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级等深岩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0-11-17

我国学者已在近20个省、区中识别出了大量等深岩,其时代范围自前寒武纪至侏罗纪,既有陆源碎屑的,又有碳酸盐的。就目前所见,可归纳为以下几种类型:泥级等深岩;粉砂级等深岩;砂级等深岩;细砾级等深岩;生物屑等深岩。

简介我国学者已在近20个省、区中识别出了大量等深岩,其时代范围自前寒武纪至侏罗纪,既有陆源碎屑的,又有碳酸盐的。就目前所见,可归纳为以下几种类型:泥级等深岩;粉砂级等深岩;砂级等深岩;细砾级等深岩;生物屑等深岩。1

特征此类等深岩是各类等深岩中粒度最细的,看起来最单调,然而数量却最丰富。它是现代等深流沉积的主体,由于其中生物扰动构造发育,因此较难识别。按其成分可进一步分为泥质等深岩和灰泥等深岩两种。这两类等深岩在我国都有发现(刘宝珺等,1982,1990,段太思等,1990,姜在兴等,1989,高振中等,1995)。1

成分泥质等深岩的成分以黏土为主,其次是细粉砂,有时还有少量的砂级组分(主要为石英)。除陆源碎屑外,有时还有少量的生物屑或碳酸盐组分。这种泥质等深岩表面看是单调、均一的,没有明显的层理,但仔细观察后会发现在富黏土组分和富粉砂组分之间通常会出现数厘米至数十厘米的正递变和逆递变,富黏土组分和富粉砂组分之间的界线一般是渐变的,很少为突变的或侵蚀接触的。黏土和粉砂组分中的原始纹理很少见。此外,粉砂质组分常常会富集成不规则的带状和透镜状,有时成行排列。1

层理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在这种细粒的等深岩中,有两类大型斜层理。一类层系厚80 cm左右,由S形加积细层组成。细层倾向(东)与该区古斜坡走向基本一致,应为大型海底泥波迁移而形成(段太忠等。1990)。另一类层系厚达80~180 cm,由S形和削顶S形加积细层组成。其细层倾向(北)指向斜坡上方。这种斜层不是前积交错层,而是平行斜坡的海底渠道侧向加积而成(段太忠等,1990)。其性质属纵向交错层。上述特征的存在,显然排除了该类沉积属于正常远洋垂直降落成因的可能性。1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李兵 - 副教授 - 西南大学

科技工作者之家

科技工作者之家APP是专注科技人才,知识分享与人才交流的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