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华南手斧人群曾亲历大规模地质灾害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0-11-19

近日,《古地理、古气候、古生态》在线发表了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李浩与山东大学王伟、贵州大学雷蕾等合作完成的研究成果。通过系统梳理发生在早中更新世之交(~80万年)的澳亚陨石降落事件和印尼多巴火山喷发事件,研究人员探讨了这两次灾害事件对广西百色盆地先民的潜在影响并提出相关假说。

发生在旧石器时代的短期地质灾害事件,为研究早期人类与环境的耦合关系提供了重要信息。约80万年前生活在广西百色盆地的旧石器时代手斧人群,很可能亲历了两次较大规模的地质灾害事件。

澳亚陨石散布区是目前已知年代最晚但分布范围最广的陨石降落区域,广西百色盆地即属于澳亚陨石散布区。最新结果显示,澳亚陨石的形成年代约在78.5 ± 0.8(0.9)万年前。新鲜、未经搬运和磨蚀的玻璃陨石埋藏于百色盆地第四级阶地的网纹红土堆积中,且与古人类制作的手斧工具同层出土,指示陨石与手斧在年代上可能非常接近。一系列古环境研究证据显示,澳亚陨石降落事件曾导致较大规模区域性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恶化。

位于印尼爪哇岛的多巴火山,更新世期间曾发生过3次较大规模的喷发,其中最早的一次发生在约78.5 ± 0.07万年前,接近或处于百色盆地手斧人群生存的年代。来自南中国海和印度洋的深海岩芯记录显示,最早的多巴火山灰正好沉积于澳亚陨石层之上,表明两次灾害发生的时间间隔较短,有可能产生环境叠加效应。从规模来看,早中更新世之交的多巴火山喷发属于超级喷发事件,可能引发了剧烈的全球短期降温和降水减少。

上述两次时间间隔较短的地质灾害事件,很可能使生活在百色盆地的先民面临更大的生存压力。目前的考古发掘材料也显示,盆地内第四级阶地含手斧地层发现的石器标本,无论数量还是分布密度都比较低,这一现象可能与人群规模的大小有紧密关系。同时,盆地内出土的手斧主要位于第四级阶地的下文化层,在第四级阶地上文化层和较低海拔的阶地上,目前尚未发现手斧遗存,暗示手斧人群可能在生存环境压力下离开百色盆地迁徙到其他地区。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16/j.palaeo.2020.109927

内容来源:中国科学报

来源:中国科学报

原文链接: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20/11/358918.sht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旧石器时代 陨石 盆地 手斧人群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