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与法律》2020年总目录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0-12-15

来源: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转自:

往期目录:

《政治与法律》2020年第12期要目

《政治与法律》2020年第11期要目

《政治与法律》2020年第10期要目

《政治与法律》2020年第9期要目

《政治与法律》2020年第8期要目

《政治与法律》2020年第7期要目

《政治与法律》2020年第6期要目

《政治与法律》2020年第5期要目

《政治与法律》2020年第4期要目

《政治与法律》2020年第3期要目

《政治与法律》2020年第2期要目

《政治与法律》2020年第1期要目



《政治与法律》2020年总目录(按栏目分类)

(括号内容为文章所属期数及页码


·主题研讨· 

·顺应以审判为中心的检察制度改革研究·

1.论检察机关的犯罪指控体系

——以侦查指引制度为视角的分析

陈卫东(1·2)

2.论检察机关的公诉模式转型

周新(1·15)

3.论检察机关的刑事诉讼主导地位

赵恒(1·27)

·刑事法学实体与程序向度的一体化研究· 

4.论程序规则的出罪功能及其限度

——以程序违法的实体减轻效果为中心

孙远(2·2)

5.正当防卫的证明难题及其破解

——激活正当防卫制度适用的程序向度

谢澍(2·13)

6.证明困难视阈下的事实认定与刑事推定

琚明亮(2·27)

·人工智能的著作权和医疗侵权责任研究· 

7.论人工智能作品的著作权法地位

刘银良(3·2)

8.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可版权性”的法哲学基础

——以人工智能哲学理论为视角

刘文献(3·14)

9.人工智能医疗影像诊断侵权损害赔偿法律问题

何炼红;王志雄(3·27)

·疫情防控的法治思维和法律制度的完善·

10.疫情防控:经济法的解析与应对

张守文(4·2)

11.疫情防控的社会法省察

蒋悟真(4·14)

12.疫情信息公开的法治反思

胡明(4·25)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的刑事政策与刑法规范·

13.非常时期涉疫情犯罪教义学的争议问题

姜涛(5·2)

14.新冠疫情背景下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的解释扩张及其回归

陈伟(5·18)

15.妨害疫情防控行为的刑法适用之体系解释

张勇(5·30)

·我国《行政处罚法》的修改重点· 

16.论行政处罚的责任主义

王贵松(6·2)

17.从自定走向法定

——我国《行政处罚法》修改背景下的非现场执法程序立法研究

茅铭晨(6·14)

18.论“基本法”定位下的我国《行政处罚法》修改

——以2016年至2019年的行政处罚复议及应诉案件为视角

曹鎏(6·28)

·我国刑事立法的规范化展开· 

19.中国刑法犯罪化与非犯罪化的述评与展望

——以犯罪化与非犯罪化的概念解构为切入点

卢建平;皮婧靖(7·2)

20.对法益批判立法功能的反思与确认

夏伟(7·18)

21.多次行为入罪化的立法价值与体系性反思

李怀胜(7·31)

·个人信息向数据互联发展中的法律问题研究·

22.论我国民法典中个人信息权益的性质

程啸(8·2)

23.国家所有:数据资源权属的中国方案与制度展开

张玉洁(8·15)

24.算法歧视的宪法价值调适:基于人的尊严

洪丹娜(8·27)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完善与创新·

25.论我国人大代表选举制度的完善

何家弘(9·2)

26.论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基本法律修改权

李店标(9·13)

27.论全国人大“例会”的召集

——从全国人大常委会推迟决定切入

赖伟能(9·22)

·刑事庭审实质化与直接言词原则的构建·

28.刑事庭审对质程序新论

龙宗智;关依琴(10·2)

29.刑事庭审实质化的权利推进模式研究

郭航(10·11)

30.庭审实质化视野下的证据分析方法多元论

纵博(10·25)

·行政协议难点问题研究·

31.论行政协议无效

余凌云(11·2)

32.相对人不履行行政协议的解决路径

徐键(11·13)

33.行政协议可撤销的判断标准及其修正

张彧(11·24)

·我国《民法典》新规则释义和适用要旨研究·

34.我国《民法典》保证合同新规则释评及适用要旨

王利明(12·2)

35.不动产预告登记制度的搁浅与重启

——以我国《民法典》颁行为契机

金俭(12·16)

36.违约方申请司法终止权:质疑回应、规范解释与漏洞填补

韩富鹏(12·30)


·经济刑法· 

37.侵占罪:一个被误解已久的立法范例

晋涛(1·39)

38.网络犯罪计量对象海量化的刑事规制

张平寿(1·54)

39.盗窃罪中“数额较大”的认定规则

王骏(2·37)

40.挪用资金罪中“归个人使用”的教义学诠释

戴民杰(2·53)

41.中国经济刑法法益:认知、反思与建构

马春晓(3·38)

42.盗窃罪中财产性利益占有的规范化解释进路

马永强(3·52)

43.伪造信用卡犯罪中的伪造行为内涵与对象研究

刘宪权(4·35)

44.货物调包类财产犯罪案件的教义学分析

王琦(4·44)

45.行政犯的类型与违法性判断的区分

熊波(5·40)

46.组织体罪责理念下单位故意的认定:以污染环境罪为例

史蔚(5·56)

47.单位犯罪责任人员之认定

王飞跃(6·41)

48.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的权利变迁与刑法保护的教义学限缩

——以“数据财产权”与“信息自决权”的二分为视角

张忆然(6·53)

49.扩张与限缩:论我国商业秘密刑法保护的基本立场与实现路径

唐稷尧(7·42)

50.疫情期间哄抬物价行为的刑事规制

吴加明(7·56)

51.论网络犯罪治理的公私合作模式

江溯(8·38)

52.抽象危险犯的本质及限制解释

——以生产、销售假药为例

喻浩东(8·53)

53.论诈骗罪中财产损失的认定规则及其位阶关系

杜宇;温倩文(9·38)

54.论信用卡诈骗罪中认识错误的主观归责

赵春玉(9·58)

55.侵犯商业秘密罪“重大损失”之辩护及释法完善

贺志军(10·39)

56.“套路贷”诈骗“错误认识”的实践偏离及其矫正

张平寿(10·54)

57.网络不作为参与行为不法类型的重塑

敬力嘉(11·38)

58.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及其特殊罪名的犯罪对象区分

——以“销售假口罩案”为例

贺卫(11·52)

59.有组织犯罪的网络“分割化”及其刑法评价思路转换

于冲(12·47)

60.我国反洗钱追赃“行刑衔接”立法重塑

——基于规范保护目的之研析

杨猛(12·59)


·专论· 

61.国家监察委员会的监察法规制定权限:三步确界与修法方略

聂辛东(70)

62.刑法预防性立法对犯罪学之影响:困境与出路

姜敏(83)

63.农地发展权的法律属性与权利结构

丁德昌(98)

64.论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与证券投资基金一体规范

阮昊(107)

65.合宪性审查的地方制度构图

谭清值(2·63)

66.论信用行政评价的属性及其司法控制

——一种后果取向的分析视角

张运昊(76)

67.中国拥有钓鱼岛主权的证据链构造

张卫彬(90)

68.论法官惩戒委员会的法律地位

陈铭强(101)

69.行政程序地方先行立法的主体、模式与规范

杨登峰(3·64)

70.行政处罚的种类多元化及其防控

——兼论我国《行政处罚法》第8条的修改方案

熊樟林(77)

71.德国近五十年刑事立法述评

王钢(94)

72.社会福利保障的宪法路径选择

王堃(4·59)

73.网络谣言扰乱公共秩序的认定

——以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5条第1项的适用为中心

孟凡壮(71)

74.令状主义的例外及其限制

李世阳(81)

75.论中国民事审级制度面临的挑战及其完善

胡晓霞(99)

76.宪法与民法典关系的四个理论问题

童之伟(5·71)

77.最高人民法院在合宪性审查中的现状、困境与出路

——兼对我国《立法法》第99条第1款解释

谢宇(84)

78.人民法院在学位撤销案件中如何进行审查

——基于司法审查强度的裁判反思

林华(94)

79.论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现代化与环境行政互动式执法

丁霖(105)

80.论我国宪法文本中的“中央”与“地方”

——基于我国《宪法》第3条第4款的考察

郑毅(6·68)

81.我国《民法总则》中见义勇为条款与无因管理条款适用关系的教义学分析

肖新喜(85)

82.劳动者辞职预告期的法律性质辨析

江锴;虞李辉(100)

83.部门宪法、分支宪法学之构建研究

宁凯惠(7·69)

84.新通信时代公民通信权的实践争议与宪法回应

秦小建(85)

85.论民族自治地方自治立法权与地方性法规制定权的合理配置与规范运用

冉艳辉(98)

86.从“纪检立规”到“监察立法”: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法治路径的优化

叶海波(8·69)

87.论黑社会性质组织的行为特征

陈兴良(83)

88.论算法排他权:破除算法偏见的路径选择

梁志文(94)

89.职权撤销违法行政行为的时间限制及制度构建

刘国(9·74)

90.反思庭审直播

——以司法公开为视角

左卫民(91)

91.预防刑法的天然偏差与公共法益还原考察的化解方式

房慧颖(101)

92.国家举借债务的宪法界限

陈征(10·69)

93.规范性文件合法性的判断标准

袁勇(10·82)

94.论侨民保护的特殊情势管辖权

林灿铃(10·96)

95.论宪法漏洞的填补

柳建龙(11·62)

96.应急征用权限及其运行的法律控制

——基于我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第12条的法释义学分析

张亮(11·77)

97.跨界流域生态系统利益补偿法律机制的构建

——以区域协同治理为视角

邵莉莉(11·90)

98.国家机构组织法中职权条款的设计

陈明辉(12·72)

99.论行政机关变更、解除权的行使规则

——基于司法裁判立场的考察

熊勇先(12·84)

100.非婚同居中的家务劳动补偿请求权

杨彪;林艳祺(12·95)


·争鸣园地· 

101.论紧急状态下限权原则的建构思路与价值基础

——以我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为分析对象

张帆(1·116)

102.国家公园法是否应当确认游憩功能

潘佳(1·128)

103.行政执法案卷信息的解释与适用

——以《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16条为中心的初步观察

梁艺(2·113)

104.论《民法典(草案)》主体制度的双层结构与立法完善

张保红(2·125)

105.网络帮助行为刑法不法归责模式

——以功能主义为视角

刘涛(3·113)

106.知识产权体系同一性理论的反思与构建

何松威(3·125)

107.入罪与出罪:我国《刑法》第13条的功能解构

孙本雄(4·111)

108.不动产最高额抵押权的变更

——兼评指导案例95号

武腾(4·125)

109.“债随物走”规则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以企业转投资案例为焦点的实证研究

曾思(5·116)

110.从“庭审必备”转向“庭审后备”

——民事预判决制度之提出

欧元捷(5·131)

111.违法性认识不宜作为故意的要素

——兼对“故意是责任要素说”反思

蔡桂生(6·111)

112.个人破产准入规制的中国路径

赵吟(6·122)

113.论司法解释的权力空间

——我国《立法法》第104条第1款的法解释学分析

聂友伦(7·111)

114.我国公平竞争审查模式的反思及其重构

殷继国(7·123)

115.调取查阅通话(讯)记录中的基本权利保护

王锴(8·107)

116.形式入罪实质出罪:无罪判决样本的刑事出罪机制研究

刘艳红(8·120)

117.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应采用“退出—出让”模式

李凤章(9·110)

118.企业破产清算中环境侵权债权之保护

——以董事责任为视角

孔梁成(9·124)

119.我国相邻权规范的绿色解释

——以相邻采光为例

刘长兴(10·108)

120.论“胁迫”的结果要素必要性:基于被害人的客观视角

陈毅坚(10·119)

121.单一正犯视角下的身份犯的共犯问题

刘明祥(11·104)

122.人工智能算法可专利性研究

王翀(11·125)

123.“客观判断优先于主观判断”之刑法教义学反思

王俊(12·107)

124.“徇私舞弊”在刑法中的功能定位及立法重构

王佩芬(12·120)


·实务研究· 

125.论规范垄断协议行为的立法完善

丁茂中(3·141)

126.合伙企业所得税制度的困境和出路

——从创业投资企业个人合伙人所得税争议切入

张牧君(3·151)

127.自动化行政方式下的行政处罚:挑战与回应

马颜昕(4·139)

128.论房屋征收补偿协议要式化的困境与出路

胡军辉;赵毅宇(4·149)

129.区块链纠纷的民事管辖权配置:法理创新与立法应对

王淑敏;李忠操(5·140)

130.婚生否认之诉原告资格的立法完善和规范适用

江晨(5·150)

131.民事裁判援引宪法的条件任意主义批判

——以援引言论自由条款的案件为例

李海平;石晶(8·136)

132.被告人刑事速裁缺席审判选择权的构建与运行机制研究

吴进娥(8·149)

133.被害人自我答责的司法适用研究

朱晓艳(9·139)

134.赌诈结合情形下的罪名认定规则

——以“飞单”购买地下六合彩犯罪为例

冯钟鸣(9·155)

135.数字内容平台版权集中的法律规制研究

王伟(10·134)

136.检察公益诉讼调查核实权的规则优化

刘加良(10·148)

137.我国《民法典》个人信息合理使用的情形清单与评估清单

——以“抖音案”为例

卢震豪(11·136)

138.自动驾驶交通事故责任的民法教义学解释进路

宋宗宇;林传琳(11·150)

139.征收中公共利益司法判断的新路径

颜冬铌(12·132)

140.未遂犯的处罚范围及其规则重构

石聚航(12·146)


·域外视野·

141.我国民法典视野下的数字内容瑕疵担保责任

——基于欧盟背景下德国法的比较法考察

吴桂德(1·139)

142.海难人命救助的法律义务与现实困境之间矛盾的破解

袁曾(1·151)

143.数据立法转向:从数据权利入法到数据法益保护

任颖(6·135)

144.论认罪认罚自愿性判断标准

杜磊(6·148)

145.特殊体质侵权损害赔偿的实体审视与方法更迭

王磊(7·137)

146.国际消费者保护法:一个新的特殊国际法部门

刘益灯(7·151)


·史论·

147.清代因案修例的现象还原与性质界定

——兼论其对完善案例指导制度的启示

黄雄义(2·137)

148.韩非子“以法为本”思想的逻辑自洽性和历史合理性

——兼论其利弊得失对现代法治的借鉴意义

肖鹏(2·150)

来源:fazhizhiku 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xNTI5MzY5Mg==&mid=2651745758&idx=2&sn=720de9992669db028b1c6175cd94626a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上海市 上海社会科学院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