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20年第11期目次及摘要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0-11-17

来源:体育学术研究

学术争鸣● FI与AI:评价体育科学研究者学术积累的新方法张力为, 李丹阳, 杨红英● 武术内外家之争:焦点、论点及其分水岭田金龙, 邱丕相研究综述● 新兴技术融合发展下竞技运动心理学研究进展、实践与展望赵祁伟, 陆颖之, 周成林原创成果● 专项表象训练方案设计与效果测评——以篮球罚球训练为例游茂林, 刘良辉, 樊荣, 童靖然● 2种不同运动方式对原发性失眠患者睡眠质量的干预效果杨栋●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我国公共体育服务绩效评价实证研究张凤彪, 王家宏● 城市效益视角下体育竞赛表演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学理内涵与前景指向何强, 徐光辉● 经济效益还是正外部性效益?美国地方政府补贴职业体育俱乐部的理由及启示喻和文, 刘东锋, 薛浩● 中超联赛球迷行为忠诚的形成机制:有中介的调节模型贾文帅, 李凌, 王俊人● PLS-SEM多变量统计分析在赛事观众研究领域中的应用骆雷摘 要1FI与AI:评价体育科学研究者学术积累的新方法张力为, 李丹阳, 杨红英(北京体育大学)为量化评价研究者个人在其核心研究方向的学术积累和学术发展情况,提出关于研究者个人学术发展评价的2个新指标:①核心方向聚焦指数(Focus Index of Core Direction,FI),反映研究者在其学术研究核心方向上的聚焦程度;②核心方向积累指数(Accumulation Index of Core Direction,AI),反映研究者在其学术研究核心方向上的积累程度。在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中联合检索4所体育院校193名博士生导师发表的全部中文期刊论文的前5个关键词,计算其FI和AI,分析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训练学、民族传统体育学、运动康复学等5个学科领域的学术聚焦和积累情况,讨论FI、AI与学术创新性、学术影响力、学科领域、关键词专业性、不当学术行为等的关系。认为:FI和AI计算简便,弥补了采用H指数等个人学术评价指标的不足,其使用有助于促进研究者个人的良好学术行为和长远学术发展;体育科学研究者需提高学术方向的集中程度和积累的深入程度,以便在相对狭窄的方向做出更深入的探索;与所有学术评价指标一样,FI和AI也存在不足,如在研究者发文量极低的情况下,FI可能失去其预期功效,采用AI评价跨学科、交叉学科领域的研究者存在一定局限性。2武术内外家之争:焦点、论点及其分水岭田金龙, 邱丕相(邯郸学院;上海体育学院)武术内外家的争论围绕1个焦点与3个论点展开。1个焦点即可乘与不可乘之争,3个论点即“主搏与主制”“主动与主静”“主外与主内”的辩论。通过对于技术思路、技术主张、方法运用、身体修炼等系列辩论的分析,从中国传统的体用关系出发,立足于“体”为“用”之本的角度定义了武术内外家的概念。提出:两家立论各有理论支撑,外家持体能论,内家持意识论,体能与意识的关系问题是两家在理论上的分水岭;外家追求“以大胜小”,内家追求“以小博大”,大与小的博弈问题是两家在技术上的分水岭。3新兴技术融合发展下竞技运动心理学研究进展、实践与展望赵祁伟, 陆颖之, 周成林(上海体育学院)探究竞技运动心理学与新兴技术融合的新趋势,以冬奥服务中的实践创新为先导,提出我国竞技运动心理学的研究途径与服务体系。围绕心理技术,综述心理测量学、认知神经科学、可穿戴设备与神经反馈技术的最新进展;结合计算机领域新兴技术的应用更新,分析新兴技术的融合创新对我国竞技运动心理学研究与应用的推动作用,并对2022年北京冬奥会心理科技服务进行实践探索。在新兴技术融合发展的推动下,未来竞技运动心理学将以当前服务竞技体育过程中的主要科学问题为导向不断突破创新:心理测量技术将进行更加全面、便捷和深入的数据挖掘;认知神经科学技术将借助逐渐成熟的神经网络算法建立运动员心理特征的预测模型;反馈技术将在可穿戴设备性能的提升下完善动态数据的捕捉,建立个性化的神经反馈技术训练方案。4专项表象训练方案设计与效果测评——以篮球罚球训练为例游茂林, 刘良辉, 樊荣, 童靖然(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针对传统表象训练要求受训者完成表象运动任务的盲目性和无差别性所带来的缺陷——无法体现运动成绩变化与运动表象强化的具体关系,认为运动表象训练方案设计应考虑运动任务的实际特征,选择有针对性的表象训练内容,不断强化运动员相应的运动表象能力,以提高运动成绩。据此结合国内外运动表象训练已有经验,提出基于某项运动任务(罚球)的有针对性的表象训练方案(专项表象训练)并付诸实践,包括确认运动表象训练内容、实施表象训练、控制表象训练过程和检验训练结果等4个阶段。结果显示:4次训练无法充分体现技术+整体表象训练与技术+专项表象训练的效果差异(效果量为0.1),但经过8次训练,2种训练方法对罚球成绩影响差异的效果量达到中等水平(0.52),对专项运动特殊认知表象(CS)影响差异的效果量较大(0.65),且技术+专项表象训练组形成了类似于优秀运动员的罚球表象特征。提示:专项表象训练对提高运动成绩的贡献更大。52种不同运动方式对原发性失眠患者睡眠质量的干预效果杨栋(南华大学)目的 探讨2种不同运动方式对原发性失眠(PI)患者睡眠质量的干预效果,为治疗失眠症提供新的视角和途径。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随机选取2017—2018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69医院就诊的PI患者(男性16例,女性2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单盲试验入组,分为有氧训练(AT)组、有氧联合抗阻训练(AR)组,每组20人,利用预先制定的运动处方进行为期4个月的干预。结果 ①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AT组和AR组睡眠总时间,睡眠效率,睡后觉醒次数,快速眼动睡眠潜伏期,非快速眼动睡眠Ⅰ、Ⅱ、Ⅲ-Ⅳ期,快速眼动睡眠期等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睡眠总时间、非快速眼动睡眠Ⅲ-Ⅳ期、快速眼动睡眠期等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T组血清IL-6含量高于A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来源:Sports_Academic_Res 体育学术研究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yMzE4Mzc3MA==&mid=2650901867&idx=3&sn=4d636a0dfd9f1608ffc8487b625a2ed9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科技工作者之家

科技工作者之家APP是专注科技人才,知识分享与人才交流的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