垄作区田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0-11-17

垄作区田是指在缓坡地或旱塬地,在沿等高线翻耕时,加深加宽沟垄,并横向修筑土档,使田块形成小区,就建成了垄作区田,垄作区田可以增加拦蓄雨水能力。梯田堰埂不仅要拍紧打实,而且要种草固堰,防止堰堤垮榻。梯田平整后,如耕层生土过多,可结合深耕增施有机肥,以加速土壤熬化提高地力。

简介把坡耕地做成若干带状低畦格田或方形深穴的小区,进行水土保持和抗旱种植的耕作方法1。

发展史此法最早见于西汉《方胜之书》,以后各代农书多有论述,以明清时期较盛1。

原理其原理是在坡地上犁成水平沟垄,作物种在垄的半坡上,在沟内每隔一定距离修一小土挡,以蓄水保肥并防止发生横向径流2。

方法具体做法是:在坡地下部沿等高线开犁,向下翻土;将肥料和种子均匀地播在垄的上半坡上,然后回犁盖土,覆盖种子;随后空一犁,再耕一型,继续按上法进行,空犁之处形成垄,犁过之处形成沟。最后,在各条沟中,每隔1~2m修筑低于垄的小土挡,形成整作区田。沟垄的深浅和距离,依据作物种类和坡地的坡度而定,一般玉米、高梁、马铃薯等作物的垄高15cm,垄的间距60-70cm,谷子、小麦等作物的垄间距应适当缩小1。

作用垄作区田的水土保持和增产作用明显。据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绥德水保站资料。在同样降雨条件下,垄作区田较传统平作耕作法减少径流量和土壤冲刷量分别为77%和88%,谷子和马铃薯分别增产77%和3%-21%3。

不足及改善措施垄作区田由于不便进行耙糖保墒,苗期表土蒸发量较大。一般只适应于20度以下的坡地和年降雨量在300mm以上的地区。在推行垄作区田时。应特别注意保墒工作,播种后应及时进行打上块、镇压等,以利于出苗2。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黎明 - 副教授 - 西南大学

科技工作者之家

科技工作者之家APP是专注科技人才,知识分享与人才交流的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