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有道】又一知名人士被曝患癌!这种癌症“最爱”中国人,原因竟然是……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1-01-22

来源:菰城科普

1月21日,日本音乐家坂本龙一在某社交平台发文称,其确诊直肠癌,目前已完成手术,正在接受治疗。



据了解,身为当代最具国际影响力的音乐家之一,坂本龙一获得过几十个国际音乐奖项,他在日本乐坛被称为神一样的存在。


此前,他也因参演电影《末代皇帝》并参与电影配乐而被中国观众所熟知。



而早在6年前就已罹患咽喉癌的他,也坦然未来自己将“与癌共生”。


虽然坂本龙一为日本人,但是肠癌这种疾病,在中国也并不少见!




结直肠癌,中国人避不开的话题




结直肠癌是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最能防、最好治的肿瘤。


但是,在我国这种疾病却并没有得到良好的控制。


据我国2014年肿瘤登记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结直肠癌发病率已跃升第3位,其总死亡率高居恶性肿瘤第4位。


尤其是近些年来,中国每年的结直肠癌患者发病数却只增不减。


有数据显示,中国总人口只占全球总人数的17%,但是结直肠癌患者在全球的占比却达到了31%,几乎成为全球主要国家中患病人数最高的国家。


而往前倒推30年,这个“榜首”的位置还属于美国,直到如今,中国现存的结直肠癌患者已经是美国的2.6倍了。


因此,也有科学家预测说,不久的将来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可能超过肺癌及胃癌,成为癌症榜首。


要知道,在医疗技术的进步和人们自身保健意识提高的当下,很多疾病甚至是癌症的发生率都在下降,而结直肠癌在过去10年间新发病数和死亡数均翻了一番,且还在以年均4%~5%的速度递增!


这,本身就是不正常的!




“作”出来的癌症




众所周知,癌症的发生与人们的不良生活方式有很大关系。而结直肠癌,也是如此。


尤其是下面这几条,堪称“肠癌催化剂”:


01

吃的太好


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饮食习惯随之发生改变。


过去,人们的饮食多以蔬菜、粗粮为主,如今,大鱼大肉成为了餐桌的主角。


肉食多、蔬菜少,导致我们的饮食呈现“高脂肪、高蛋白、高热量、低纤维”的特点。


要知道,高脂饮食、过多动物蛋白,特别是过多红肉,是结直肠癌致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其中,加工肉类作为1类致癌物,更有可能跟增加结直肠癌发病有关系。


同时,饮食中的纤维素过少也会导致肠道蠕动减慢,进而影响排便效率,一些有害物、致癌物在肠道的停留时间增加,就更容易刺激到肠粘膜,升高致癌风险。


02

烟酒傍身


饮食不愁,于是有更多的人开始贪图享受,染上了烟酒的“瘾”。


特别是酒精作为另一种1类致癌物,直接拉高了肠癌的患病风险。


03

久坐不动


久坐的人,肠道、胃部蠕动减弱减慢,代谢废物、有害成分等易在结肠内滞留,刺激肠黏膜;而且久坐还会使得腹腔、盆腔、腰骶部血液循环不畅,导致肠道免疫屏障功能下降,结肠癌风险就更高了。


04

不良情绪


心理压力过大,也会增加结直肠癌发病风险。


这是因为,长期精神压力会通过大脑皮层影响植物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进而引起肠道粘膜血管收缩,肠道功能紊乱,导致肠炎和溃疡的发生,甚至是使得细胞更容易癌变。




早发现,是最好的治疗




癌症,从来不跟你打任何招呼,却能轻而易举的压垮整个家庭。


近年来,结直肠癌可以说是发病率增加得最快的癌症,而且仅在我国,其每年新发人数就有近40万例,死亡率更是高达50%。


而造成这种高死亡率的原因,就是一个“拖”字。


有调研数据显示,97%的结直肠癌患者患病前未做过肠镜筛查!


而对于结直肠癌来说,它并不是突然出现在身体里的,而是往往要经过5~15年的发展,才会变成癌症。


但是,由于大家缺乏筛查意识,许多患者往往等到身体已经出现不适才去医院检查,导致大多数患者发现时已经是晚期~


要知道,早期结直肠癌的5年生存率超过90%,而转移性结直肠癌的5年生存率仅为14%!


因此,肠癌的预防,首选的手段就是在45岁以前(不低于50岁前)做一次肠镜检查。


特别是当出现了下列这些“报警”症状时,千万不要拖,必须立马去医院检查:


排便习惯改变,大便变形,或交替出现便秘、腹泻这两种大便性状;

排便时,出现了下腹部绞痛,尤其是在排便之前绞痛频繁出现,也可能预示肠癌。绞痛往往出现在左下腹;

腹部能触到肿块或是肛门出现菜花样肿物;

不明原因的消瘦、贫血、无力等。


结直肠癌给了我们10年左右的时间去发现它,请千万不要辜负它。

来源:养生中国

免责声明

《菰城科普》致力于普及科学知识,所发内容仅供科普宣传之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转载都有注明。如有认为侵权或不实,烦请留言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



长按识别二维码更多精彩


来源:guchengkepu 菰城科普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xMjQxMzg1Mw==&mid=2649825627&idx=2&sn=ffc61c656ba79f2748264349e884da18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浙江省 浙江湖州市科协

推荐资讯