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延礼:保险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科技将重构保险业格局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0-12-27

来源:中国与全球化智库

20201229061040_070b97.jpg

周延礼,全球化智库(CCG)顾问、中国保监会原副主席。

2020年12月26日,“2020全球保险科技大会暨首届燕梳奖颁奖典礼”在天津港保税区管委会隆重举行。全国政协委员、原中国保监会副主席周延礼,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秘书长商敬国,中国银保监会天津监管局局长王毅,天津市金融工作局副局长王镇,天津港保税区管委会副主任顾俊魁,金融壹账通保险一账通总裁毕伟,泰康在线副总裁陈玮,大童保险服务集团董事长兼总裁蒋铭,车车科技CEO张磊,中再巨灾董事长左惠强,南大电子董事长狄敏,保险极客联合创始人兼COO李硕,栈略数据副总裁潘颉炜等来自监管、协会、保险公司、科技公司、中介机构、再保公司以及科研机构的领导、高管、专家出席了会议。

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原中国保监会副主席周延礼发表了主题为《科技助推保险业转型升级》的致辞演讲,他表示,从行业发展看,疫情加速了保险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进程,保险科技发展将重构保险业格局,中长期将影响保险市场结构。

20201229061040_0c7366.jpg

以下是周延礼致辞全文:

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今天非常高兴来到天津参加2020全球保险科技大会!这次会议是由金融界、天津市金融工作局、天津港保税区管委会、清华大学经管学院中国金融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全球保险科技盛会,相信这次会议将会对我国保险科技长远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发生深刻调整。新冠疫情也给全球保险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新冠疫情后28天内,MSCI国家指数成分股的市值下降了31%,其中全球保险业的股票市值下降了35%,欧洲保险业股票市值下降了41%,亚太地区保险业市值下降了24%。前两季度,全球保险业损失惨重。各险企保费收入下滑,财产险业务赔付率显著上升,导致承保亏损,净利润下降。同时,全球金融市场波动导致投资收益损失。相比较而言,我国保险业今年前10月累计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3.96万亿元,同比增长6.88%,而去年同期同比增长12.19%。

从保险科技投融资活动看,自2016年起,保险科技行业投融资额逐年上升。2019年年度总融资额超过2018年的2倍。尽管2020年一季度全球保险科技投融资表现低迷,但二季度出现反弹,融资额上升了71%,达到15.6亿美元。

当前,中国已是全球第二大保险市场。从1980年至2018年,中国占全球保险市场的份额从0%上升至11%,10年后预计将达到20%,几乎相当于整个欧非中东发达市场的份额。预计到2035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保险市场。疫情期间,以“数字经济”为特征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快速发展,促使新金融、新保险的兴起,数字保险为保险业务回归保障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保险效率的提升,改变了人民群众对保险业认识,全社会的保险意识陡然提升,这与保险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紧密相关。

(一)新冠疫情加速保险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新冠疫情加速保险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一方面,疫情强化了用户对于保险的认知和对于线上渠道的认可;另一方面加速了保险科技的发展进程以及保险公司数字化转型速度。在疫情影响下,人们对物理距离、远程办公、线上消费的认知发生变化,消费者更习惯线上购物。与此同时业绩压力加速保险业数字化转型进程。

首先,科技赋能保险业务全链条,线上核保理赔提升效率。疫情对险企的线上化经营能力是一个重大考验,保险科技的应用加速了营销队伍使用线上平台办理业务的进程,保障疫情期间各项业务展开。在客户服务方面,保险科技辅助简化理赔流程,通过非接触式理赔服务及图像识别等自动化理赔技术改变用户使用习惯。此外,科技助力强化线上客户服务效率和覆盖范围,多渠道增强用户粘性。

第二,线上销售渠道兴起,数字保险显著拓宽了保险覆盖范围。受到疫情的影响,消费者的保险意识显著提升,同时对于通过互联网购买保险的接受度和认可度更高。在传统线下代理渠道受阻的情况下,互联网销售渠道增长迅速。数字保险显著拓宽了保险覆盖范围。在疫情期间,保险机构运用视频连线和远程认证等科技手段,实现业务关键环节线上化。今年上半年,互联网人身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长12.2%,互联网财产保险公司保费收入同比增长44.2%。

第三,疫情期间,科技赋能保险业进行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助力抗疫及企业复工复产。针对疫情影响下新出现的保障需求,在保险科技的赋能下,各家保险机构迅速反应,及时为企业及个人提供相关保险产品,助力抗疫及疫情后期复工复产相关活动。在短期意外险和健康险方面,多家保险公司在已有产品的基础上进行了针对新冠疫情的产品保障范围的拓展,为客户提供有针对性的保险保障,并根据不同人群的保障需求进行个性化的产品创新设计,为抗击疫情做出贡献。针对疫情导致的大规模停工停产以及中小企业所面临的营业中断的风险,多家保险公司迅速反应,针对中小企业的营业需求和营业中断风险设计相关新冠疫情营业中断保险,助力中小企业度过难关。此外,针对企业复工复产的顾虑和风险管理需求,保险机构进行还针对性推出保障企业损失的“复工复产企业疫情防控综合保险”以及给企业提供员工新冠肺炎保障的产品,减少企业复工复产的顾虑。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已有68家保险公司开发了600余款相关保险产品。

(二)保险科技重构保险业格局,数字转型中长期影响市场结构。

从行业发展看,疫情加速了保险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进程,保险科技发展将重构保险业格局,中长期将影响保险市场结构。

第一,大型保险公司开启数字化转型,多元化市场主体提供保险科技创新解决方案。疫情影响使得以高价值业务为特点的代理人展业模式难以开展,但随着疫情防空常态化,保险销售的数字化能力提升,寿险营销逐步由线下转往线上,也同样受到保险客户的欢迎。从中长期来看,此次疫情将倒逼保险业加快数字化转型进程,因势利导、乘势而上,反而加快了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步伐。当前,已有多家传统大型保险企业纷纷开始改变自身发展战略,积极融入数字化浪潮,采取多种举措开启数字化转型。例如,在科技布局顶层设计层面,各公司都将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战略转型列入公司战略调整的重点;借助自身资金和体量实力优势,在IT架构建设、自有云平台等建设方面进行大投入,据统计,2019年保险业在单一科技方面的投入近400亿元;通过将保险科技应用于全业务链条,提升保险业务的运营效率,提升客户全流程体验;建立科技子公司,将科技子公司作为集团的科技创新基地,通过投资初创科技公司快速布局保险科技相关的上下游行业,打造网络化、数字化保险生态圈。

与此同时,中小型保险公司、保险中介、互联网保险公司、互联网巨头等多元化市场主体在不同的赛道上凭借技术助力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中小型保险公司凭借技术在产品、服务、渠道发力,积极进行金融创新,加大保险科技布局和促进互联网渠道业务。互联网保险公司开启凸显线上及技术属性的全新商业模式,在渠道上建立完全的D2C模式。此外,互联网巨头纷纷入局保险业,投入巨资开发保险板块,凭借平台流量和技术优势,给现有的市场结构充实了科技融合力量,对传统保险业原有的格局带来冲击不小。互联网科技企业革新保险业的客户触达方式,借助线上渠道和低进入门槛将保险产品迅速推广至数亿级用户,通过数据集成和场景化销售模式,保险公司开发的APP软件,将引导保险用户开展保险知识自我教育,将众多移动终端的用户向商业保险消费者转化,并面向年轻人群、下沉市场人群,拓展传统保险的获客范围。

第二,保险科技广泛渗透财险、寿险、健康险业务。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通过对保险业务流程的全面渗入,提升了保险业业务效率、改变了产品形态与服务交互方式,在财产险、寿险及健康险业务中广泛应用。例如,在财产险业务中,生物识别、语音识别、图像智能定损技术提升了车险业务的理赔效率,同时,保险科技的发展拓宽了财产险业务的保障范围,非车业务快速发展,出现了大量创新型险种。在寿险行业,各险企借助保险科技,解决传统寿险营销模式面临的痛点。寿险业的营销思路从传统的线下人海战术和高压管理,过渡到线上的专业营销、微信营销、批量获客,利用互联网新工具并通过完善产品体系来促进营销技术的提升。在健康险业务中,保险科技的发展助力健康险保障设计和精准定价,可穿戴设备等技术的发展助力提升健康管理智能化水平,健康险业务从单一的理赔支付转向更为主动的前置性健康管理,功能定位更加多元更为丰富。

第三,保险科技赋能保险业务全流程,风控能力精准性提高。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为代表的保险科技广泛应用于保险业务的全流程,小前台、中后台、大中台的扁平化的风控模式,极大提升了产品开发、精准定价、营销渠道、客户服务、核保核赔等各环节效率。

在保险产品开发和精准定价环节,保险科技为数字化保险产品开发提供创新支持。云计算、大数据分析处理技术的日趋成熟,使得保险公司可以从营销场景中研发产品种类、利用“场景+数据”的技术,丰富开发新保险场景。从拓展保险可保范围、精准化定价等角度,可打造科技赋能的多层次保险产品服务的保障能力。在智能营销方面,线上化渠道兴起,保险公司通过官网、APP及第三方网络平台等多渠道触达客户,保险消费的角色发生了转变,由传统的要消费者买保险,转为消费者选择投保,选择保险公司。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技术,保险公司可以充分识别保险客户的潜在保险需求,并据此实现全自动化的智能保险推荐。在核保核赔环节,保险公司通过技术的应用不断提升核保核赔环节的运营效率及风控水平。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智能核保系统通过简单的人机对话和互动问答,可以完成对客户的身体状况判断,通过搭建高风险用户识别模型,可以精准识别高风险用户并给出较为精确的核保结论,用户也可随时随地进行高精度的AI自核;智能核赔通过人工智能、生物和图像识别等技术,可以完成对案件的实时风险评估,实现理赔风险控制与处理时效之间的平衡。

(三)科技赋能保险转型升级,推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

当前,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的冲击,关键还在于推进保险行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多元化金融生态,实现产融结合。保险机构要调整保险产品结构,减少无效和低端保险产品的供给,扩大有效和适应性保险服务,增强保险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这对于提高经济的全要素生产率、保险发展潜力至关重要。

第一,要坚持借助技术发展持续推动保险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保险业要加快信息科技和保险融合发展,提升保险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水平。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物联网等科技与保险深度融合的趋势,保险业要在财富管理、中高端消费、个性化保险服务方面创新引领并培育新的保险增长点。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保险行业应合理布局云计算,保险信息化基础建设要与国家的5G网络建设同步推进,避免重复投入和资源浪费。

第二,保险产品的数字化、智能化是未来发展的重点。保险业要把数字资产作为最重要的资产,在坚持统一安全的数据前提下,对接各个行业的数据库,提升保险产品的定价能力。在技术研发方面,加强底层技术的研发力度,增强自主知识产权开发研发的能力。在数据安全和新兴风险方面,建立健全数据安全的保障机制,引导网络安全保险市场的发展。

第三,探索科技监管的理念,完善金融科技监管体制。为推动金融科技发展,一方面应支持金融业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进行合理创新,另一方面,应坚持创新是为实体经济服务,要为实体经济做贡献。按照金融科技的金融属性,把所有的金融活动纳入到统一的监管范围。应充分利用现有的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新手段,优化业务审批、实施流程再造,建立以诚信系统为基础的事中事后监管模式,为进一步深化保险“放管服”改革提供便利。

目前,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经济发展前景向好,但也面临着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带来的困难和挑战。受新冠疫情冲击,我国很多市场主体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世界经济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显著增多。未来,要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充分发挥国内超大规模保险市场优势,在技术助力下推动保险业的转型升级,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来源:GlobalThinkTank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3NjI0MjcyNQ==&mid=2652676335&idx=7&sn=ffc9226e8f87b1b41c00f525d966550a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科技 智库 全球化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