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复、王士进:人工智能在未来究竟会走向何处?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17-05-18

  2017年是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爆发的元年,一线风险投资的赛道押注和BAT、Google等互联网巨头均大手笔注资AI研究部门,调整公司战略。互联网局面在进入到下半场被动的时候,AI的出现给了诸多大型互联网公司新的契机洗牌,百度豪赌AI,甚至将使命的权杖交予人工智能;一直深耕于AI领域的零头公司又如何继续保有他的竞争力;与此同时,不知何时才是爆发口的AI也给了创业者无数应用和实践的领地。此次搜狐科技采访到的创新工场的李开复老师和科大讯飞的王士进院长,便分别从创业的角度和应用的领域深度的阐述在他们的眼里,人工智能在未来究竟会走向何处。


  “科学家的使命是创新而不是创业”


  创新工场的CEO李开复便是一个从科学家转型创业者的经典案例。在从CMU(卡内基梅隆大学)获得计算机博士学位后,曾在苹果、SGI、Google、微软等多家IT公司担任要职,09年创办创新工场。从倾其所有投资互联网领域到目前all in押注于AI, 李开复凭借着自资深的科研实力和对科技创创业领域的深入了解,一步步坚实的带领着创新工场成为在科技领域的领先孵化器。


  面对目前科技创业的新浪潮、人工智能的新时代,李开复在专访中,首先提出了科学家在这个时代的角色应当是创新而非创业。目前掌握AI顶尖深度知识的科学家是可与熊猫媲美的稀缺物种,无论是学界还是产业界,都是应当十分珍惜这样一批人,让这批人能够去做最有影响力的人。但若是所有的科学家均跳出学界加入创业,首先,这样的蜂拥会切断在一个进步的源泉,AI领域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被解决,比如AI需要大量的数据,谁能教她用少量数据做AI?AI是一个领域一个领域做得,谁能让他做跨领域AI?这些问题依旧需要一批又一批科学家为努力。其二,并不是每个科学家都具有科研、商业、产业、管理多基因,更多的科学家在面临商业逻辑、理解以及执行上是有较大的短板的。


  面对这样的需求和问题,李开复认为,这个社会是需要让科学家能够耐得住寂寞的。


  社会、企业应该给他们好的经济回报、大量的数据、社会的认可以及名声和赞扬。让科学家觉得他们在科学领域做创新并不是一定要转换成经济价值的。而经济价值的转换可以有更多的渠道:技术的授权,开源的社。区等等,Google变是一个成功典型。这些渠道的开通,即让这些真正应该做科学家的人继续做科学家,同时也可以让科技真正的助力到生产力。


  “七大黑洞确实强大,但未来会有一万、一千、一百万个白洞组合,创造更大的机会“


  AI领域发展的关键基础之一就是海量数据的支撑。然而目前世界上海量的数据被世界七大巨头—— Google、Amazon、facebook、Apple、BAT所垄断。这便是李开复多次在演讲中提到的“七大黑洞”的现状。AI领域的发展未来会走向垄断还是趋向开放,李开复认为不从数据的角度出发而是从这个行业从业人员的角度来看的话,科技IT技术人才越来越拥有一份极客的心态,而极客的心态是基于分享,是基于平等的,是基于让世界变得更美好的。


  越来越从大学中走出来,带着极客精神的新生代主力军他们会用开源的社区,用Github,来分享、来共享,更多的公司会用涌现出来。李开复表示,这些新生代的公司、力量真是白洞,“七大黑洞”纵然强大,但是我们也许还会有一万、一千、一百万个白洞,这些白洞是可以彼此联合起来,然后创造更多的机会。社会里面会有更多的开源的数据,开源的代码,然后这些公司会用更开放的心态,带来更多的行业竞争,然后竞争之下,这些黑洞从而也就加入“开放”的大趋势里。这个时代,是人创造的,因而改变和开放也必定是由人来创造的。


  “AI的未来不仅是多场景的应用激活已有数据,也应当放眼如何捕捉处理新数据”


  虽然AI 的投资风口从2016年一直吹到了今年,然而谁都不确定AI技术会突然在哪一个领域迎来爆发。李开复在专访谈到,互联网、金融股、医疗3大领域可能是最有可能实现突破的爆发点。


  首先互联网公司拥有海量的大数据,AI可以利用这些已有数据很快为公司创造价值,这也是为什么BAT纷纷做人事变动,提前布好人工智能的战场的重要原因。


  第二个会迎来突破的领域是银行、保险、券商、投资、分析等金融垂直领域。本身就是一场素质游戏的金融业,和AI技术非常的投缘,然后只要算法一调整,钱就“掉”下来,是一个创业的蓝海领域。


  最后李开复提到的了医学领域,拥有大量的影像资料数据,如核磁共振、B超等等。这些信息如果被相应的AI技术利用,可以带来精准医疗、诊断的突破性发展。


  对于第一个提到的互联网行业,其数据的激活则是从内部架构,实现云数据激活。后面谈到的金融、医疗这2大领域需要的是外部的AI技术企业级应用,这样的需求带来了更多的创业机会,也使得AI创业者和金融、医疗公司成为“好拍档”,使得已有的数据发挥出巨大的价值。


  除了提到这3大领域海量数据如何实现数据的激活带来AI技术的实际场景落地,李开复同样也放长远了眼光提到了捕捉新数据的重要性和可能性。比如传感器、比如说车联网、无人驾驶的新数据捕捉,可能会带来将人类带入智能城市、智能交通的未来。


  “顶天立地”的科大讯飞将语音技术做到极致


  人工智能是一个宏观概念,而其中语音技术则是堪称骨架核心的细分领域之一。科大讯飞则是已经围绕着语音技术研发,发展成了市值400亿的人工智能企业巨头。而面对2017年开始爆发的Ai创业热潮,科大讯飞的王士进副院长表示,科大讯飞会坚持“顶天立地“的Slogan,顶天,在技术上在国内甚至是国际上做到业内最好,立地,在技术做到极致之后能够结合现实的应用场景。因此科大讯飞会在在核心技术上继续做突破,于与此同时在行业内部继续做深做透,让人工智能技术跟行业做好结合,从而保有更长久的核心竞争力。


  例如,科大讯飞致力于语音交互领域,致力实现用户的个性化交互和多场景融合交互,在[怎么在自然语流里面检测到用户真正希望和机器交流的任务型内容][怎么去完成对用户真正意图的判断]等问题上有较准确的意识判断,并挖掘到了技术突破的关卡,从而将语音交互逐步推向理想状态。


  面对蜂涌而出的AI创业企业,科大讯飞的态度与创新工场不谋而合,以开放的态度应对。据王院长介绍,科大讯飞在语音技术上已开放较多项技术到平台,到今年2月份,我有2、30万的创业团队在市面上使用其技术去更有效率的做产品研发。


  技术如何落地到更多场景是AI产业发展的下一个拐点


  前10年的深度学习为AI爆发式发展带来了第一个拐点。科大讯飞2010年突破性发展也是深度学习带来的硕果。而未来下一个发展拐点,王院长认为一定是人工智能核心技术能够跟不同的行业和领域去结合,去解决某个领域内的问题。王院长谈到,这些问题一定会比我们简单的语音识别或图像识别更复杂,这里面涉及到怎么用到群体智能,怎么用到人机协同,涉及到各种各样的真实场景,怎么运用技术去解决问题,如果在这方面技术有突破性的进展,那可能就是下一个拐点。


  科大讯飞较早开始将其王牌语音技术落地到各个实际场景,深入到了智慧医疗、教育等领域。


  在智慧医疗领域,在王院长看来人工智能有三个大场景的应用。第一个,是语音识别,它能够方便医生完成电子病历的录入,第二个是图像识别第三个,是基于本身的生理特征和电子病历,去做疾病的检测和治疗方案推荐。在教育领域,语音识别也是有较大范围的应用的。科大讯飞的语音识别技术已经应用到了口语评测——检测学生们在读英语时说的好不好,流不流利,发音准不准确。除了语音识别技术,科大讯飞同样也涉及了图像识别技术,其已经和教育部考试中心成立了一个实验室。替代原有的扫描阅卷,大量耗费教室资力阅卷,现在运用OCR扫描技术,以及主观题判断技术,大大简化了阅卷的操作流程。


  开放与落地是AI未来的必然道路


  正如李开复和王院长说谈到的,Ai技术是一个数据为基地、科研人才为驱动的领地,突破口正是现已有数据的激活和开放以及整个AI领域人才的羽翼丰满。而随着越来越多的资本与高技术人才加入到这个一个伟大的时代,如何将人类千年的梦想落到实地,落到各个细分具体场景便是创业者需要思考的新的问题,也是这个时代前所未有变革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