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耀林: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规划的若干问题探讨 | 学术季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0-11-23

来源:中国城市规划

导读

9月20日,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和苏州科技大学主办、苏州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承办的学术季之“文化传承·健康发展——第二届水网地区城乡发展与规划国际会议(2020)”在线成功举办。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江苏省规划设计集团总经理、研究员级高级规划师梅耀林应邀作了题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规划的若干问题探讨》的精彩报告。


本文字数:3780字

阅读时间:12分钟

 


梅耀林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江苏省规划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研究员级高级规划师


国家文化公园规划建设背景



国家的部署


国家文化公园从哪里来?首先追溯到国家的部署。早在2016年,《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中第一次提出国家文化公园的概念,2017年习总书记做出重要指示批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2017年9月国家发改委牵头组织了《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规划》的编制,后规划名称调整为《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2017年12月,中宣部起草了《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试点工作方案》,到2019年的12月5号,中办、国办印发了《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



江苏省的实践与进展


江苏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走在全国前列。首先,江苏省高位组织推动,成立了江苏省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全省大运河文化带和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工作。第二,在省级层面形成了2+6+11的规划体系,“2”为即发改委主导的《大运河江苏段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和省委宣传部主导的《江苏省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6”为6个相关部门专项规划,“11”为11个市级层面编制的“两规合一”实施方案,将省级层面保护传承利用和国家文化公园两个规划合二为一。第三,形成了完善的配套保障,包括全国首部促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地方性法规、成立全国首支大运河文化旅游发展基金、发行全国首支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专项债券、编纂出版全国首部运河通志《中国运河志》。第四,围绕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发布了国家文化公园实施推动文件,召开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推进会。


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从2018年开始参与全国和全省国家文化公园相关规划编制工作,包括率先跟进江苏省省级规划、承担国家层面规划编制以及省内各层次规划设计工作,包括徐州、镇江、淮安、泰州和苏州等一些市的建设实施方案。


国家文化公园规划建设的几点认识




“国家文化”的提炼


对于国家文化公园怎么去理解?属于国家文化的公园还是国家的文化公园?在不同时期,不同的人应该都有不同的理解,我们认为它应该是国家文化的公园。因为如果有国家的文化公园,那么也应该有省级的文化公园、还有现代的文化公园,这是不存在的。所以国家文化公园一定是承载着国家文化的空间展示载体与公共文化空间。


那针对这个认识也就会带来国家公园和国家文化公园有什么区别?国家公园是先有空间载体,然后再依托空间的实体资源来体现国家的价值观;国家文化公园不同,它是先有需要展现的国家文化价值,然后根据应展现的国家文化价值选择、提取相应的文化遗产、文化资源,明确展示主题。


“一部运河史,半部中华文明史”。运河既是地方上的,也是国家的,更是世界的,承载着打造中华文化重要标识的责任。因此要明确大运河国家文化的价值和内涵到底在哪里?首先要凝练整理出大运河江苏段在全国大运河中的内涵与价值定位,其次思考其空间展示方式,我们通过打造若干文化旅游线路,根据展示主题串联沿线的各类文物和文化资源,展现国家文化。



空间的形态呈现



在江苏省范围的大运河南北纵贯790公里,具有明显的大尺度线性特征。那么在宏观上,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应该以怎样的形态表达,能够既符合民众的认识,也能够满足展示的需求?基于这个问题的思考,我们将大运河江苏段沿线14类文物、文化资源进行了全面梳理,形成了包含5000余个资源的空间数据库,并综合资源类型、与运河的距离、空间富集度等因素对运河资源进行赋值评价,最后形成了1km*1km网格的资源评价图。可以发现运河资源在空间上存在三种形态:一是依托城镇形成的富集区,二是依托运河骨架形成的带,三是依托外围文化资源形成的点,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构建了“园带点”为主的国家文化公园载体。


在空间结构图上可以看到核心要素为核心展示园、集中展示带,外围的小点是特色展示点,结合串联上述“园带点”的水陆线路,共同够成国家文化公园的空间展示体系。这种展示体系以“开放式的文化旅游长廊”为核心,总体为“大开放,小封闭”的整体格局,最终我们在全省范围之内确定了23个核心展示园,26个集中展示带和154个特色展示点。这种“大开放、小封闭”的整体格局落在空间上,从国家和省级层面来看是一个开放的格局;但是到了一个城市,或者到了一个核心展示园、一个集中展示带,又可能会有具体的、小的封闭管理的模式。这种管理基本上由省级统筹推进,由地方市或者县来实施运营,在具体建设中应依托本底、突出特色,实现百花齐放的发展态势。



公园的现实模样


第三个问题是国家文化公园具体的现实模样是怎样的?我们首先对比研究了几个相似概念,国家公园如三江源以大尺度壮美的自然风光为主;文化线路在模式上借鉴法国的米迪运河,将沿线的村镇、人工遗产融入串联展示;遗产廊道如查科国家历史公园,则主要通过步道串联考古遗址和人文景点进行展示。


大运河不同于以上国家公园和文化线路,有其自身特点,其时间跨度长、空间尺度大,不同的段落在河道状态、遗产特征、城河关系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现实模样”也具有多样化的特征。


(1)大运河河段特征:大运河的现状使用状况不一,存在活态使用、景观河道、遗址河道(无水)等多种状态,活态利用状况最佳的河段为江苏和浙江段,有的地方如河南仅剩遗址河段,还有一些段落为景观河道,使用状况差距较大;(2)大运河遗产特征:文化遗产类型多样,我们把全国运河沿线约六万多个资源点进行了落位分析,从世界文化遗产要素来看,北方河段、闸坝等水工遗存较多,而南方地区码头、官衙、历史街区等生活性附属或相关性遗存较多,其他遗产在不同段落也同样呈现多样化的特征;(3)大运河空间特征:大运河文化展示空间区位不同,有的位于城镇段,有的位于城郊段,有的完全是在郊野段,因此其游览内容、展示途径、管理方式等方面必然存在较大差别。



因此,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在“现实模样”的呈现形式上也具有多种可能:如博物馆型、遗址公园型、历史城镇型、郊野公园型等,但它们的内在是有共性之处的,可以从两个角度去解读:一是国家的公园(彰显国家文化),二是人民的公园(走近民众生活)。其中国家的公园包括三个内涵:一是国家代表性的价值资源,二是运河主题的阐释与解说,三是国家精神与价值观传递;人民的公园有三个内涵:一是易于进入的空间,二是易于理解的文化展现,三是生动有趣的游憩内容。


在不同形式的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中,均体现着这两方面的内涵。扬州三湾正在建一个中国大运河博物馆,镇江西津渡核心展示园则采用分布式的展馆,在老的文化空间基础上把它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开放式的大运河文化博物馆;还有些是水利水工遗址,如淮安清口枢纽核心展示园,作为遗址公园来展示;还有一些具备历史城镇特征的,如苏州“水韵古城”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以及苏州江南水乡古镇的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郊野型的公园数量也较多,如徐州蔺家坝-北洞山汉墓-荆山桥集中展示带,大概21公里长,是一个在城市中心和郊野地方的公园形态模式,因此总体来看公园形式是多样的。


在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中,我们认为主要应贯彻三个理念:

理念一:重在传承、融入生活

让民众在日常生活中方便地接触、体验和感悟文化,方能得到有效保护、传承、弘扬。在文化展示过程中,类型不是重要的,理念是最重要的。理念重在传承,但更重要的是将传承的方式融入老百姓的生活,让民众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方便的接触体验和感悟的文化,文化才能得到有效的保护传承和弘扬。

理念二:立足历史、展望未来

不必穿越历史回到过去,而是要在功能重构的基础上赋予文化遗产当下的意义与价值。也就是说既要考虑到大运河文化的历史,也要站在现实的角度上展望未来。在做公园的时候,也没有必要再回到完整的历史过程当中去,只要在功能重构的基础上,赋予文化遗产当代的意义与价值,如全晋会馆等运河遗产的活化利用,或将一些旧厂房改造成创意街区等,都是面向未来,给文化遗产赋予新功能的一种方式。

理念三:创意引领,文旅融合

致力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传统文化遗产要“活起来”。如设置一些特色化的IP、营造一些场景式的浸入体验,还可以开发一些特色文创产品等。



整体价值弘扬


空间散布的公园“本体”是怎样展现国家层面的整体价值?从江苏段就能够看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是一个“大开放”和“小封闭”并存的格局,那么空间上相对独立“园带点”,游览时仅能够感受到每一个“片段化”的文化价值与内涵。现在在图上呈现的“园”或“带”,实际上都是相当大尺度的展示空间,但其也仅能展现大运河整体文化价值的一个或几个方面。


我们给出的解决方案是建设线上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要形成线上线下协同展示的总体格局,以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数字云平台为载体,打通虚实链接路径。在参观线下公园的时候,我们希望能够在每个点上都能够通过数字标签接入线上平台,获得全景的模型展示,包括空间上的全景和时间上的全景。同时,数字云平台包含基本功能+拓展服务(2+3)五大功能板块,“2”是管理的板块,包括综合管理和宣传的展示,“3”主要是拓展的服务功能,包括学术研究、科普教育,休闲服务,在平台界面上可以分为全景展示、导览、探索、研究、活动、产品等内容体系。


总结 


国家文化公园是一个新生的概念,目前内涵的解读仍然不够充分,建设的内容上还有很多不清晰的地方,实施路径上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最后提出了“三个希望”,第一,希望能够率先探索一条新路径,这个路径就是——“如何保护好、传承好和利用好”,希望保护传承利用能够形成有机融合;第二,要率先营造一批新空间,这种空间能够为文化企业和公众共享;第三,率先实践一种新生活,这种生活让文化价值的传承利用融入老百姓日常。如果能够做到这三点,那么在现实中,国家文化公园就能够把历史文化展现出来。


供稿单位:苏州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稿件整理人:火陈晨、何静敏,并经报告人确认


你可能还想看这些


学术季 | 聚焦文化传承•健康发展,第二届水网地区城乡发展与规划国际会议(2020)在线成功举办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吴志强:北京城市副中心运河段水城共融发展 | 学术季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王兰:后疫情时代健康城市规划思考 | 学术季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点击进入学术季专题

来源:planning_org 中国城市规划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3NTE1MjI5MA==&mid=2650798696&idx=2&sn=48c870830cc8bd57145b60ca1b1eb6e6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北京市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