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涛水库灌区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0-11-17

松涛水库灌区范围的东、南、西以南渡江左岸及其支流大塘河右岸、珠碧江为界,北临琼州海峡,东西长131公里,南北宽64公里,总面积5550平方公里。

简介松涛水库灌区范围的东、南、西以南渡江左岸及其支流大塘河右岸、珠碧江为界,北临琼州海峡,东西长131公里,南北宽64公里,总面积5550平方公里,包括儋县、临高、澄迈、琼山、海口5个县、市。灌区的开发规划,原以橡胶灌溉为主,结合种植粮食作物,灌溉面积390万亩,其中农耕地227万亩,热带经济作物130万亩(其中橡胶80万亩),机动地33万亩。

随着生产发展和不断实践,对规划作过几次复查,开发方针改为以灌溉粮食作物为主,工程组成基本不变。1973年,灌溉面积调整为291.7万亩,其中农耕地222.4万亩,热带作物69.66万亩。农耕地中含甘蔗29.62万亩1。

渠首枢纽灌区的渠首枢纽,位于输水洞和南丰电站下游的南茶村,包括渠首调节池、总干渠进水闸、溢洪闸及土坝。进水闸为3孔每孔净宽4米,高3米,带钢弧形闸门的平底闸。溢洪闸净宽16米,设2孔8×7米的钢弧形闸门。

渠系布置为总干渠6.5公里,底宽18米,通过最大流量103立方米每秒,至那大附近分为东、西干渠。东干渠全长124公里,前段渠底宽16米。西干渠全长57公里,前段渠底宽8米。灌区先后建成结瓜及配套的水库有跃进、福山、尧龙、美亭、岭北、玉凤、永庄、沙坡、促进、沙河、春江、红洋等中型水库12座,小(一)型水库22座,小(二)型水库101座,引水工程93处,渠道及跌水电站12座,总装机15430千瓦,灌区各县电站40座,总装机16565千瓦,电灌设备10258千瓦。至1987年,灌区西干渠乐园以下的工程尚未配套开发2。

规模松涛灌区东至南渡江左岸,南至珠碧江右岸,北临琼州海峡,西濒北部湾。东西长131公里,南北宽64公里,总面积5866平方公里。现有耕地21.37万公顷,其中水旱田9.11万公顷,旱坡地12.26万公顷。另外,热作、园地有11.19万公顷。 灌区灌溉作物结构与灌溉面积,从1958年至建省,几经修改调整,基本确定灌溉面积由原设计22.24万公顷调整13.67万公顷。 该灌区是以松涛水库为主体,通过各级渠道联结灌区内中小型工程,组成大中小、蓄引提相结合的水利灌溉系统。解决琼北地区儋州、临高、澄迈、琼山和海口等市县的灌溉与供水问题。灌区水源包括松涛水库(多年平均供水量达13.88亿立方米)、灌区内各市县利用当地水资源建成中小型蓄水工程581座(总库容3.85亿立方米)、中小型引水工程128座、以及机电、水轮泵提灌与井灌设施,灌区内各类中小工程多年平均供水量达3.5亿立方米,合计灌区多年平均可供水源17.3亿立方米。 灌区渠首工程由松涛水库进水塔、引水隧洞(984米长)、灌溉与发电管、尾水渠(长5.84公里)、南茶水库等工程组成。从进水塔至灌区总干渠首(南茶水库大坝)长度达6.83公里。南茶水库(总干渠首)正常水位为144米。

现有灌区分上三级骨干渠道与下三级渠道。上三级骨干渠道包括总干(6.68公里)、东干渠(123.57公里)、西干渠(25.92公里)、9条分干和2条补水渠(287.76公里),计上三级渠道长度443.93公里。松涛直灌的支(控制面积 666.7~3333.3公顷)、斗、农(控制面积66.7~100公顷)渠及中小型水利工程的渠道统称下三级渠道,其中,松涛直灌的有931条,长1933公里;其它中小工程渠道有1393条,长1979公里,计下三级渠道总长3912公里。

总干渠设计正常流量93.4立方米/秒,加大流量103.7立方米/秒;东干渠设计正常流量70.9立方米/秒,加大流量78立方米/秒;在分干中,最大的那大分干设计正常流量24立方米/秒,最小的白莲西干正常流量3立方米/秒。

按1963年《灌区规划报告》,总工程量土方6551.7万立方米,石方242.4万立方米,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13.4万立方米,总投资2.12亿元。灌区工程1960年10月开工,至1963年3月,完成总干渠、东干渠5.4公里,那大分干6.5公里,开始向儋州、临高两县供水,灌溉耕地0.82万公顷。至1969年底,灌区工程全面完成总干、东、西干渠现有规模,以及那大分干渠27公里,凤蛟分干渠12.08公里,福山分干渠14.2公里,黄竹分干渠45.95公里,白莲东分干渠30.86公里,大成分干渠15.02公里,以及相应建筑物。可灌溉面积4.25万公顷,1970年对水库枢纽与以上灌区工程进行验收。经上级批准,改那大分干第2、3支渠为松林岭分干渠,过流能力13立方米/秒,渠长76公里。于1971~1974年间由儋县组织施工。同时,临高、澄迈县也分别组织力量对大塘河分干(25公里)、白莲西分干(12公里)进行施工,并对支、斗、农渠进行配套建设。

根据灌区发展情况,为满足东干渠灌溉高峰期的输水流量需要。经上级批准,1972~1974年间,增建东干渠跃进、福山两座中型反调节水库及其补水渠,两补水渠补水流量均为8立方米/秒,跃进补水渠长6.3公里,福山补水渠长23.2公里。至此,上三级渠道完成现有规模。1978年实灌面积达7.1万公顷1。

骨干渠道灌区骨干渠道依山傍岭,弯道多,地质复杂,经过玄武岩、火山岩、沙质土、海相古阶地沉积区的渠段多,渗漏大,易崩塌;施工时,急于挖通放水,多处渠道开挖断面不够大,渠堤不够高,平台和堤顶不够宽,断面单薄,阻水和险工渠段多;配水、排水、交通、管理等建筑物配套不全;有的斗门、闸门无控制;有的排洪闸,渡槽和涵洞过水能力不足;有的布置不当,已被冲毁;随经济发展,渠道上交通桥数量、规模明显不足,等等诸多问题2。

历史针对灌区渠系存在众多问题,1972~1976年主要以维持渠道安全,配套渠系扩大效益。1976~1985年间,松涛水利枢纽安全加固与灌区续建配套工程列入国家建设计划,进行渠道尾工处理,危险渠段加固,重点渠段防渗及建筑物配套。同时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援助的松涛东灌区综合开发配套项目(简称2719项目)实施。实施2719项目包括东灌区儋县三都、新英,临高美良坡、美台坡、头园坡,澄迈桥头、颜春岭,琼山东寨、新坡、十字路,海口新盈坡、美李坡等15个灌溉片1万公顷耕地的开发。水利工程包括干、支、斗、农、毛渠及田间工程配套和平整土地,各类渠道防渗326.9公里(其中上三级渠道防渗48.69公里),使1万公顷耕地得到灌溉。

1988~1990年间,珠江委勘测设计院主持编制《松涛灌区续建配套总体规划报告》,经水利部审批执行。1991~2000年间,该灌区连续列入国家“八·五”与“九·五”灌区续建配套项目安排资金。至2000年末,松涛灌区上三级渠道防渗配套情况有:总干渠防渗4.2公里,东干渠防渗49.3公里,那大分干防渗25公里,黄竹分干渠防渗11.1公里,白莲东分干防渗28.6公里,福山分干防渗5.44公里,跃进补水渠防渗1.23公里,福山补水渠防渗2.96公里,松林岭分干防渗62公里,西干渠防渗0.6公里,大塘分干防渗4.5公里,白莲西分干防渗3.2公里,凤蛟分干防渗0.74公里,累计三上级渠道十多年来已防渗198.84公里。下三级渠道防渗工程主要依靠各市县集资建设。

灌区渠系建筑物主要有:上三级有1273座,其中进水闸45座,泄水闸36座,节制闸43座,渡槽40座,隧洞5座,涵洞148座,跌水23宗,斗门472座,公路桥80座,汽车桥106座,大车桥132座,人行桥143座。松涛直灌的下三级有1210座,主要是进水闸和分水闸。未计入客水入渠槽、取水码头、维修阶梯、量水设施等小型建筑物。此外,在灌区内已建有电站53座,总装机容量达57095千瓦。其中骨干渠道跌水电站有15座。

2000年,根据水利部的统一部署, 水利设计院会松涛工管局编制了《松涛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规划报告》,经水利部审查通过,该灌区继续列入国家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项目给予安排建设资金。

据松涛灌区续建配套工程总体规划对灌区耕地的详查成果,1990年全灌区有效灌溉面积为8.24万公顷,这个调查成果当时得到灌区各市县领导确认。由于种种原因,当年水利年报中松涛灌区有效灌溉面积为6.89万公顷,2000年底,水利年报中松涛灌区有效灌溉面积7.36万公顷。其中水田6.18万公顷,菜地2787公顷,水浇地8880公顷2。

各灌溉系统松涛大灌区,内含19个较大的灌溉系统。现以1990年由珠江委设计院的灌溉面积调查成果为准划分,该灌区有效灌溉面积在3333.3公顷至2万公顷间的中型灌溉系统有:黄竹分干、白莲东分干、白莲西分干、福山分干、波莲、和舍、那大、天角潭、大成等9个灌溉系统;而有效灌溉面积在666.7~3333.3公顷之间的小灌溉系统有:金江、多文南、凤蛟、大塘河、那英、春江、铺子、西华、八一、富盈南等10个灌溉系统。松涛灌区的建设发展情况在下一节介绍,下面仅简要介绍该灌区各灌溉系统简况。

黄竹分干灌溉系统现有效灌溉面积1.223万公顷,主要灌区包括琼山的羊山地区、东山、新坡等,以及向澄迈美亭水库补水,灌溉美亭、瑞溪等地,该系统已建有美亭、岭北水库,小(1)型美玉、大美、道兴、东寨水库,还有一些小(2)型水库及引水等工程联合供水,与松涛渠道均有水力联系。

白莲东分干灌溉系统现有效灌溉面积7493公顷,主要灌区包括海口市秀英~~长流、荣山一带,以及琼山美安、永兴等地。该灌溉系统内已建有永庄、沙坡、玉凤水库禾和那甲引水,以及美造、那卜、美崖、羊山、东城小(1)型水库,此外还有一些小(2)及引水工程联合供水,除玉凤水库和那甲引水与松涛渠道无水力联系外,其它水库均有水力联系。

白莲西分干灌溉系统现有效灌溉面积3650公顷,灌区主要包括澄迈县白莲、老城、马村等地,水源以松涛直灌为主。

金江灌溉系统现有效灌溉面积2071公顷。灌区主要是澄迈县金江地区,以及美亭大拉等地,水源以松涛直供及大塘河水坝引水为主。

福山分干灌溉系统现有效灌溉面积4060.9公顷,主要灌区包括澄迈县福山、桥头,临高县马袅等地区。水源以松涛直灌(含福山水库)为主,还有永良小(1)型水库等工程联合供水。

多文南灌溉系统现有效灌溉面积2182.4公顷,灌区主要包括临高县的东江、加来、和舍、多文等地,水源以松涛直灌(含跃进水库)为主,还有东江水坝等联合供水

凤蛟分干灌溉系统现有效灌溉面积2089.9公顷。灌区主要包括临高县皇桐、博厚等地,水源以松涛直供为主,区内已建有潭牛、潭泥小(1)型水库,松涛可向其补水。

大塘河分干灌溉系统现有效灌溉面积776.2公顷,灌区主要包括澄迈县的山口、中兴等地区,水源以松涛直供与促进水库、高山朗小(1)型水库联合供水。

波莲引水灌溉系统现有效灌溉面积7977.2公顷,灌区主要包括临高县波莲、东英、文兰、博厚、新盈、美良、调楼等地区,水源以松涛直供与波莲水坝、东红与新市小(1)型水库等联合供水。

和舍灌溉系统现有效灌溉面积6814.9公顷。灌区主要包括临高县和舍、加来、美台、新盈等地,水源以松涛直灌,联合尧龙水库及吾尔小(1)型水库等工程供水。

那大分干(含松林岭分干)灌溉系统现有效灌溉面积13473.5公顷。灌区主要包括西联农场、儋州市北部与西北部、临高县南宝、新盈农场等地。水源以松涛为主,联合杨桥江水坝引水,黑墩沟、火烧坡、黎屋、兰文、兰马小(1)型水库等工程供水。

那英灌溉系统现有效灌溉面积2304.3公顷。灌区范围主要包括儋州市南丰、那大、和庆、兰洋等地。水源以松涛直灌为主,灌区内还有那旦、角要、美万、大王岭小(1)型水库等工程供水。

天角潭灌溉系统现有效灌溉面积5316.3公顷。灌区主要包括儋州市长坡、中和、木棠、新州、东城等地区,水源以松涛西干补水沙河水库,经天角潭水坝配水东西干渠灌溉。

大成分干灌溉系统现有效灌溉面积4966.9公顷。灌区主要包括儋州市大成、南辰、西华农场等地。水源以松涛直灌为主,区内还建有石马岭小(1)型水库可供水。

春江灌溉系统现有效灌溉面积2425公顷,灌区主要包括儋州市白马井、王五、排浦、松林等地区。水源以春江水库为主供水,松涛西干可向其补水。 松涛灌区中,现有效灌溉面积大于666.7公顷以上的灌溉系统,还有铺子灌溉系统(有效灌溉面积1103.4公顷)、西华灌溉系统(有效灌溉面积686.1公顷)、八一灌溉系统(有效灌溉面积792.8公顷)、富盈南灌溉系统(有效灌溉面积907.7公顷)等1。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石季英 - 副教授 - 天津大学

科技工作者之家

科技工作者之家APP是专注科技人才,知识分享与人才交流的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