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冷却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0-11-17

主动冷却系统是指冷却系统消耗能量来冷却,与此相对的是被动冷却,冷却时不消耗能量。

简介常见的主动冷却会让冷媒循环热传,使热由一处带到另一处。冷媒可能是气体,例如电脑硬件冷却中用到的风冷,或是液体,像是汽车中的散热系统。若冷媒是液体,从引擎流到散热器时将热带到散热器,再经过散热器上的空气使冷媒冷却。1

风冷风冷,又称气冷,是冷却方式的一种,即用空气作为媒介冷却需要冷却的物体。通常是加大需要冷却的物体的表面积,或者是加快单位时间内空气流过物体的速率,抑或是两种方法共用。前者可依靠在物体表面加散热片来实现,通常把散热片挂在物体外,或是固定在物体上以使散热更高效。后者可用风扇(风机)来加强通风、强化冷却效果。大多数情况下,加入散热片可以使冷却效率大大提高。

在任何情况下,所用的空气都要比物体及其表面的温度低,才能带走热量,这是由于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约束,即不可能把热量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他变化。1

无动力制冷无动力制冷(passive cooling),由德国法兰克福的考斯特博士(Dr. Helmut Köster)首创的概念,通过改变百叶窗表面的形状,在导入太阳光作为室内自然光源的同时,又能够有效将紫外线与太阳热能阻挡在了室外,使得室内温度不会随着太阳光的导入而急速提升,从而降低了室内对于制冷能耗的需求。只有7%-10%的能量以光和热的形式被导入室内,考斯特博士发明的“回复技术”,可有效将太阳热能反射回天空,不会对室内造成额外的制冷负担,同时阳光的纵深导入亦不会受到影响,获得“清爽自然”的天然光源。

传统意义上的制冷,需要设备通电进行电力制冷。通过制冷设备的制冷,对建筑物的能耗需求量大,费用高的同时,对太阳能的忽视,造成了减缓节能减排的步伐,浪费了环保清洁的新型能源,不符合新型建筑国际化与环保的新要求。

考斯特首创的“无动力制冷”概念,改变了这一浪费太阳能的现状。在夏天,由于传统遮阳设备的缺陷,导致了过多的太阳热能被导入进室内,造成室内空间制冷需求变大,不利于节能的实施。而考斯特博士的发明改变了原有百叶窗不能有效阻挡太阳光热量的局面。1

散热器有些设备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而这些多余的热量不能有快速散去并聚积起来产生高温,很可能会毁坏正在工作的设备,这时散热器便能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散热器是附在发热设备上的一层良好导热介质,扮演犹如中间人一样的角色,有时在导热介质(导热膏)的基础上还会加上风扇等等东西来加快散热效果。但有时散热器也扮演强盗的角色,如冰箱的散热器是强制抽走热量,来达到比室温更低的温度。

散热器的工作原理是热量从发热设备产生传至散热器再传到空气等物质,其中热量通过热力学中的热量传递进行传递。而热量的传递方式主要有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如当物质与物质接触时只要存在温差,就会发生热量传递,直到各处温度相同为止。散热器正是利用这一点,如采用良好的导热材料,薄而大块的鳍片状结构增大由发热设备与散热器到空气等物质的接触的面积与导热速度。2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李晓林 - 教授 - 西南大学

科技工作者之家

科技工作者之家APP是专注科技人才,知识分享与人才交流的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