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海峡两岸暨港澳生物材料与组织再生青年科学家学术会议成功举办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0-11-16

来源:中国生物材料学会

两岸四地不仅有许多经济纽带,在教育和科研方面也有许多合作。11月13日至16日,由东华大学和中国生物材料学会联合主办的“2020海峡两岸暨港澳生物材料与组织再生青年科学家学术会议”在上海举行,本次会议以“生物材料让生命更长久”为主题,应疫情防控需要,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两岸四地专家汇聚一堂探讨生物材料与组织再生学术领域的最新成果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常江教授 


中科院硅酸盐研究所常江教授发表了“21世纪再生医学与生物材料发展趋势”的主题演讲,常江教授表示再生医学是通过研充机体的正常组织特征与功能,创伤修复与再生机制及干细胞分化机理,寻找有效的生物治疗方法,促进机体自我修复与再生,或构建新的组织与器官,以改善或恢复损伤组织和器官的功能的科学。生物材料是用于与生命系统接触和发生相互作用的,并能对其细胞、组织和器官进行诊断治疗、替换修复或诱导再生的一类天然或人工合成的特殊功能材料。再生医学与生物材料的关系从“借来用用“到“相互融合”,材料对细胞调控的深入研究,需要从材料和生物体系两个方面入手,需要再生医学与生物材料密切结合,再生医学与生物材料相互融合的过程。


化学化工与生物工程学院院长武培怡教授介绍了学院的基本情况和生物相关学科的发展情况。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张耀鹏教授介绍了重点实验室近些年取得的成果并向参会者推广了重点实验室主办的学术期刊《先进纤维材料》“Advanced Fiber Materials”。


值得注意的是,43位海峡两岸及港澳知名学者应邀作精彩学术报告,内容涵盖“生物材料合成”“无机生物材料”“天然生物材料”“水凝胶”“聚合物表面及界面”“药物输送系统”“静电纺丝生物材料”“三维打印生物材料”“组织再生与修复”“组织工程支架的设计与制作”“生物材料临床前与临床试验用于医疗器械”等多个细分研究领域。

  

云端汇智40余万人在线观看直播

应疫情防控需要,会议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专家学者可选择线上、线下形式进行互动交流。本次会议受到广大学者和学生的热烈关注,线下出席人数超过200人,包括远道而来的三位澳门大学教授及其带领的6名研究生,两天累计在线参会人数超40万。值得一提的是,澳门大学和新疆大学组织相关专业的学生集中收看会议直播视频。会议期间,大会主席莫秀梅教授还接受了《中国企业报》中企视讯“科技制高点”新闻媒体的现场采访。会议现场还有10余家生物医学类科技企业布台展示最新的生物医学相关科技产品。


澳门大学学生收看会议直播


“科技制高点”依托主流媒体宣传矩阵全方位介绍上海在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进程中的制度创新、技术突破、成果转化、产业发展等方面的成果,助力上海构建实时动态的科技地图。


来源:zgswclxhcsbm 中国生物材料学会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0MTM3OTM4Nw==&mid=2247487365&idx=1&sn=8fb3ff6c5184a45e64466fe8a960b7d3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中国生物材料学会 四川省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