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式铁矿床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0-11-17

攀枝花铁矿床是超大型铁矿床之一,属岩浆晚期分异型铁矿床。矿床产于四川省攀枝花市辉长岩为主体的基性为主的火成杂岩体大岩墙中。1

结构构造含矿岩体延长几千米至几十千米,宽一至几千米,分异好,相带明显,韵律清楚。铁矿体多呈规则的似层状,分布于岩体中、下部,与岩体的韵律层呈平行互层产出。矿床由几层至几十层平行矿体组成。矿体总厚度几十米到二三百米不等,延深达千米以上。矿石构造呈致密块状、条带状及浸染状,具海绵陨铁结构、固溶体分解结构等。

矿床组成矿石金属矿物主要是含钒、钛磁铁矿(由钛铁矿、镁铝尖晶石、钛铁矿石、磁铁矿组成的矿物),钒在磁铁矿中呈固溶体,而钛主要以钛铁矿固溶体存在于磁铁矿中。此外,有少量独立粒状钛铁矿及少量磁黄铁矿和少量钴、镍、铜等硫化物;脉石矿物,主要为辉石、基性斜长石,其次为橄榄石、磷灰石等。

矿石成分矿石成分含全铁(TFe)20%~45%,TiO2 3%~16%,V2O5 0.15%~0.5%,Cr2O3 0.1%~0.38%,并伴生有微量铜、钴、镍、镓、锰、硒、碲、钪及铂族元素。此类矿床除提取铁外,还是钒、钛金属的重要来源。其他多种组分也可综合回收利用。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矿石必须经选矿才可冶炼。在中国攀枝花钒钛磁铁矿床已探明铁矿石储量10.8亿吨,二氧化钛1.26亿吨、五氧化二钒319.6万吨。

矿床分布位于四川西南部,四川省渡口市东北12Km处。区内攀枝花、白马、红格、太和四大矿区集中展布在四川省西昌至攀枝花市区域内,呈一个南北长约200公里、东西宽30~50公里的狭长区带内——即攀西裂谷带。储量近百亿吨,是我国最大的岩浆型钒钛磁铁矿矿床。渡口市是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钢铁冶金联合企业所在地。

城市交通中国钒钛之都——攀枝花,攀枝花是四川通往华南、东南亚沿边、沿海口岸的最近点,是四川与云南交界处重要的区域性枢纽城市,具有对内对外的区位优势,成昆铁路贯通全境,境内还有国道214,216,310线。攀枝花位于成昆线上,可直达成都,重庆,昆明,北京等地。攀枝花市境内水运航道是两江一河,即金沙江,雅砻江和安宁河,总通航里程为368公里。陆路有多条高速连接周边城市。

研究意义攀枝花钒钛磁铁矿为常隆庆、殷学忠1936年在攀枝花(时称渡口)矿区做地质调查时发现,1942年、1941年他们分别发表文章并计算了铁矿石储量。1941~1944年李善邦、秦馨攀、陈正、程裕淇等对矿石进行了研究,确定矿石矿物主要为钛磁铁矿、铁矿及钛磁铁矿含钒。从那时开始,攀枝花铁矿便逐渐以“攀枝花钒钛磁铁矿”著称。攀枝花式钒钛磁铁矿正式勘查工作起于1954年;四川省地矿局、冶金地勘局等单位几代地质人员进行了50多年的勘查,首先勘查的是攀枝花矿区,以后相继勘查了白马、太和、红格以及其他大、中型矿区;陈毓川院士等知名专家和矿床所等科研单位、院校也进行了深入和长期研究。

矿区地质地质地层区内最古老的地层为上震旦系。分两层,下部是蛇纹石化大理岩;上部是透辉岩和透辉石大理岩互层。上三叠纪地层在本区最发育,分布在矿区北部和西北部,其底部是紫红色砂砾岩;上部为灰绿色砂岩与黑色砂页岩互层,含煤。老第三系紫红色砂砾岩呈水平或近水平,不整合覆于老地层之上。

地质构造含矿岩体位于康滇地轴中段西缘的安宁河深大断裂带中,受安宁河深大断裂次一级NE向断裂控制。岩体呈NE30°方向延展,长35km,宽2km,与震旦纪地层整合接触。向北西倾斜,呈单斜状(实为务本一攀枝花岩盆状岩体的东南部分)。岩体内部层状构造明显,不同成分矿物构成的浅色岩与暗色岩相互更叠交替;层之间为过渡关系。原生层状构造与围岩产状一致,硅酸盐矿物均作线状平行排列。2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杨刚 - 教授 - 西南大学

科技工作者之家

科技工作者之家APP是专注科技人才,知识分享与人才交流的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