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水利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0-11-17

内蒙古水利信息化建设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水利信息化工作全局,按照全国“十二五”水利信息化规划的总体要求,围绕内蒙古水利发展与改革的目标,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为发展。遵循“统一规划、整合资源、需求牵引、应用主导,平台共用”的原则,以支持内蒙古可持续发展水利为目标,以信息技术应用为手段,以建设和完善水利信息采集、信息通讯网络为基础,以水利信息资源开发和业务应用系统建设为核心,以健全政策法规、标准规范、组织管理和人才培训为保障,构建水利信息化综合体系。

内蒙古水利现状内蒙古水利信息化建设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水利信息化工作全局,按照全国“十二五”水利信息化规划的总体要求,围绕内蒙古水利发展与改革的目标,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为发展。遵循“统一规划、整合资源、需求牵引、应用主导,平台共用”的原则,以支持内蒙古可持续发展水利为目标,以信息技术应用为手段,以建设和完善水利信息采集、信息通讯网络为基础,以水利信息资源开发和业务应用系统建设为核心,以健全政策法规、标准规范、组织管理和人才培训为保障,构建水利信息化综合体系。

随着水利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应用系统数量的不断增加,围绕解决四大水问题和建设民生水利的迫切需求,根据内蒙古的现状,以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和水资源管理系统为两大主线,通过对水利厅数据中心的建设,逐步实现对水土保持、农村水利、建设管理、办公应用等业务应用系统的逐步整合和基础数据资源的最大共享。在《全国水利信息化规划的( “金水工程”规划) 》、《全国水利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的框架内,初步形成内蒙古水利信息化综合体系。

内蒙古水利信息化综合体系以内蒙古水利专网为依托,通过内蒙古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和内蒙古水资源管理系统的建设,逐步形成水利数据中心,实现数据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并带动其他水利业务系统的发展建设。该体系由信息采集与工程监控体系、通信网络、资源共享服务体系、综合业务应用体系、水利信息化保障体系、水利信息系统运行环境体系组成。

1.信息采集与工程监控体系

主要包括信息采集与管理系统、工程监控与管理系统两部分,是水利业务分析、处理和决策的数据来源,承载了对信息数据的采集和工程设施的监测和控制,是其他上层体系的源泉和根本。

2.通信网络

通讯网络将个信息采集及工程监控点与各级数据汇集中心联通,实现数据信息的互联互通,为整个综合体系中数据交换提供运行保障。

3.资源共享服务体系

涵盖了水利数据中心及其信息安全保障。其中水利数据中心包括信息汇集平台、信息存储、信息服务、应用支撑平台等部分,负责信息数据的收集、汇总、存储,以及对上层应用的数据和服务的支撑。

4.综合业务应用体系

包括水利电子政务系统、防汛抗旱指挥系统、水资源管理系统等主要业务系统。

5.水利信息化保障体系和水利信息系统运行环境体系

为水利信息化系统建设和运行提供了安全与标准、资金和人力资源等方面的保障,以便保证水利信息化建设的有序进行1。

水利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分析由于我区水利信息化发展起步晚,信息化建设水平仍然处于全国落后水平,从整体上看,基础设施薄弱、信息资源不足、信息资源的综合共享服务能力较弱,基于统一架构的多业务综合应用支撑平台尚未建立,水利信息化建设工作和运行管理体制不够健全,与水利信息化的发展不相适应,极大地限制了下一步水利信息化工作的开展,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缺乏基于统一架构下的多业务综合应用支撑平台的统筹规划

水利厅水利信息化虽有规划,但项目建设由各业务处室单独建设,各自为战,造成以下缺陷:

①水利公用信息采集部门之间共享机制和共享理念缺乏。

②各类数据库信息被各业务处室、厅属各单位、各盟市水务部门各自分散持有,造成信息壁垒。

③数据标准格式不统一规范,条块分割服务目标单一,重复建设现象严重。

④通信网络、信息采集点数据库信息等基础设施支撑能力明显不足。

水利厅基础设施支撑能力建设主要依靠国家项目投资和水利工程项目带动,缺少主动进行基础支撑能力的项目立项建设,缺少在国家投资建设的项目基础上,根据我区实际应用情况进行系统二次开发。由于上述原因,造成信息资源整合困难,水利系统的数据库信息严重缺乏,部门之间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程度低,效益难以充分发挥。

2.运行维护管理体制与信息化发展不相适应

(1) 运行维护经费缺乏。水利部2007 年9 月颁发《水利信息系统运行维护定额标准》,自治区水利厅一直没有形成固定的网络系统维护费用,导致系统出现问题时无法快速响应并修复,造成有资金建设,而没有资金运行维护的局面。随着信息化系统的逐年增长,机房系统维护的压力和任务也逐年增加,建立固定网络系统维护费用是保障各系统安全运行的关键。

(2) 信息化专业人员缺少,专业类别覆盖不全。信息发布、更新、网络维护、信息化系统项目建设等需要不同的专业和较多的人员数量。水利厅负责信息化的工作人员较少,工作任务与人员结构不成比例2。

内蒙古水利信息化建议1.统一规划部署,完善标准体系建设

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是水利信息化的根本基础。水利信息化的过程实质上也是将水利管理与水利技术服务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的过程,没有统一规范的标准就不可能真正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就不能避免重复投资。

建议对水利信息化发展实施统一规划,各业务应用系统的项目建设应由业务处室牵头,由信息化部门统一规范建设,形成标准体系,信息分类、编码、元数据、访问接口等基础性和全局性的标准应与全国统一; 应落实专门的水利信息化管理部门,落实责任、人员和经费,优先安排有利于整合共享的项目,优先保证整合共享服务处理较好系统的运行维护费用。

2.完善水利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随着业务处室应用系统建设的不断发展,数据信息将逐渐增加,基础设施的支撑能力将面临严峻考验。为保证下一步信息化工作合理有序的开展,应保障5个方面的建设任务。

(1) 加快通信网络系统建设。完成水利厅与盟市水务(水利) 局之间的网络建设并延伸至旗县,形成自治区水利专网。只有建立水利专网,保证水利信息传输通道的畅通,才能为信息资源整合共享提供便利条件,避免重复建设。

(2) 加强数据库建设与信息资源整合和共享。水利厅各类数据库信息被各业务处室、厅属各单位、各盟市水务部门分散持有,数据收集整理需各级部门配合进行,涉及到思想理念、管理方式的改变,因此,需要水利信息化领导层把握全局,加强保障,排除阻力,强力推动。

(3) 部署水利数据中心建设任务。在网络系统建设完成的基础上,尽快部署水利数据中心的建设项目。只有通过数据中心的建设,才能更好地统一标准体系结构,解决各业务处室之间应用系统形成“独立孤岛”的问题,才能最大限度地整合各处室业务系统的信息资源,从根本上解决系统重复建设的问题。

(4) 改变观念,加大自主投资立项建设项目。水利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综合性、前沿性的系统工程。不仅涉及到人、财、物的投入,还涉及到人们思想观念、传统管理方式和工作习惯的转变。内蒙古自治区水利信息化项目主要是依靠国家投资项目带动建设,国家投资项目着眼于全国平均水平进行建设,而内蒙古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因此,应在国家投资项目的基础上,自主投资立项,建设适合内蒙古水利信息化发展水平的项目,例如,通信网络系统和数据中心等基础设施支撑能力建设,以及在国家投资建设的应用系统基础上,结合自身需求进行二次开发应用系统立项建设。

3.完善运行维护管理体系

水利厅信息化发展应建立固定的运行维护费用渠道,有利于维护部门主动巡检设备,及时更换设备及附属配件,保障系统良好运行。

4.加快水利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进度

我区水利信息化专业人才缺乏,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信息化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应采取多种形式加强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在职培训,提升在职人员专业技能。二是人才引进,形成与水利信息化进程相适应的人才队伍,为水利信息化建设和管理提供人才保障。三是在运行维护费用问题得到解决的情况下,可将机房运行维护工作委托第三方信息化企业进行管理,以解决水利厅信息化人才相对缺乏和运行维护管理任务过重的问题1。

总结水利信息化的建设,只有不断规范科学管理、完善工作制度、提高技术水平,才能实现健康持续的发展,才能发挥信息化在水利各业务工作中的技术支持和运行保障作用,从而推动水利业务的发展,实现“以水利信息化带动水利现代化”的总体目标2。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杜强 - 高级工程师 -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科技工作者之家

科技工作者之家APP是专注科技人才,知识分享与人才交流的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