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教育 | 警惕这些症状,可能是心梗的前兆!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0-11-20

来源:中华护理杂志社




11月20日是中国心梗救治日,之所以选择在今天,是因为1120这个数字包含了心梗救治的两个寓意:其一是出现急性胸痛要及时拨打120,其二是明确诊断心梗患者争取在黄金120分钟内完成有效的救治,可大大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一旦发生急性心梗,便是时间与生命的较量,那么,究竟该如何做才能有效预防心梗?


及时识别心梗

 小心不典型症状


警惕第一次的心绞痛


其实,我们血管病变的狭窄程度、部位不同,或者说冠脉痉挛的程度不同,心肌缺血所呈现的症状也不一样。


管腔狭窄不严重时, 心肌供血一般不受影响,所以症状也不太明显。但如果狭窄达到一定程度(一般是70%以上,部分血管可能在50%以上), 虽然静止休息时心肌供血不受影响, 但在一些诱因下(比如运动、心动过速或激动时),心脏耗氧量增加,可暂时引起心肌供血不足。 


这时,患者会出现前胸阵发性、压榨性疼痛,疼痛主要位于胸骨后部,可放射至心前区与左上肢。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心绞痛。


不过这种疼痛持续时间不长,一般在几分钟左右,通过休息或用硝酸酯制剂(如硝酸甘油)后就会消失。


但是要警惕,如果我们既往从未出现过这种症状,但在某天第一次出现这种所谓的心绞痛症状,那就是危险的信号。因为第一次出现的心绞痛,一般是不稳定的,可能在短期进展为急性心梗。


除此之外,我们的心肌如果缺血严重,身体警报级别会持续拉高,症状也会相应表现得更为严重,有以下情况时也要高度警惕:

1.严重心绞痛突然发作。

2.原有的心绞痛性质改变,如频率增加、剧烈程度增加、持续时间延长;或诱因不明显,多在安静休息时发作,含服硝酸甘油疗效差。

3.疼痛时伴有大汗、恶心、呕吐、心律失常、低血压等。


小心不典型的先兆症状


注意!还有约20%~33%的急性心梗患者有不典型先兆症状,容易被忽视。


有些患者无典型胸痛,只表现为下颌痛、牙痛、右上肢疼痛、后背疼痛、上腹痛,甚至出现乏力、心慌、烦躁、咳嗽、恶心、呕吐症状。


为什么心梗会出现这些非典型先兆症状呢?


原因比较复杂。就拿腹痛为例,我们的下壁心肌位于心脏膈面,当下壁心肌细胞严重缺血缺氧时,膈肌受到膈神经刺激,导致反射性肌痉挛,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上腹部肌肉紧张、牵拉痛或呃逆等表现。


再比如牙痛、咽痛,是因为心肌缺血缺氧产生的酸代谢产物,刺激了心交感神经传入纤维, 痛觉可向第2颈椎~T10胸椎对应的部位放射, 产生左肩、背部疼痛, 放射至下颌咽部时引起类似牙痛的症状。 


是不是只要这些部位感到疼痛,就要立刻警惕急性心梗呢?


我们需要警惕,但也不能反应过度。


首先,心肌缺血引起的疼痛大多呈放射性和广泛性。所以即便是其他部位的疼痛,也不会单纯只是某一点的疼痛,大多数患者可能同时伴有胸部不适、呼吸困难或胸部闷压感。


其次,这些非典型症状发作持续几分钟或十几分钟,就需要高度重视了。但如果症状已经持续了好几天,那问题就不大。因为如果真的是心肌梗死,症状不会持续那么久。


再有,如果是心肌缺血引起的症状,由于运动会加剧这些疼痛,出于自我保护,患者在症状出现时,自然会降低活动量。如果症状在活动后减轻,自然不像心肌缺血。


在意身体发出的信号


一旦我们能够确定或高度怀疑自己或家人有急性心梗的先兆症状,不管是典型还是非典型,一定要及早就医,寻求医生的帮助。


当我们的血管完全闭塞,心肌细胞持续性地缺血缺氧开始坏死时,绝大多数人的身体都会发出信号(女性、糖尿病患者和老年患者有时症状不典型): 

1.胸痛为压迫性、紧缩性、烧灼感、刀割样或沉重感。

2.无法解释的上腹痛或腹胀。

3.放射至颈部、下颌、肩部、背部、左臂或双上臂。

4.“烧心”,胸部不适伴恶心和 (或) 呕吐。

5.伴持续性气短或呼吸困难。

6.伴无力、眩晕、头晕或意识丧失。

7.伴大汗。 


注意,急性心梗最典型的症状是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即便休息及使用硝酸酯类药物也不能完全缓解。这时,必须抓紧时间立即去医院,千万不能掉以轻心。


平时生活中要注意哪些?


冠心病有八大危险因素——五种可防可控的危险因素,三种不可防不可控的危险因素。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吸烟、肥胖是可防可控的危险因素。性别、年龄以及家族遗传是不可控制的因素。女性受雌激素的保护,较男性而言,心梗发作病例相对少得多。随着年龄的增长,心梗的发生率不断提高,但现在有年轻化的趋势。此外,长时间的熬夜导致人体电解质紊乱,更易诱发心源性猝死。国外有报告指出每天花两小时盯着电视、计算机屏幕的人,罹患心脏疾病致死率是平常人一倍。


现代社会节奏在加快,很多中青年的生活、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生活不规律、经常熬夜等,都是猝死的诱因。身体经常处于超负荷疲劳运转的状态,或情绪过于紧张时,更易诱发“心梗”。因此,大家要保持健康规律的生活作息,珍爱生命、远离心梗!


来源:健康中国




来源:zhhlzzs 中华护理杂志社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NzE2NTYzNQ==&mid=2654419981&idx=1&sn=05e3fd46d54687a7199d6472a45a9d4c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