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β衰变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0-11-17

双β衰变(double-β decay)是原子核的一种稀有衰变模式。这一过程中原子核中的一对中子转变为一对质子(或者相反的转变),同时从原子核中释放出一对电子(或一对正电子)和一对反中微子(或者一对中微子)。

概念说明相对于常见的原子核β衰变而言,这一既放电子又放中微子的双β衰变是一种概率很小的二阶弱相互作用过程,只在某些特殊的原子核上才可实现。第一个成功观测到释放中微子和电子的双β衰变现象的实验是在1992年,所观测的原子核是82Se。以后在另外几个原子核上也观测到双β衰变。

现对双β衰变十分重视,原因是因为除了这种既放电子又放中微子的双β衰变模式外,还可能存在另一只放电子而不放中微子的无中微子双β衰变模式。后一种模式中中微子只是作为“虚粒子”,被第一个核子放出后,随即被第二个核子所吸收不作为真实粒子出现。因此,衰变终态中没有中微子。实现这种衰变模式的条件很严格,首先要求中微子质量不是零,且中微子是绝对中性的,即中微子和反中微子不可区分。1

实验困难一旦实验证明无中微子双β衰变确实存在,将使人们对中微子性质的了解迈进了一大步。但是,由于实验十分困难,尽管有人宣布看到这种现象的迹象,但可靠的实验结论尚需时日。

1970 年,吴健雄等曾经报道了一次在美国克里夫兰附近的一个 600 余米深的盐矿井内进行的双β衰变实验。实验选在深矿井内是为了尽量减少高能宇宙射线的辐射。1

历史双β衰变这个概念最初由玛丽亚·格佩特-梅耶于1935年提出。埃托雷·马约拉纳于1937年证明了若中微子为其自身的反粒子,则β衰变理论的所有结果不变,因此有这种特性的粒子现在被称为马约拉纳粒子温德尔·弗里于1939年提出若中微子为马约拉纳粒子的话,则双β衰变能够在不射出任何中微子的情况下进行,这个过程现在被称为无中微子双β衰变。现时仍未知道中微子是否马约拉纳粒子,亦未知道无中微子双β衰变是否存在于自然之中。

弱相互作用的宇称破缺在1930至40年代尚未被发现,因此造成了相关计算指出无中微子双β衰变的出现率应该要比寻常双β衰变要高得多。半衰期的预测值在10年的数量级上。早在1948年,爱德华·法厄曼在用盖革计数器直接量度锡-124的半衰期时就第一次尝试了在实验中观测这个过程。整个1960年代的放射性测量实验都得出反面结果或伪正面结果,这些结果在后来的实验都未能重现。物理学家于1950年在使用地球化学方法第一次成功量度到碲-130的双β衰变半衰期为1.4×10年,与现代的测量值相当接近。

在弱相用作用的V−A性质确立的1956年后,无中微子双β衰变的半衰期就变得很明显地应该要比寻常β衰变要长得多。尽管实验技巧在1960至70年代得到重大的跃进,但是双β衰变要在1980年代才能在实验室观测得到。实验只成功确立了半衰期的下限约在10年。与此同时,地球化学实验探测到了硒-82和碲-128的双β衰变。

最早在实验室成功观测到双β衰变的是加州大学尔湾分校迈克尔·莫伊(Michael Moe)的团队,他们于1987年到硒-82的这个过程。自此以后,不少实验都成功观测到其他同位素的寻常双β衰变。但上述实验中没有一个能为无中微子过程提供正面的结果,因此其半衰期下限被提高至约为10年。地球化学实验继续于整个1990年代发展,在数种同位素中得出了正面的结果。双β衰变是已知放射性衰变中最罕见的:至2012年为止只有在12种同位素中观测到这个过程(包括2001年所观测到钡-130的双电子捕获),而所有已知双β衰变过程的平均寿命都在10年以上。2

寻常双β衰变在双β衰变中,原子核内的两中子变换成质子,并射出两电子及两电中微子。这个过程可被视为两次负β衰变的总和。要使(双)β衰变变得可行,衰变所产生原子核的束缚能必须比原来的大。对某些像锗-76的原子核而言,原子数高一的原子核有着较低的束缚能,因此阻止了β衰变的发生。然而,原子数高二的原子核(硒-76)则有较大的束缚能,因此可以发生双β衰变。

对某些原子而言,这个过程把两个质子转换成中子,射出两电子中微子并吸收两轨道电子(双电子捕获)。若衰变物与衰变产物的原子质量差超过1.022MeV/c(电子质量的两倍)的话,还可以发生另一衰变,捕获一轨道电子并射出一正电子。当质量差超过2.044MeV/c(电子质量的四倍)时,可以射出两正电子。但这些理论衰变分支仍未被观测到。2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程鹏 - 副教授 - 西南大学

科技工作者之家

科技工作者之家APP是专注科技人才,知识分享与人才交流的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