实的苞叶和树枝分离,且强风可以将果实吹落,因此果实采集期不宜过迟。

(3)加强对椴树种子休眠机理的研究。从宏观研究逐步深入微观研究,从细胞、分子层面对休眠的主导因素进行分析,以探索最佳的破除休眠方法。1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赵阳国 - 副教授 - 中国海洋大学

科技工作者之家

科技工作者之家APP是专注科技人才,知识分享与人才交流的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