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ML-Box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0-11-17

XML-Box 是公文G2B2C交换处理器,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省推动“公文G2B2C交换计划”委托资策会所开发之公文交换系统,采用 Linux 作业环境,并提供前端使用者 Windows 操作平台,具有收文、发文、清单报表、自动打印、转 CNS11643 中文码、签章、加解密与转换公文为便携式文件等功能之系统。

简介XML-Box是公文G2B2C交换处理器,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省推动“公文G2B2C交换计划”委托资策会所开发之公文交换系统,采用Linux作业环境,并提供前端使用者 Windows 操作平台,具有收文、发文、清单报表、自动打印、转CNS11643中文码、签章、加解密与转换公文为便携式文件等功能之系统。1

XML-GatewayXML-Gateway是公文G2B2C交换闸道,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省为推动“公文G2B2C交换计划”所开发之公文交换闸道器,提供各交换中心介接中心内部系统与其他交换中心或XML-Box进行公文电子交换之界面软件。1

证书证书是有一定证明效用的对象,用以证明某项效力。通常以文件为载体,票券、证书是最为常见的凭证。

证书是由一个特定的认证中心,检核用户身份后核发。其内容系表彰持有者具有的身份与能力。一张证书的价值与认证中心的公信力有直接关系。名不见经传的认证中心所核发的证书,或是大量核发的证书就几乎是没有价值的证书。此外,证书最常被用来证明持有者的能力,因此最主要的用途系宣示自身的工作能力。1

中文标准交换码中文标准交换码,编号CNS 11643,旧名国家标准中文交换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省为资讯交换而制定的标准字元编码方案,与CCCII同属于中文交换码。

1980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省集合编码专家、学者在溪头举行会议并达成初步原则,并据此核定国家中文资讯标准交换码编码原则。经过多次会商,在1986年8月4日公布,取名“通用汉字标准交换码”,简称“通用码”。当时的内容包括第一字面、第二字面共13,051字。

经过多年的使用意见及反映,于1992年扩编至第七字面,共48,027字,并改称“中文标准交换码”(CSIC, Chinese Standard Interchange Code)。此后陆续充实内容,1992年版一共十六字面,使用至第七字面;2004年版一共八十字面,使用至第十五字面。

2014年,新增第十九字面收录新字。

1980年代万“码”奔腾,业界使用各种不同的内码,如王安码、IBM 5550码、电信码、倚天码等。借由此国家标准交换码的公布与使用,做为各种不同内码间的桥梁,使得不同的内码也可以互相沟通和交换,资料可共享。2

参看Utility

XML-Gateway

CNS11643

凭证

地址簿

代拟代判

防火墙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王慧维 - 副研究员 - 西南大学

科技工作者之家

科技工作者之家APP是专注科技人才,知识分享与人才交流的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