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女捻螺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0-11-17

玉女捻螺,实为玉女芋螺(Conus virgo ),是1758年发现的动物,属于贝类动物、腹足纲,发现于是台湾海峡的泥底。

外形特征贝壳较粗大,壳质坚厚。壳高83.86~ 145.74mm,壳宽41.93~ 70.02 mm。螺旋部低矮,缝合线浅不明显,体螺层肩部圆滑,体螺层有许多不明显的螺肋。壳面光滑,为淡黄色,无花纹。体螺层基部为深紫色,整个体螺层布满很细密的螺纹,基部特别明显。壳口狭长,上下部宽度近等。壳口内面为瓷白色,仅壳口基部为紫褐色,内唇稍微有点扭曲。1

分布分布于印度洋至太平洋。

栖息环境浅海。

习性平常昼伏夜出,行动缓慢,多以肉食为主,摄食其他软体动物、蠕虫及小鱼。芋螺体内的毒囊,经由输毒管的传送,传送毒液至化成箭状的齿舌。当猎物靠近时,它会将吻端伸出,将充满毒液的齿舌刺入猎物体中。芋螺的齿舌每使用一次,就会断一次,须经一段时间才会再长出来。壳口狭窄的芋螺毒性较低,而壳口越宽广,毒性也就越强。

芋螺的毒属蛋白质毒,与毒蛇的毒相似。被咬伤中毒则会红肿刺痛,经常出现的症状是灼烧感及麻木,接着逐渐蔓延全身,使得四肢无力,肌肉麻痹,意识幻散,渐渐昏厥,而最后的死亡导因是心肌无力。2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李少斌 - 副教授 - 长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科技工作者之家

科技工作者之家APP是专注科技人才,知识分享与人才交流的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