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寒武纪生物礁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0-11-17

前寒武纪生物礁的主要特征就是由蓝细菌形成的叠层石礁大规模发育。从古元古代到新元古代早期是叠层石空前大繁盛时期,它们无论从分布广度上,还是在数量上以及多样化程度上都达到了顶峰(钱迈平等,2001)。由叠层石碳酸盐岩所构成的礁是由蓝细菌的菌丝体为主的底栖自养生物群落建造的生物沉积构造(齐文同,2002)。叠层石礁具有坚硬的抗浪构造,形成了凸起的正地形,主要发育的礁体类型为点礁群和边缘礁。

简介前寒武纪生物礁的主要特征就是由蓝细菌形成的叠层石礁大规模发育。从古元古代到新元古代早期是叠层石空前大繁盛时期,它们无论从分布广度上,还是在数量上以及多样化程度上都达到了顶峰(钱迈平等,2001)。由叠层石碳酸盐岩所构成的礁是由蓝细菌的菌丝体为主的底栖自养生物群落建造的生物沉积构造(齐文同,2002)。叠层石礁具有坚硬的抗浪构造,形成了凸起的正地形,主要发育的礁体类型为点礁群和边缘礁。1

分布我国现有的生物礁研究资料表明,该时期叠层石礁主要产出在中一新元古代地层中,主要分布在滇中、黔北、黔中、浙西、淮南、江苏及陕西地区。滇中地区中元古代昆阳群落雪组叠层石礁是前寒武纪所报道的层位最低的生物礁,该礁体为台地边缘礁(杜远生和韩欣,1999)。新元占代时期叠层石礁分布相对广泛,黔北、黔中、淮南、江苏及陕西地区都有分布。1

举例及流变贵州省北部遵义及金沙一带,在灯影期发育了由Baicalia建造的点礁群(曾鼎乾,1988)。点礁一般高3 m左右,宽6~30 m,呈块状,常成群出现于台地边缘浅滩相中。礁核部位的贝加尔叠层石含量可达80%,具有支撑骨架结构。这些点破发育在中层第粒亮晶白云岩滩上,在高低不平的滩表面,叠层石形成穹隆状凸起,进而发展成柱状,并常见分叉、合并现象,层层向上生长。在叠层石的柱状体之间充填各种成分的生物碎屑砂砾沉积物。在礁体顶部,由于碳质页岩和含磷砂质页岩沉积物的覆盖或由于藻灰结核及红藻白云岩沉积物的覆盖,使其停止生长。

浙西地区叠层石礁形成于上震旦统西峰寺组上部,主要有两种礁体类型一类位于台地边缘,形态为近丘状点礁,见于余杭泰山;另一类位于古陆边缘,呈近于带状的岸礁,见于绍兴坡塘及江山新塘坞(徐克定和金梅春,1996)。点破位于邻近海盆地的古隆起上,形成于潮坪环境,岸礁位于邻近海岸的浅凹陷内,也形成于潮坪环境。礁体均由叠层石白云岩组成,柱状叠层石形成礁的骨架。在浙西地区的叠层石礁中,江山新塘坞叠层石礁发育的规模最大,也最为典型。礁体呈北东走向,延伸远,北起常山溪上,西经江山新塘坞,

可延至江西朝阳磷矿。礁长80 km,宽大于20 km,总面积1600 km2,最大厚度136.5m。新塘坞礁是一个岸礁,分布于滨岸环境。由于紧靠古陆生长,顶部较平,礁前斜坡陡,在王家岭一带,靠近礁前带有礁体崩塌形成的塌积岩。新塘坞礁可分出礁基、礁核、礁前、礁后、礁顶等相带,礁体与华夏古陆之间为潟湖。礁体发育的基底由粉晶颗粒白云岩和纹层状白云岩组成,纹层中常见鸟眼构造,代表潮坪相沉积。礁核厚度变化较大,由柱状叠层石组成。叠层石显示明显的垂直分带现象下部单体或平行分叉中部叠层石和上部相似,以单体柱状为主,有时与砂质白云岩、纹层状白云岩构成韵律互层;上部柱体分叉呈矛状、疣状,以Gaaradakia为主;顶部由Patomia、Baicalia及Linella等组成,以长柱状、掌状等为主。该礁体发育在浅滩上,首先形成大量柱状叠层石,构成礁体格架,以后水体变浅,由柱状叠层石演变为纹层状白云岩,夹碎块状白云岩,最后白云岩进一步发育。随着寒武纪早期海侵的到来,海水加深,导致叠层石礁体无法生存而死亡。1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李兵 - 副教授 - 西南大学

科技工作者之家

科技工作者之家APP是专注科技人才,知识分享与人才交流的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