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确认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0-11-17

计量确认是为确保测量设备符合预期使用要求所需的一组操作。通过定期对测量器具的性能评价,与使用要求进行对比验证,保证测量器具符合测量管理体系的要求。计量确认包括设计和实施两个阶段,目的是确保测量设备符合预期使用要求。计量确认间隔可能是时间间隔,也可能是使用次数的间隔。

计量确认定义(1)在JJF 1001—2011《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中,“计量确认”的定义为:“为确保测量没各处于满足预期使用要求的状态所需要的一组操作”。“计量确认”的目的是确保测量设备的计量特性满足测量过程的计量要求,预期使用要求,指的是对测量设备的性能的要求,包括测量范闱、分辨力、最大允许误差等.也就是说,要想完成计量确认,首先必须知道预期使用要求,然后针对这些要求对测量没备进行校准和验证,通过校准得出测量设备的实际计量特性的指标,再将测量设备的实际计量特性指标与预期的使用要求进行比较,看其是否满足预期的使用要求;若满足,则计量确认合格;若不满足,则对测量设备进行必要的维修、调试,然后再进行校准,再将校准结果与预期使用要求相比较,再次进行判断是否满足

(2)在ISO 10012:2003《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中对“计量确从”有5个注明。其中的注1是:“计量确认通常包括:校准(测量设备与测量标准的技术比较)和验证、各种必要的调整或维修及随后的再校准、与设备预期使用的计量要求相比较以及所要求的封印和标签”。这个注l就是“计量确认”定义中所说的一组操作,从上述定义和注l中可以明确“计量确认”是由3个过程组成的。其中第一个过程是校准,校准就是按照量值溯源要求,通过上一级测量标准及其装置测出被测测量设备的实际具体量值或示值误差及其技术参数。第二个过程是计量验证。计量验证就是将被测测量设备的实际校准测量得出的具体量值或示值误差及其技术参数与该测量设备的计量要求进行比匕较,如果被测测量设备的实际具体量值或示值误差及其技术参数满足该测量设备的计量要求,则验证通过,即“计量确认”结论为“合格”,可填发合格标签并按要求进行封印。如果被测测量设备的实际具体量值或示值误差及其技术参数不满足该测量设备的计量要求,则验证无法通过,将进行第三个过程。第三个过程就是调整或维修对在验征过程中发现被测测量设备的实际具体量值或示值误差及其技术参数不满足陔测量设备的计量要求的,则需判断能否对该测量设备进行调整或维修。如果该测量设备已无维修价值或无法调整,则验证没通过,即“计量确认”结论为“报废”。如果该测量设备经调整或维修后其再次校准的实际具体量值或示值误差及其技术参数满足该测量设备的计量要求,则验证通过,即“计量确认”结论为“及格”。可填发合格标签并按要求进行封印。“计量确认”的间隔可根据测量设备的示值稳定性、使用场合和使用频率等因素由企业自行确定。1

注意计量确认是指为确保测量设备符合预期使用要求所需的一组操作。

该概念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计量确认通常包括:校准和验证、各种必要的调整或维修及随后的再校准、与设备预期使用的计量要求相比较以及所要求的封印和标签(状态标识)。

(2)只有测量设备已被证实适合于预期使用并形成文件,计量确认才算完成。

(3)预期用途要求包括:测量范围、分辨力、最大允许误差等。

(4)计量要求通常与产品要求不同,并不在产品要求中规定。计量确认的概念是指对测量设备进行的校准、调整、修理、验证、封印和标签等一系列活动,当然也包括检定、比对等工作。它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测量设备处于满足使用需要状态而进行的活动。由于所有测量设备在使用中随着时间的变化都会发生偏移,不可能总保持在某一个误差内,为了使它们保持原有准确度,必须在使用一定时间后对它们进行校准,调试或修理,再校准、加以封缄和标志等,通过这些活动,使测量设备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保持满足预期使用要求的准确度。

从定义中可以看出计量确认是针对测量设备的要求及其实施进行的活动。

过程方法ISO10012中采用了“过程方法”。把计量确认看成一个“过程”一,将有助于提高和保证计量确认结果的有效性。例如,校准是计量确认的一个方面,如果我们只注意校准结果,不注意校准的过程,当发现校准结果有误时,再去重新寻找问题、重新校准,就已经造成了人力、物力的浪费;如果从校准一开始就注重每一个操作过程,把校准当成一个过程认真对待,发现问题及早纠正,不要等到最终结果出来以后再回头寻找问题,就可以减少很多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这就可体现“过程方法”的优越性。

从计量确认过程框图中可以看出计量确认过程中包括许多子过程。

(1)测量设备的校准过程

输入是被校测量设备和上一等级标准器。输出是校准结果及校准状态的标志。活动是校准,即被校测量设备与上一等级标准器的比较。资源是校准人员、校准方法、校准的环境条件等。

(2)导出计量要求的过程

其输入是顾客要求,输出是计量要求。活动是:查找顾客要求(合同中找出),或从产品标准、技术要求中找出,或从生产过程控制文件中找出,或从其他法律规定、规范或文件中找出。

(3)验证过程

验证过程有两个输入,一个是计量要求,一个是测量设备的计量特性。其输出是验证证书,或不能验证,或不符合计量要求的验证结论。其活动是将计量要求与计量特性进行比较。其资源是比较人员资料等。这个过程一般不需要测量设备等硬件。

(4)调整或维修过程

如果校准结果不能符合计量要求,该测量设备还要经过调整或维修过程。调整或维修过程的输入是验证过程的一种输出:不符合计量要求的验证结论。其输出是调整或维修报告。活动是调控或维修。资源是调整或维修的设备、设施、人员、方法等。

(5)再校准(或称复核)过程

输入是:调整或维修后的测量设备及其报告。输出是再校准状态的证书和标志。活动是校准以及校准前对校准间隔的评审。资源是再校准用的测量标准装置、人员、校准规范等。

(6)确认状态标志的标注过程

确认状态标志共有两种:一种是确认合格标志,另一种是确认失效标识(无法维修或调整)。该过程的输入是验证/确认文件,或验证失败记录。输出是确认合格标志,或确认失效标志。活动是领取标志,张贴或挂在测量设备上。资源是人员、登记等文件。

由上述6个过程(至少4个过程)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计量确认过程。因此,计量确认过程不能理解为单一的校准过程。

相关1992年国际标准化组织发布了ISO10012标准,指导企事业单位开展计量管理工作,我国将其转化为GB/T19022.1-1997标准,在国内推广。

计量合格确认由市质监局受理,并派出评审组进行现场评审,符合规范的,发给《计量合格确认证书》,有效期为5年。 计量保证确认由市质监局受理并派出评审组进行现场评审,符合规范的,报省质监局签发《计量保证确认证书》,有效期为5年,由市质监局送达申报单位。

内容计量确认的内容通常包括:

(1)测量设备的校准;

(2)测量设备的验证;

(3)与设备预期使用的计量要求相比较;

(4)各种必要的调整及随后的再校准;

(5)各种必要的维修及随后的再校准;

(6)各种必要的渊整及随后的与设备预期使川的计量要求相比较;

(7)各种必要的调整及随后的与预期使用的汁量要求相比较;

(8)各种必要的凋整及冉校准后所要求的封印;

(9)各种必要的维修及再校准后所要求的封印;

(10)各种必要的调整及再校准后所要求的标签;

(11)各种必要的维修及再校准后所要求的标签;

(12)当测量没备的封印被发现损坏、破损、转移或丢失时应采取的措施;

(13)当测量没备的保护装置被发现损坏、破损、转移或丢失时应采取的措施。1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李岳阳 - 副教授 - 江南大学

科技工作者之家

科技工作者之家APP是专注科技人才,知识分享与人才交流的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