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科普 | 生物富集作用您了解多少?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0-11-27

来源:云南省环境科学学会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浓缩的都是精华。所以,很多人就会认为,鱼的个头越小,可能富集的污染物也越多。到底是不是这样呢?其实,事实并非如此,相反,鱼的个头越大,可能富集的污染物反而越多。为什么会这样呢?主要是因为生物的放大效应,那到底什么是“生物富集”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什么是生物富集作用?


生物富集作用又叫“生物浓缩作用”或“生物放大作用”,是指生物有机体或处于同一营养级上的许多生物种群,从周围环境中蓄积某种元素或难分解化合物,使生物有机体内该物质的浓度超过环境中该物质浓度的现象。


生物体吸收污染物的途径


一是直接从环境中摄取,如藻类植物、原生动物和微生物直接通过体表吸收,高等植物直接通过根系吸收;


二是通过食物链或食物网进行摄取。某些难以分解的化合物长期残存在生物体内,并通过生态系统中食物链或食物网,在生物体内逐步累积。


食物链上的生物富集作用,致使生物体内的这些物质浓度成千上万倍地增大,且食物链营养级越高的生物,其体内有害污染物的浓集程度也越高,而处在食物链顶端的生物——人类,会富集最大浓度的污染物,最易收到损害。

生物富集作用的危害


生物富集作用的危害主要体现在危害整个食物链的生物健康,破坏生物多样性,扰乱生态平衡上。且这种危害是持续性的、不断加大的,严重的生物富集甚至会引发公害病,威胁人类生命。



以D.D.T的生物富集过程为例,D.D.T是一种脂溶性杀虫剂,自1938年开始,各国开始大量使用该杀虫剂,杀虫剂中的有毒物质不断残留在土壤中,并随着雨水进入河流和海洋。随着时间推移,这些有毒物质逐渐向生物体内富集。


 经研究发现,海水中的浮游生物饮食了污染的海水后,体内的D.D.T浓度比海洋高出800倍;贝壳吞食这些浮游生物后,体内的污染物浓度可达被污染海水的10000倍;而在吃贝壳的鱼和吃鱼的海鸟体内,所发现的污染物含量分别是海水的40000倍和500000倍;最后,D.D.T在人体内进一步富集,甚至可达到600000-700000倍。



D.D.T在食物链上的富集,导致游隼、秃头鹰和鱼鹰等鸟类生殖功能紊乱,蛋壳变薄,致使一些食肉和食鱼的鸟类濒临灭绝。而人类由于食用了体内含有D.D.T的食物而导致有毒物质不断富集于人体,轻则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抽搐,重则出现肺水肿、肝肿大、呼吸衰竭,甚至癌症。


另外,人类历史上出现的一些著名的公害病,也是由于有毒、有害的重金属污染物在生物体内富集而引起的,如由于汞富集而引发的水俣病,由于镉富集而引发的骨痛病等。

现代科学证明,人体对有毒物质的富集放大是惊人的。认识到了人们的健康与环境密切相关后,我们就要善待环境,不能纵容各种破坏环境的事情发生。

end

图文:网络

编辑:云南省环境科学学会

来源:gh_af2984676386 云南省环境科学学会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3MjQzMjU1Mw==&mid=2247491384&idx=1&sn=0a9a6bf68f6a95a692bbc9515e2f4670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